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53喜欢:8
海发的74条船,54万TEU,按现价超过10TEU每天。一年差不多20亿美元。海发租的是3.6亿美元好像(懒得查了),一年输送一个海发港股市值给海控。也就是说按市价海发的P E小于1。
而且这部分庞大的资产对应的美元负债,海发现在负担高达7%以上的利息,而当时租赁时没有考虑利率暴涨的问题。扣掉利息,海发这个租赁业务应该巨亏,海发没有披露这部分具体的数字,不过我估计基本如此。
不知道当年投赞成票的股东还也没有持有的,当时是怎么通过这个提案的。不赚钱可以,不能巨亏啊?
股东会去问问吧,还要问问那个财务方面的董秘,他的专业何在。
香港证监会对关联交易严重损害小股东利益一直是比较关心的。
$中远海发(02866)$ $中远海发(SH601866)$ $中远海控(SH601919)$

全部讨论

当年的船都是负债,要么韩进能破产,one三合一,海发要了船又不能干别的,光租出去挺好,不同意能干啥海狗的股东还不是不同意钱放到财务公司,股东要是有那个眼光觉得海狗占了大便宜为啥不能海发换海狗早就翻了十倍了,不要拿现在的眼光评判之前,刻舟求剑,再说当时这次交易的背景应该是中远中海大重组很多资产负债说不清楚的吧

船给了海发,在当时的环境下,海发能一下全租出去?整租,给一个打折价,也是正常的。海控基于价格,长租。其实,在当时,都是合理的选择,没有啥可诟病的。
后来,疫情来了,航运价格涨了,租船市场变化。而,海控签的是固定价格,算是占了便宜。但是,如果,航运市场继续低迷呢?海发会降低价格吗?
不能以上帝的视觉,审视过去的事情,要求,签一个价格浮动的合同。

和大家说白了,海发就是一个二奶仔。海发前身是中海集运,那为什么要中海集运转型,而不是中国远洋。中远和中海合并后,话事的都是中远,这大家都明白了吧。如果你们有意见,可以通过网络或者股东大会提出,有没有建设性,那是下回分解。我也重仓海发,海控也有。我自己是做船员的,在中海。在航运集运是最有前途的,结果买错了海发,还以为它是中海集运,后来才调过枪头买海控,但还好,买到了海控的最低价,但觉得自己也太蠢,不会把海发的仓位移到海控。海控涨十倍,海发只涨了几倍,在高位我基本上卖掉了海控,后来跌到底我再买回一部分,而海发在5元多的高位我只减持了不到1/3。我也不是什么大V,是一个小散而且,目前持有海发30多万股,海控几万股,除了房子,这就是我一半多的资产了。仓位80%都是航运股,招商轮船可以说我真赚不少。这就是我做本行业投资的的喜好

05-14 17:07

一共租了多长时间啊?

05-14 17:10

当年的价格不能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回头来评估,谁能知道美元的利率飚到那么高?否则东方海外也不会那个价卖给海控了

我真是奇怪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有啥不明白的,是不明白还是不想明白,租金历史价格贴给你了,我网上随便找到,你有这喷的时间多去找找,签协议的时候已经是租船历史上的很高的价格水平了,谁也不会料到之后的暴涨,你能料到就可以自己去租船了,再次也可以换到海狗的股票,再再次海狗横了两年时间你又买了多少呢,还去告人家人家一句根据当时的价格水平来签的你P都放不了一个,你要是一年之后还是这个价格那肯定是有问题,时移世易价格在变你脑子不会变,再说这种上百亿的协议就算没有半年的准备时间连三个月总是要的吧,那时候价格还是历史最低呢,以一个历史相对高的价格锁定20年在当时来看肯定是没错的

图片评论

照你这么说,前特首岂不是要找狗子要回来东方儿子

财务公司,狗子不也让了一部分利给海发了,本来就是一个账本差不多就好,谁能想到后来的事,但凡有点预期董sir也不会做这笔买卖,买定离手

05-14 19:54

我也拿了3年多了,不过不多,建议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