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湘轻装上阵,达安负重前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过去的几年,不少分子诊断企业迎来高光时刻,他们在顶峰相见,又各自下山,归于平静,准备攀登另一座高峰。

同时作为国产分子诊断龙头的圣湘生物达安基因,2023年的营收都落到了10亿左右。达安基本是回归于2019年的业绩,但圣湘却相比于2019年翻了几倍。

再看2024年一季度的业绩,两相对比,差异甚大。

圣湘生物2024年一季度营收3.91亿元,同比增长100.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2.5万元,同比增长35.01%;扣非净利润7375.57万元,同比增长1962.06%。
达安基因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1.98亿元,同比下跌41.85%,亏损3.6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跌1093.65%,扣非净利润同比-1011.18%。

一个扣非+1962.06%,一个扣非-1011.18%。

因此,我说圣湘轻装上阵,达安负重前行。

圣湘在过去的几年里不断在蜕变,早早就在战略布局迎接后疫情时代的挑战,喊出了二次创业口号。总的来说,包括并购、战略合作、做深细分领域。

呼吸道检测成为圣湘最大的亮点,2023年圣湘生物呼吸道类产品营业收入超 4 亿元,同比增长达 680%。

HPV集采收获颇丰,在25省带量中,圣湘HPV成功中标,其中2个产品采购量报量排名第一。

作为根本产品,圣湘生物的乙肝、丙肝检测产品在2023年全国室间质评实验室用户数继续保持第一。

投资真迈,保证了在测序上的深度参与;战投安赛,获得增强电化学平台加持,全面进军免疫领域。

圣湘的策略是,在资源最丰富的时候,多赛道、多领域发力。从2023年第四季度起,逐步摆脱了疫情产品带来的影响,凭借呼吸道的发力,当季营收环比增长82.86%。

回到达安基因,这几年公司的变动也较大。抗疫期间,董事会重新选举,创始元老们大都退出,现在变成了年轻派管理。

对于后疫情时代的最强策略主要包括两个。

一个是主动降价,大幅下调分子试剂的价格。2022年底的《调价函》显示,有48个试剂产品的价格下调至20元及以下,其中10元与15元的产品占比超过95%,而价格在20元以上的则仅有5个。先集采一步降价,这个策略效果如何现在不好评估。

另一个策略就是全面进入IVD领域。能看到的成果,一个是多个化学发光平台的上市;还有重庆CACLP展出的流水线;分子领域,近期也拿到了呼吸道三联检的证。

当然,属于新冠时期的事情还在带来负担。一个是较高的应收账款,截止到2024年一季度,还有18.7亿;另外为了要账,还有一大堆的合同官司要处理。

两家对比来看,有相似之处,但圣湘的策略更早一些,也更灵活一些。达安相对保守,但10块钱文件的事情还是很激进的。

从战略到执行到收获,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多领域发展看起来是美好的事情,但走出来的IVD企业不多,目前来看也就迈瑞、安图算是稳步前行。

达安和圣湘都选择了从分子进入到其他领域,显然这条路很漫长,现在每一条路都是竞争对手环绕。真正能够让自己稳住的,还得是自己的主营业务。

疫情几年,很多IVD企业都全员搞新冠产品了,哪里还有时间做其他的产品,很多企业在这几年新产品的研发上几乎是空白,在常规战斗中,自然也不是对手了。

居安思危、战略布局,在风口上可以随波逐流,但在常规硬仗中,方显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