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巴菲特价值投资必读的经典案例:买农场公寓
我们买股票就要像买农场公寓一样,考虑的是农场公寓的产出,并且专注于研究农场公寓(现在和未来)的产出,这样我们投资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巴菲特2013年致股东的信里,讲了一个投资农场的案例。他说这个案例给他的资产净值的提升的作用并不大,但是这个案例具有教育意义。
在我看来,这个案例能够深刻的反映出巴菲特投资的智慧。如果真的能够看懂这个案例的话,我们的投资体系基本就成型了,剩下就是能力圈的事情了。
买农场的例子大约是这样的:
事情发生在内布拉斯加。1973 到 1981 年间,中西部农场价格疯涨,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一些小型农村银行宽松的贷款政策。后来泡沫破灭了,价格下跌了 50%多,这摧毁了借债的农场主和他们的债权人。那次泡沫中爱荷华和内布拉斯加倒闭的银行数量是刚过去的大萧条中倒闭的五倍。
1986年,巴菲特买了一块400英亩的农场,花28万美元,比几年前银行贷给农场主买地的金额小的多。巴菲特自己对农业一窍不通,但是他儿子喜欢农场,他从大儿子口中知道了玉米和大豆的产量,还有对应的运营成本。
根据这些数据,巴菲特大致估算出28万美元买下农场,年净收益约有10%。同时,巴菲特还考虑到,产量会逐步提高,并且农作物的价格也会上涨。
我并不需要有特别的知识来判断此时是不是农地价格的底部。糟糕的产量和价格当然偶尔会令人失望。但那又怎么样呢?同样也会有些好的异常的年份,并且我不用迫于压力出售资产。
现在,28年过去了,农地年利润翻了三倍,农地价格是我当初买价的五倍。我依然对农场一窍不通,而且,直到最近,我才第二次去过这个农场。
我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下这个案例,尽量按照顺序还原巴菲特当时做出这个投资决策时的正常思考流程和程序,以便让他和我们的股票投资决策能够更好的联系起来:
1、 什么环境、条件下有很好很多的投资机会?
由于农场在一波炒作之后,泡沫破灭,价格开始大幅下跌,下跌超过50%。有一个块400英亩的农场市场上报价28万元出售。
2、 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农场?
巴菲特的儿子对农场比较专业,于是巴菲特通过儿子提供的生产成本、产量、市场价格等数据,估计这个农场一年所产的农作物能赚2.8万元。至于这估算出来2.8万净利润的“2.8万”这个数据是否准确,需要看巴菲特的儿子是否足够专业了。越专业,那么评估出来的净利润和实际情况就相差越小了。如果你没法评估出这个农场的净利润的话,说明你不够专业,“评估农场的产出”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圈,那么你就不应该投资这个农场了。
我们买股票也一样,首先要知道这个股票背后的公司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他是干啥的?生产什么产品?产品卖得怎么样?利润如何?我们花钱买任何一个东西都需要知道我们花了那么多钱,买到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果花了钱,买了一个什么东西都不知道,那和赌博有区别吗?
3、 这块农场当前价格28万贵不贵?
如果我们评估的净利润没有问题的话,即这块农场的净利润是2.8万,那么这块农场当前的市场价28万元贵不贵呢? 28万的价格,一年可以赚2.8万,相当于10%的收益。如果这28万不买这个农场的话,那么他就只能去存银行或者买国债,获取最高4%的无风险收益率了。投农场可以获得10%,投国债只能获得4%,所以,投农场划算,因此28万的价格相对于当前的利润并不贵。(贵不贵是相对于机会成本而言的)
国债的4%的收益率就是我们资金最基础的机会成本,当某一投资品的资产收益率>机会成本时,我们就可以考虑投资的机会了。至于最终是否可以投,不仅仅要看当前的收益率和机会成本,还要看未来的收益率和机会成本。只有当前的收益率和未来的收益率都大于机会成本的时候,才可以投资。
4、 这块农场28万元不贵,那是否值得投资呢?
在决定农场是否值得投资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两个问题:A、当前价格贵不贵?收益率是否令人满意?B、收益未来是否能持续增加?只有当前的价格不贵、收益率令人满意(收益率大于机会成本),并且收益率在未来会越来越高,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做出判断:这块农场值得投资。
事实上,巴菲特也是这么考虑的。当前2.8万净利润可以获得10%的收益,比存银行获得4%的国债收益好,因此,当前的收益率是令人满意的。另外,评估出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农作物的产量会增加,价格还会有一定的上涨(成本不会增加多少),那么,未来的净利润会增加,因此可以得出未来的额收益率(相对于当前购买价格)会比目前的10%更高。
所以,依据两个判断:A、当前10%令人满意 B、未来会高于10%,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高
依据这两个判断,就可以做出决策:当前价格(28万元)可以投资
5、 气候、市场条件导致农场减产怎么办?
巴菲特的回答很经典:“糟糕的产量和价格当然偶尔会令人失望。但那又怎么样呢?同样也会有些好的异常的年份,并且我不用迫于压力出售资产”。偶尔糟糕的产量和价格会令人失望,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虽然有糟糕的年份,但是同样会有异常好的年份,产量大丰收、价格更高,因此只要我们不被迫出售这块农场,把时间拉长,收成异常好的年份和异常差的年份是会相互抵消的,最终收成都是回归于一个平均值的。长期而言,农场的收成和大的气候环境并无太大关系,只与农场是否肥沃、科技是否先进、灌溉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农作物长期的价格趋势这些因素有关。所以,其实不用太在意偶尔的异常情况
投资股票也一样,公司的业绩偶尔因为宏观大环境的影响,出现大幅下滑,不如预期,会让我们失望,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只要我们不被迫卖出股权,长期来说,也总会有好的宏观环境让公司的业绩大幅增加啊。所以,我们不用太在意宏观环境对公司的影响,因为长期来说,宏观的影响有正有负、正负相抵,最终公司的业绩只与其盈利能力、公司质地有关,而与宏观关系并不大。
另外,在短期内,虽然宏观因素对于企业的业绩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某一个宏观因素到底是通过什么路径影响股价的,我们很难判断。简单来说,就是某一宏观因素出现后,股价到底是涨还是跌,我们比较难判断的。比如,降息,股价就一定会上涨?2020年疫情来了,全国停摆,按理说经济受到重创,股价应该大跌,但是实际情况是股价跌了几天,然后却走出了轰轰烈烈的牛市。宏观环境对股价短期内当然有影响,但是他是通过什么路径影响股价的,如何影响的,我们很难判断,否则经济学家都是股神了,所以,宏观的判断,那属于我们无力把控的事情,既然无力把控,那就不用管他了,只要我们知道宏观的作用长期而言正负相抵就可以了。
6、 买入之后,股价还继续下跌怎么办?
巴菲特的回答:“我并不需要有特别的知识来判断此时是不是农地价格的底部”。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意味着巴菲特他并不在意28万买下这块地后,同样的地块是否价格会低于28万。也就是说,他此刻28万买了这块农场,他认为他已经很划算了,因为已经能够获得10%的收益了,比把这28万投到别的地方收益更高。至于明天同样的地是否有人出价14万卖,他并不在意,因为别人卖14万并不影响他获取让他满意的10%的收益。
巴菲特虽然被誉为股神,但是他不是真的神,不是观音菩萨,没有掐指算命的本事。他花了28万买下这个农场之后,他并不知道未来有人会出14万卖,所以,当下28万的价格让他满意,他就买下来了,并没有等别人报价14万,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有人会报价14万卖,他也不会去预测未来会有人14万卖。
所以,只要当下28万让我满意,我就买。至于未来别人报14万,如果有钱那就继续买点,同时获取20%的收益,如果没有钱那就留给别人吃肉,并不影响我已经到手的10%的收益。
7、 如果买入后,农场盐碱化导致产量骤减或者发生地震农场毁掉了,怎么办?
没办法。如果是因为我们某些专业知识匮乏,导致原本应该发现并且可预防盐碱化可能的情形,但是并没有发现和预防,那么我们应该反思、总结并且学习专业知识,力求今后不再犯错。
如果是不可抗力的盐碱化,并且事前是无法预知的,那么我们就欣然接受吧,这就犹如黑天鹅一般。就像地震导致农场损毁一样,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欣然接受。
但是我们事前其实是可以做出一定的策略的,比如,我们不能把我们所有的资产都去买这同一地域的农场,而应该做出分散的配置,这样,万一发生地震我们的损失也是有限的。
8、 当我们评估出农场利润是2.8万,但是实际只有1万,怎么办?
没办法。说明我们考虑不周或者在某些地方犯了错误,导致预估的净利润有如此大的差异。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农场相关的知识,以便让自己更加专业,专注地研究农场的产出,从而在今后的评估中尽量与实际情况差距缩小。
这是我对于巴菲特关于买农场的例子的理解。我认为如果认真研究这个例子,并且能够看明白的话,投资理念和体系也就基本成型了,剩下的就是能力圈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