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之“道”——论择时的重要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想学习并分享很多关于财报的知识,但这些个股的选股方法只是“术”,那什么是“道”呢?

我认为投资之道就是“周期”,周期就是择时。《股市长线法宝》里说:从美国200来年股市历史来看,股市的长期收益大概在8%左右,那么任何时候买入都能达到8%的长期收益吗?显然不是的。如果有同样资金的两个人,买入的价格差一倍,那么他们的长期收益也会差一倍。比方说两个同样有100万的人,一个人在1000元/股时满仓买入1000股茅台,另一个人在2000元/股时满仓只能买入500股茅台,未来第一个人的资产必定是第二个人的2倍。如果你在牛市的高点入场,可能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回本,你的长期收益会很低。

我曾看到一种观点说,只择股不择时,理由是涨跌无法预期。或许是忽悠的说辞,或许是我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有偏差,或许他们觉得在整体市场高估的情况下也可以寻找低估的标的(这个可以有,如果没有,不强求,15年牛市高点的时候,很多白马股估值确实还不算很高)。短期的涨跌确实无法预测,至少我做不到,但是不应该因此而忽视择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A股这样非理性、不完善、波动大的市场。

2019年初,股市开始走牛,到2021年初,A股的蓝筹股、白马股估值达到顶峰,这些漂亮的各种“茅”的估值远高于2015年那波牛市,他们动辄大几十倍、上百倍的估值,却有大量的人追捧,此时已是周期高点,却无人感到害怕,反而在加快脚步入场,生怕错过赚钱的机会。这些股票的业绩确实漂亮,财报很好看,净资产收益率高、现金流也很稳定,但就是这样的好公司,却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伤害,不是买的公司不好,而是买的价格高了。买股票就跟你去超市买东西类似,你想买最好的,挑最贵的基本没错,但是如果你想买最具性价比的,就要综合考虑东西的质量和价格。

在股市里,没有618,也没有双11,股市会有一天给你一个优惠价,但是不知道是哪一天,也不知道优惠价有多低。你可以在合理偏低的时候买一部分,在打骨折的时候再买一部分,也可以在合理偏低的时候直接满仓买入,也可以在你认为足够的低估的时候买入(可能会错过行情),总之,不要在偏贵的时候买。这一点,这几年,我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只是有的人选择吸取教训、整装再出发,而有的人选择了黯然离场然后痛斥A股就是个骗人的赌场。

股市的贵与不贵,并不是只看股市整体的估值。买东西尚且货比三家,投资也是,市场上又不是只有股市可以投资,还有债券、房产、艺术品、大宗商品等可以投资,有国内的资产,也有国外的资产可以投资,理性的投资者会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然后再做出选择。

想到之前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理性的投资者决定市场的底部,非理性的投资者决定市场顶部。

周期有很多种,我在网上找个了图:

往小的周期看,是存货周期、固定资产投资周期,经济好的时候纷纷扩产,提升产能,经济差的时候纷纷清退过剩产能。A股的周期性远比美股要明显,因为A股周期股占比高于美股,股市又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周期波动大,股市的波动也就大。

往大的周期看,是技术革命提升劳动效率,带动股市长期走牛。再往大了看,是大国博弈,看谁将在未来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看谁将引领潮流数百年(可以看一下达利欧的《债务危机》)。

我们不知道前路如何,但应该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读一读马斯克的《周期》,看看牛市和熊市里的众生之相,做一个更从容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