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高管收入与银行业绩挂钩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3

原创出品:

作者:你赚得多

一位20年以上房产从业经验+A股、港股投资达人,关注我,每天分享多篇房产+财富干货,让你跑赢“同龄人”!

兴业银行”最新公布的2023年报,表现固然令人失望。本人先不加入讨论,只是从年报中看“兴业银行”高管收入与银行业绩是否挂钩。

如果说体现银行业绩最有效的数据,相信大家对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这两个指标没有太大争议吧。

兴业银行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跌5.19%,而归母净利润更是下跌15.61%。

从这些数据来看,可以理解银行业绩是倒退的。那么他们2023年的高管收入如何?

2023年兴业银行高管收入合计是1941.98万元,而去年同期高管收入是1795.94万元。

高管收入出现了8.13%的增幅。虽然说2023年由于有部分高管更替,期间存在重叠引起总支出的增加。那么我们只计算董事长和行长看情况如何?董事长行长收入还是分别增长4.13%和2.67%。

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光大银行上又如何?

光大银行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跌3.92%,而归母净利润也是下跌8.96%。两项指标的跌幅还是比兴业银行要少。2023年光大银行高管收入合计是1716.07万元,

而去年同期高管收入是1918.8万元

这样看“光大银行”高管收入是比去年同期少,与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变化是趋同的。

刚才我们对比的是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都在下降的“光大银行”,现在我们再对比营业收入下降,但归母净利润上升的“招商银行”又如何?

以行长和副行长为例,2023年的收入分别是345.32万元和282.08万元。

2022年的收入分别是362.46万元和293.9万元。

招商银行”高管在归母净利润增加的背景下,收入还是比去年同期少。

首先声明一点,本人对“兴业银行”高管收入增加并没有批评的意思,只是同行中,既有“光大银行”体现出高管收入与净利润一致的例子,也有“招商银行”净利润增加还主动调低高管收入,真正体现出“共度时艰”。

兴业银行”如果要与时俱进,争当股份银行的“领头羊”,同行的这些做法不应该也有所借鉴吗?

有关本人对“兴业银行”的更多跟踪(共有11篇文章),也可以链接以下网址(共有11篇文章):

1、从增持“兴业银行增持公告”想到的

补充说明:

1、以上观点是本人根据公司公告理解而来,难免有所错漏,仅供自己参考。请各位切勿对号入座,更不要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如有违反,风险自担。

2、“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转发、评论、点赞。

$招商银行(SH 600036)$、,$兴业银行(SH 601166)$、$光大银行(SH 601818)$、$保利发展(SH 600048)、$华润置地(HK 01109)$

全部讨论

说的很好,股东收入下降,管理人员收入上涨,这不合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