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化工市场正在产生巨大的质变

发布于: 雪球转发:43回复:44喜欢:394

作者:杨向宏

广州凯顿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过去的十年、甚至十五年,中国化工原料市场充满着血腥的厮杀,不少生产商将一些.化工原材料规模都建成了世界级,靠低价拼客户、抢占市场,很多基础化工原料生产企业长期游走在盈亏的边缘。

而今天当你一觉醒来发现 “完全变天了”:这些化工原材料生产企业一夜之间 ”发现了”他们所隐藏的优势——行业集中度居然己经这么高!有不少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企业甚至互相使个眼色就可以将价格直接抬起来。他们发现 ”牺牲一点点量”将市场价格凶猛的抬起来远远好过 ”将量做大来获取一点点利润”;他们还发现以前那种不少产能过剩的化工原材料靠出口来谋求生存的做法只是 ”让全球其他国家受益、而自己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中国市场已经足够他们玩了,例如钛白粉。

市场的数据告诉你,这些已经成长为巨头的化工原料生产企业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将盈利放到了首位,不惜一切代价获取尽可能高的利润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今天的纯苯已经稳稳的站上了9000元/吨,可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也就是53美元/桶左右,用主要原料石脑油成本测算的纯苯生产成本应该不会超过6000元/吨,我记得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100美元/桶附近时,当时的纯苯价格也就在9000元/吨。纯苯的暴涨直接引发了它的下游暴涨,12600元/吨的环己酮这个价格已经好久没有看到了,还有搭顺风车的苯乙烯;另一个更离谱的品种是丁二烯,基于目前石脑油的成本,由石脑油抽提出来的丁二烯综合成本不会超过7000元/吨,丁二烯行业集中度异常的高,加上市场轻度缺货,主要生产企业在市场价格的把控方面完全可以用“随心所欲”四个字来形容。你知道吗?今天华东市场丁二烯价格已经破了26500元/吨,而去年同期市场价格才为4700元/吨,前几天有丁二烯的大佬预测市场价格摸到28000元/吨已经没有悬念了。

与去年同比,中国化工品价格上涨的品种超过九成,价格翻番的品种随便数,有分析师还在用原油期货价格来分析中国市场的化工品价格,这样的分析已变得完全不靠谱。我不知道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涨价对中国化工品市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纯苯的价格已经不可思议的远远高于二甲苯的价格;丙烯价格的上涨当然引发环氧丙烷价格的飙涨;而本来就是暴利的MDI还在往上调价,借助于行业的超级垄断地位、仅有的几家MDI生产企业将市场价格直接放到了25000元/吨,去年同期只有区区8500元/吨。有钛白粉生产企业曾为其涨价辩解,讲是因为环保督查导致减产所致,可2016年中国钛白粉实际产量同比大增11%又怎么解释?

我们认为中国化工市场质变已经产生了,接下来三个趋势应该可以用“势不可挡”来形容:

1、对出口的关注度在迅速下降

我们的化工原材料生产企业发现 ”还是中国好“!,”窝里玩”能让企业获得比想象高得多的利润!为什么要依赖于出口呢?不少的化工产品 ”已经报不出让外商可以接受的FOB价了,过去15年的血拼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彻底的洗了牌,很多国外的企业被我们”打趴”甚至直接关了门!从中国进口他们所需要的原材料已经是他们不得不做的事情了,例如钛白粉、又例如MMA等等。

2、对上游化工原材料的投资竞赛正在大规模的展开

最近我发现对基础化工原材料例如乙烯的投资规模让人直冒冷汗,两年以后将冒出的巨大的产能和供应量必将导致更惨烈的厮杀,即使目前产品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企业老总也 “开始睡不着觉了”,有企业老总告诉我,别看他们销售的产品正在获取令人羡慕的暴利,一年以后他们所在的市场将变成“红海”,是那种血流成河的海。

面对价格飙涨的化工原材料,去过剩产能就是一个传说。我们所谓的去过剩产能只有两条途径:第一是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替代落后的产能;第二是通过市场的激烈竞争无情的淘汰那些没法盈利的企业。而对中国化工原材料领域而言,第一条很难成立,我还没有看到有多少革命性的技术在中国化工原材料生产领域涌现;如果全行业的盈利水平都大幅飙升,你让这些生产企业去产能,开玩笑吧!

3、下游企业的去产能正大规模的展开

以前、下游的生产企业例如TPU、环氧树脂、表面活性剂这些生产企业保持20-30%的毛利率非常正常,而他们的下游例如鞋、涂料、洗涤用品生产企业保持30-50%的毛利率也非常正常,而现在呢?在原材料成本彪升的今天,像TPU、环氧树脂这类生产企业只能维持不到11%的毛利率(实际上是亏损的边缘),而他们的下游敌不过原材料价格持续的上涨而无法将成本上涨的压力向更下游传递。目前越来越多选择停产的企业是那些采购和运营成本不具优势的中小企业,尽管大企业还在死扛,但今年这些仍然扛着的大企业直接举动就是砍运营成本。有外企的高管向我抱怨,他们2017年的出差经费己经被大幅的削减。你不要看像洗涤用品和涂料这类企业保持很高的毛利率,他们有相当部分钱是拿来进行营销宣传的。原材料成本急剧上涨的后果之一就是他们正大规模的削减营销费用,例如广告预算,从今以后你可能会发现在电视上很少见到像涂料、洗发水这类广告。

过去的10年,上游基础化工原材料的生产商通过市场的煎熬,行业集中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虽然今天高度分散的中国化工下游生产企业没有能力将成本上涨的压力往下传递,但随着行业集中度迅速的提升,三年以后下游将会作出两个市场的选择:一是压迫产能令人恐惧增加的上游重新陷入惨烈的价格战;如果做不到第一点,他们一定有能力将成本的压力往下传递,从而引发社会商品的价格普涨,也就是我们担心的通货膨胀,那时候每个人都将为之买单,不管你是处于上游、中游还是下游。

我们不敢预测基础化工原料价格还会不会继续的飙涨,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市场的疲态,前几天我开玩笑的说中国化工品市场的从业者们正像玩期货一样地玩化工现货市场了!尽管我认识的大佬们都高度认同价格涨得过分了一说,他们表面上还在期盼着价格继续往上涨,但内心里都在开始盘算,希望价格开始下跌的时候他们是第一个知道的。

@金融菌 

全部讨论

2017-02-14 08:46

行政干预,市场经济自我调节功能减弱

2017-02-11 22:52

这个我也非常非常之看好 里边会有一批业绩牛出现

2017-02-11 21:06

怎么无解?马克思早都描述过这种情况

2017-02-11 19:45

提价引发暴利,更多企业参与,几年后产能过剩,各企业又开始价格战,争相压低价格,从厮杀中活过来的企业继续重复之前的过程,这个历史的周期律无解啊

2017-02-11 19:28

化工行业持续改变

2017-02-11 19:19

$*ST沧大(SH600230)$ 找了一圈没找到化工的分级b,要不倒是可以比较一下,是化工行业弹性最大的票涨的多,还是全行业2倍杠杆的分级b涨的多

2017-02-11 17:45

牺牲环境危害子孙的所谓产业竞争力

2017-02-11 17:20

还没离谱,持股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