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7回复:52喜欢:111
@markz索罗斯 大讲堂一:s股和股改(马上灭绝的概念)
最近看公告看到了$S前锋(SH600733)$ 这支股票,好多股民或者稍微新一点的股民貌似都没怎么见过股票前面有一个s.对,十年前股票名称前面有s的股票比比皆是,大家可别小看$S前锋(SH600733)$ 这支股票哦。Long long ago,前锋哥可是当年的大妖股之一,在06-07赛季,前锋哥与首创证券传出绯闻后,股票价格从五块飙升到了五十。可是曾经的辉煌已不堪再提,某然回首,当他的兄弟姐妹们都摘掉了s的时候,他却依然带着他的s,对,他就是少有的没有股改成功的股票,历经八年,他仍然未完成夙愿。接下来我详细介绍下$S前锋(SH600733)$ 重上市以来的成长经历和股改的含义。

苦等的股改
  1992年,S前锋由原国营前锋无线电仪器厂改组设立,1996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当时,成都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下称“成都国投”)为其第一大股东。1998年10月,四川新泰克与成都国投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成为新任第一大股东。截至目前,四川新泰克共持有S前锋8127万股,占总股本的41.13%,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

  时间推移到2007年1月,S前锋披露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根据此方案,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首创集团”)以拥有的首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首创证券”)11.63%的股权及现金6118万元置换S前锋全部资产及负债;同时,首创集团以所得的S前锋全部置出资产和负债为对价收购四川新泰克所持有的S前锋的8127万股股份,置出的全部资产、负债等由四川新泰克承接。

  在资产置换后,S前锋以新增股份的方式向首创证券股东置换取得剩余的88.37%首创证券股权,由此吸收合并首创证券。此外,S前锋非流通股东按1:0.6比例缩股,并以公积金向吸收合并及缩股后全体股东10转增6.8股。

  2007年2月,S前锋临时股东大会以特别决议的形式审议通过了上述方案,最后S前锋将方案上报证监会审批。然而,令绝大部分投资者没想到的是,S前锋股改事项至今仍不见结果。

  对此,证券时报记者致电S前锋,其董秘邓红光表示,公司尚处于证监会立案调查之中,还不清楚具体的违规事项和处罚措施。至于股改事项,公司早已将方案上报监管层,现在仍在履行审批程序之中,没有新的进展。

  漫长的变迁

  历经8年等待,S前锋为何难以完成股改,这背后又隐存着哪些障碍?有投资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现在,且不说首创和S前锋是否还有合作意愿,首先摆在两者面前的就是估值问题。

  首创证券于2000年初成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多次收购兼并,目前首创证券已从刚成立时仅一家证券营业部的小型券商,发展成为业务种类基本齐全,下辖8家分公司及36家营业部,参股中邮基金、控股京都期货两家金融企业的综合类证券公司。2006年~2014年期间,首创证券营业收入从3.06亿元增至7.79亿元,2009年最高达到11.27亿元;净利润由1.45亿元增至2.73亿元,2009年最高为4.36亿元。

  上述投资人士指出,如今,距离S前锋首次披露股改方案的时间已8年之久。今时今日,双方各自的境遇和资本市场都发生了翻天变化,两者估值势必要重新商榷。

  2007年,根据天相投顾出具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显示,其综合多种估值方法计算认为,首创证券当时的股权价值为19.30亿元~21.66亿元。不过,证券时报记者发现,按照首创证券2014年净利润2.73亿元和总股本6.5亿股粗略计算,其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目前,A股23家上市券商平均动态市盈率为18倍左右,首创证券对应的股价则约为7.6元/股。若据此测算,首创证券对应的市值约为50亿元,明显高于此前评估值。


  爆炒的股价

  事实上,多年来,不仅重组标的首创证券在变,S前锋自身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近年来,S前锋员工规模成逐年递减的趋势,其员工总数已经从2007年的339人下降到2014年的67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S前锋经营业绩也不尽如人意,2014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981万元,同比下降83.22%;实现净利润1302万元,同比下降66.50%。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S前锋现有业务已主要面向个人小客户,在2014年前五大客户之中,自然人客户占据四席之多,就连30万元左右的交易也能入围。值得一提的是,S前锋唯一的企业法人客户为成都嘉好房地产有限公司,后者为S前锋2014年贡献了149万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大二客户。不过,成都嘉好或许也是自身难保,2014年末其官网曾公告,公司资金链断裂,董事长华茂泽已于被简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进入2015年,S前锋经营困境依然未见改观,由于当期销售地产项目尾盘收入较少等因素影响,其一季度净利润亏损428万元,同比下滑155%。S前锋曾在2014年年报中披露,公司2015年计划新开工商品房面积3.8万平方米,资金需求3.9亿元左右,但期内无商品房竣工。同时,S前锋计划实现商品房合同销售收入约1000万元,营业成本约700万元,费用支出约2500万元。

  在A股江湖中,实际的经营业绩并不一定和股价直接挂钩,S前锋的净利润大降也没有阻碍其股价的暴涨。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2007年之后的几年中,由于S前锋股改计划迟迟没有下文,其股价曾从52元的高位逐步回落20元附近。

  但经过几年的徘徊后,2014年6月在没有直接利好的情况下,S前锋又重新启动,股价扶摇直上。2015年6月26日,该股创下84元的历史新高。截至2015年8月4日收盘,S前锋股价仍高达44元,其最新市值达到87亿元。2007年,S前锋所公布的股改方案交易价格为5.79元,而目前市价已达到当年股改设定价的8倍之多。

股改,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 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
股份改造编辑股份制改造(一)发起人的资格和人数若以原有企业投资者作为发起人,则涉及原公司组织形式的变更。根据《公司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解散、分立或变更公司形式,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二)发起人股本和认缴方式《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资本额不得低于500万元,上市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公司组建前3年均为盈利。创业板上市发行条件规定,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三千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采用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方式。这两种设立方式认购股份和交付股款的程序有所不同。在发起设立方式下,发起人必须认购全部股份并一次交足股款;在募集方式下,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三)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规定,必须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治理结构,如建立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权力机构,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按照公司章程规定聘任经理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者。经理主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监事会作为公司内部的监察机构,行使对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权等。我国创业板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目前有一些《公司法》中所没有的规定,如设立独立董事、实行保荐人制度、发行上市条件和激励机制等,并对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方面都有待《公司法》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四)具有固定场所和生产经营条件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业务活动的固定地点。为了便于公司与其他人或组织开展业务,进行业务往来,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业务活动的需要,可以设置若干个生产经营场所。为了便于对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公司登记其住所。公司住所是公司管理机构的所在地,但不一定是生产经营场所,例如,公司住所可在城里,而公司的生产工厂可在郊区,甚至其他城市或国家。
股改背景编辑中国股票市场刚成立的时候,主要都是国有企业上市股票,一般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是国家或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这也是国有股和法人股的由来,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像普通股一样上市流通。国有股、法人股、普通股这三者就形成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局面,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这样就慢慢的开始了“股权分置”。股改的目的是让国有股和法人股“享受”普通股的市场待遇,能够参与市场流通,通过全流通实现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股改由来与发展编辑
第一阶段股权分置问题的形成。我国证券市场在设立之初,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总体上采取搁置的办法,在事实上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
第二阶段通过国有股变现解决国企改革和发展资金需求的尝试,开始触动股权分置问题。1998年下
股改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为了解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资金需求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开始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但由于实施方案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试点很快被停止。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是该思路的延续,同样由于市场效果不理想,于当年10月22日宣布暂停。
第三阶段作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项制度性变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正式被提上日程。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1] 
形式分置编辑
股权设置有四种形式股权设置有四种形式: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而1994年7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对股份公司就已不再设置国家股、集体股和个人股,而是按股东权益的不同,设置普通股、优先股等。然而,翻看我国证券市场设立之初的相关规定,既找不到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也没有明确的制度性安排。[1] 
解决股权分置必要性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产生不同股不同权,从而造成恶性圈钱、市盈率过高、股票市场定位模糊,不能有效与国际接轨。全流通不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积极发展。中国加入WTO,与国际经济日趋紧密,中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对外开放,客观上要求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1] 
股改意义编辑
改革原因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正是由于股权分置,使上市公司大股东有“圈钱”的冲动,却不会关心公司股价的表现。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早已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块“心病”。市场各方逐渐认识到,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且,随着新股发行上市不断积累,其不利影响也日益突出。首先是因股权分置形成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分置”,即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资产净值的增减,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二级市场的股价。试举一例,可以对“利益分置”有更清晰的了解:2000年12月,某上市公司以每股46元的价格增发2000万股股票,由于是溢价发行,增发后每股净资产由5.07元增加到6.72元。也就是说,通过增发,该公司大股东不出一文就使自己的资产增值超过30%。其后该公司股价一直下跌,大股东却毫发无损。可见,正是由于股权分置,使得上市公司大股东有着“圈钱”的冲动,却不会关心公司股价的表现。上市公司的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三分之二股份不能流通,客观上导致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股市投机性强,股价波动较大股权分置也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股权分置格局下,股票定价除公司基本面因素外,还包括2/3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预期。2/3股份不能上市流通,导致单一上市公司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股市投机性强,股价波动较大等。另外,股权分置使国有股权不能实现市场化的动态估值,形不成对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增强资产增值能力的激励机制,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和产品创新也颇受制约。[2] 
改革作用地位获得提升股改之前的证券市场,流通股东的地位虽然不断提升,但在某些控股股东眼里,依然是唐僧肉,很少考虑到流通股东也是公司股东。只有在再融资的时候才会想起照顾一下流通股东的利益,与流通股东进行沟通。但在股改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监管部门的不懈努力,提升了流通股东在进行对价谈判中的地位,终于有了流通股东也是公司股东的意识。另一方面则是在股改过程中确立了流通权的概念,也就是说,在流通层次上,流通股东的权利优于非流通股东,因此非流通股东要想获得流通权,必须要支付对价,必须经过流通股东的同意。所以,才有了铺天盖地的投资者关系报道与评论,才有了流通股东投票权的价值,由此使得流通股东在精神上无疑获得前所未有的胜利。股改方案实施之后,虽然非流通股东也获得了流通权,但有着一定的锁定期,所以,在股改方案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流通股东的权利依然优于限售期的流通股东。因此,流通股东可以根据自己对上市公司未来一年或两年的业绩判断作出自由买卖的决策,而限售期的流通股东即便看到了自身公司的股价高估,也不能抛售,而为了维持股价的稳定,还得弯下身与流通股东沟通。不信?现在你可以拿起身边的电话机,拔G股的电话,保证会得到对你问题的满意答复,这在前些年是不多见的。物质上的丰收在股改的过程中,流通股东持有的股权,不仅代表着上市公司的股权,而且还代表着是否同意非流通股东流通的权利。因此,非流通股东为获得流通权,就需要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目前对价方案基本处于10送3这一平均水平,这也就意味着,流通股东所持有的股权会因上市公司的股改而增长,这就是物质上的丰收。当然,帐户总市值的变化还得看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情况以及流通股东对这些变化情况的掌握和分析判断能力,这并不是股改前提下的流通股东受益程度讨论的范畴,而是流通股东投资能力的问题。而这仅仅是股改初期阶段的流通股东显性的物质丰收。在股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流通股东还有这么两类物质回报,一是由于限售期的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同列一条战壕,限售期非流通股东的财富变化曲线图已与流通股东基本一致,所以,必定会倾其所有能力搞好上市公司。这样,中小流通股东就通过流通权将自身的利益与大股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而大流通股东的利益又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好坏捆绑在一起,如此一来,中小流通股东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物质上的回报预期也就相应提升,而这一物质回报最长久,但也最有耐力,是任何概念性炒作收益所不能比拟的。二是公司基本面提升的物质回报。这尤其体现在ST股、绩差股等上市公司身上,因为此类上市公司可以凭借股改过程中注入优质资产的对价模式,使得公司的基本面出现脱胎换骨式的提升,ST农化就是此模式的典型代表。通过股改,ST农化获得了建峰化肥51%的股权,从而标志着ST农化的资产盈利能力出现了质的改观。根据股改说明书,ST农化在06年的业绩极有可能达到0.32元/股,从一家徘徊于亏损与盈利边缘的上市公司摇身一变成为绩优上市公司,这对于ST农化现在的流通股东来说,无异是一次空前的物质大丰收。而从相关信息表明,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相信后续还有更多的ST农化出现,因此,股改背景下的流通股东的物质丰收仍然是值得期待的。
好了,今天的课讲完了,谢谢大家。

全部讨论

2016-01-11 10:46

转载自MarksSoros评论,方便自己学习,谢谢作者原创分享

2015-11-28 19:54

好文留看

2015-08-29 00:43

记号,十年前熟悉的S股现在市场上应该还有2支。

2015-08-24 22:19

我好好读读帅哥写的。

2015-08-20 19:18

还会有机会,不要轻易放弃。

2015-08-20 17:33

不勤奋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2015-08-20 15:51

机会均等但不是我们的。

2015-08-20 14:09

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就是天降横财你也接不住,甚至会害了你。抓机遇的本钱就是知识和经验,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智者创造机遇,强者把握机遇,庸者错失机遇;愿我们都成为生活的智者、强者过上富裕的生活。

2015-08-20 12:27

大好机会,抓紧买石油,石油就是一个国家血液,机不可失,失不在来。

2015-08-20 00:58

此股真的不是一般人玩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