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带我步入深渊记(周报165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65回复:194喜欢:98

最近两年回调的最多不是医疗、也不是芯片,而是含有港股的中概互联、恒生科技、恒生医疗了。大家已经不用怀疑了,港股这几年是望京博格经历的最深(没有之一)的“价值陷阱”。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港股带我步入深渊记:

一、恒生国企指数

对于望京博格,恒生国企指数并不陌生,早在2013年恒生国企指数分级基金就是咱设计的。

2016年博格搞了一个基金组合。对于一个资产配置组合,最重要的就是侧重配置沪深300,还是中证500,那个时候博格的选择是偏重沪深300。

2017年博格发现,沪深300指数中金融占比40%的权重,恒生国企指数中金融占比50%左右,而且两者的重仓股差不多(例如: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等),关键同样的银行股,港股价格更低。博格突发奇想就用恒生国企指数替代了组合中沪深300指数。

恒生国企替代沪深300这样骚操作,在2018年还是吃到很多甜头的。在那一年,沪深300指数跌幅超过20%,恒生国企指数跌幅不到10%,就因为配置了港股,在2018年博格的组合特别抗跌。

现在看并非如此了:

2018年,恒生国企指数低点10000点左右,沪深300指数低点3000点左右;

2022年,恒生国企指数低点5500点左右,沪深300指数低点3600点左右;

最近四年左右的时间,(不考虑分红的话)恒生国企指数跌45%,沪深300指数涨了20%,里外里差了65%。

这样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2018年计划修改编制方法,国企这个概念变为“中国企业”,陆续了纳入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W快手小米集团等新上市的互联网概念股,当初觉得纳入这些互联网股票(对于这个老态龙钟的国企指数)是天大的利好!但是在纳入这个互联网巨头之后,就赶上了这些互联网巨头无尽的下跌,现在看那次成分股调整简直是一个灾难。

二、恒生科技指数

美国大盘指数有标普500,科技指数有纳斯达克。在中概互联如日中天的时候,港交所发现最近十年,恒生指数大幅跑输标普500的主要原因是,港股没有科技股,更没有科技指数。趁着中概股在港股二次上市的时候,港交所也推出了自己的“纳斯达克”指数—恒生科技。

恒生科技指数刚上市的时候,博格的中概互联买的早已经赚了很多钱了,就没有再追涨。等到中概互联开始回调的时候,由于中概互联限购了,博格就用恒生科技代替中概互联。

中概互联从高点回调30%,博格开始大举买入恒生科技;

中概互联从高点回调50%,博格继续大举加仓恒生科技;

中概互联从高点回调70%,博格诧异了(TM的,头一次见识到这种跌法),由于中概互联、恒生科技合计占比达到10%仓位限制,也就不加仓了。

现在想想,就连望京博格这样的老韭菜,在起初的时候对于恒生科技充满了无限的幻想。 现在也就只能用“纳斯达克不是也经历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洗礼吗? 纳斯达克当年跌幅超过80%之后才重获新生。恒生科技也一定会重获新生的,关键就是时间的问题…”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

记得中概互联下跌的时候,

喜胖跟我说:“有一个大V今天补仓15个汉堡中概互联,恒生科技咱们补不补?” 博格咬牙说:“仓位已经10%了,不补仓”

过了几天喜胖又跟我说:“有个大V今天补仓了10个汉堡中概互联,恒生科技咱们补不补?”博格咬牙说:“仓位已经10%了,不补仓”

过了几天喜胖又跟我说:“有个大V今天补仓了5个汉堡中概互联,恒生科技咱们补不补?”博格咬牙说:“仓位已经10%了,不补仓”

两个月后,喜胖又跟我说:“那个补仓中概互联的大V不说话了,似乎消失了……” 听到这个,博格终于舒缓了。

现在唯有庆幸自己对于单一行业或者单一方向的基金控制了持仓比例。

三、恒生医疗

医疗也是博格重仓配置之一,在过去几年军工、医疗基本只买不卖,进行锁仓操作,由于军工与医疗在2018年开始慢的,目前还有比较高的盈利,但是医疗浮盈也消失了一多半。

2022年初,博格研究了一下恒生医疗。恒生医疗与中证医疗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中证医疗主要是CXO、医疗服务与医疗器械,恒生医疗主要是CRO、(独有)创新药与互联网医疗,关键同样的CXO港股更便宜。

再看看恒生医疗ETF价格从高点1.2元,已经回调了50%了,春节前后价格为0.6元,就博格又开始买恒生医疗联接了,陆陆续续买了半年多了,恒生医疗ETF目前不到0.5元,又陷入亏损了。

总结:

在2020年底与2021年初博格还买了一些港股主动基金,目前看大多也是亏损的,大家都会问港股为何如此?

(1)目前港股市值为30万亿元左右,主要的上市企业都是中资股(例如腾讯阿里美团等等),但是投资者以海外投资者为主,简而言之港股企业80%是中国的,但是投资者80%是海外投资者,在大国博弈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港股陷入历史最黑暗的时刻。

(2)自沪深港通之后,南下买港股的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市场2.1万亿人民币,北上买A股的资金累计净流入1.6万亿人民币,其实南下买港股资金更多。但是这个2.1万亿资金,也无法奈何腾讯阿里(外资)大股东的持续抛售。

(3)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在AH股同时上市,对于短期投资者,预测那边股价涨的多买那边,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同样公司,哪边股价便宜买哪边。例如:中信证券港股价格11块钱人民币、A股价格18块钱人民币,聪明的长期资金会继续通过港股通买便宜H。 

经过深思之后,博格决定目前持仓的港股基金会继续持仓,但是不会大规模加仓了(主要是没资金了),恒生科技与恒生医疗继续小额投。别忘了博格鼓励自己的那句话:“纳斯达克不是也经历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洗礼吗? 纳斯达克当年跌幅超过80%之后才重获新生。恒生科技也一定会重获新生的,关键就是时间的问题…

码字不易,大家多点赞支持。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恒生互联网ETF(SH513330)$ $恒生医疗ETF(SH513060)$ @雪球基金 @今日话题 @喜胖不胖 @雪球创作者中心 

精彩讨论

yihang易航2022-10-16 17:14

话说不是跌的多了,仓位就自动不足10%了么?

仰望星晨大海2022-10-16 18:04

当年纳斯达克跌80%的时候,正值互联网企业的青少年时期,现在的中概互联跌70%后,互联网企业已到了四五十岁的年龄,你还指望它能重新焕发青春吗?醒醒吧!

我的心中只有感恩2022-10-16 20:20

3月16日抄底坤坤和恒生科技,后来感觉自己买少了,就又追涨买了点,然后现在发现自己被套了[好失望][好失望]

投资养家0012022-10-16 19:50

你名气挺大的,但大v太容易自以为是,听不得别人意见,投资业绩说实话太一般了

弦外八音2022-10-16 17:17

港股在美国加息后资本外流严重,目前为了稳定汇率港股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两头都想要是不可能的,恒生指数在对美元加息钝化以后,足够便宜,或者说是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的前提下,自然会走资金潜伏做多,所以目前除非港币这个币种消失,那么一旦美元指数回落,或者港币兑美元升值的话,港股会好起来的。

全部讨论

话说不是跌的多了,仓位就自动不足10%了么?

当年纳斯达克跌80%的时候,正值互联网企业的青少年时期,现在的中概互联跌70%后,互联网企业已到了四五十岁的年龄,你还指望它能重新焕发青春吗?醒醒吧!

2022-10-16 20:20

3月16日抄底坤坤和恒生科技,后来感觉自己买少了,就又追涨买了点,然后现在发现自己被套了[好失望][好失望]

2022-10-16 19:50

你名气挺大的,但大v太容易自以为是,听不得别人意见,投资业绩说实话太一般了

2022-10-16 17:17

港股在美国加息后资本外流严重,目前为了稳定汇率港股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两头都想要是不可能的,恒生指数在对美元加息钝化以后,足够便宜,或者说是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的前提下,自然会走资金潜伏做多,所以目前除非港币这个币种消失,那么一旦美元指数回落,或者港币兑美元升值的话,港股会好起来的。

2022-10-16 17:12

重仓恒生医疗etf 恒指科技etf 恒生etf 腾讯 ,今年赔的不像话了 也不知道啥时候能企稳反弹

其实港股估值比A股低是个伪命题,上市规则不一样,资金来源不一样,流动性体量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港股是国际市场,港元定价是比对美元定价的(国内A股就是人民币玩家自己玩,国家几万亿的外汇储备帮你屏蔽了汇率风险,你们难道可以刻舟求剑谈估值?宣扬港股估值低就可以价值投资的不是韭菜就是别有居心,醒醒吧可怜的港股投资者!

2022-10-20 12:02

$腾讯控股(00700)$ $阿里巴巴-SW(09988)$ $美团-W(03690)$ 2006年5月,恒指首度升穿17,000点;翌年倍翻至近32,000点。谁又会料到2022年即十六年半后的今天,恒指竟是跌穿17,000点?举世除A股外,已无几多市场如此。
一个长年横行的股市,定有结构性问题,而原因亦当然不只检疫般简单。说因暴动、国安法?横行其实始于十几年前的金融海啸前后。由此可见,远因根本是金融海啸改变了东西方的关系,进而结构性削弱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作为一个枢纽、桥梁,其实从来都很被动。
既然无法扭转,唯有认命。迄今,史上有此命运的股市并不多,日股便是经典案例。如按照以下拼图的轨迹,熊市仍要持续多近一年至明年9月,但往后恒指亦仅能长期于一至三万点上落!

2022-10-17 12:19

今年以来港股真的刷新了我的认知,居然还能这样跌。但我还是把我一开始给港股定下的20%配置仓位配满了,现在持仓的港股亏损幅度20%~30%。说实话下跌总是痛,但也没有很影响心情,毕竟就算港股灰飞烟灭,我也就损失20%。另一方面,我还是相信港股能再爬起来,毕竟经历过15,16年那波我心里已经没什么波澜了。现在策略也是等风来,不再加仓。

2022-10-16 18:23

不是忽悠和吓唬你,港股下跌才刚刚开始,震荡了3年,下跌两年不到,未来10年,你可以看到,跌破万点不是梦。可能的话,当下之再腰斩,也是可以的。一个持续涨了近30年的的市场,当前之下跌,无非是美股未来之走势的先头部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