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非卸任基金经理的是是非非

发布于: 雪球转发:25回复:89喜欢:43

董承非要离职的传闻在圈子里流淌了少说也有三个月,中间穿插着若干反复,兴全公众号里隐隐约约总是有着董的身影,或是公益或是授课,给人感觉董承非还没有特别远。

下午一点多,圈内的媒体就突兀地把消息报道了。讲道理,这是不太合规的,还没有正式公告,怎么能由公众号披露呢?对持有人来说,这不好。但大部分人心里都已经有了预期,这种细枝末节也没人想去计较了。

尘埃落定之余,大家又都是消沉的。有同业大佬就第一时间表示,略微有些低落。

晚上和好朋友吃饭,对方问起:今天被董承非刷屏了,他在你们基金领域是怎么样的存在?朋友对汽车行业熟悉,我想了想说:大约就像大众吧,低调与实力并存,地位超然、有口皆碑。

这样一位行业大咖选择从基金经理岗位上退下来,影响是颇大的,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透的。我把自己的思考捋一捋,做一个记录。

主动权益基金的超额是带刺的玫瑰

今年明星公募基金经理出了不少幺蛾子。邬传雁被泓德基金夺了交易权限;杨浩传出抑郁传闻,名下产品纷纷增聘基金经理;董承非卸任基金经理……更不消说,诸多大佬跟今年的市场不对付,业绩挣扎。

总的来说,截至目前,在A股市场,优秀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还是能够提供超额收益的。这一方面源于A股总体环境还不太成熟,阿尔法还不那么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优秀的基金经理们确实掌握了有效的投资方法论。

然而,想要拿到这份超额收益却并不容易,不是简单一句长期持有就可以兑现的,至少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考虑:

1、基金经理是否具有成熟的方法论,能够稳定地创造超额收益?

这两年市场风格切换得很快,行情也在结构性中偏极端。这使得常有基金经理能够阶段性地大幅跑赢市场,从而名声大噪。然而可惜的是,当大量投资者慕名而来后,往往不能获得很好的投资体验。

有人就给当今的某消费天王算过账,他虽然长期看净值漂亮得很,但实际上总体上应该是给投资人亏了几十亿的。因为规模小的时候业绩好,但规模暴增后,业绩就陷入了泥潭。

很多时候不能够通过业绩去看基金经理的投资体系是否稳定,定性的分析同样重要。还是那句话,基金经理要能够讲清楚自己赚的是什么钱,然后还要言出法随,言行一致。

投资是概率的游戏,能赚钱是一回事,能长期稳定地赚钱又是另一回事了。

2、基金经理的个人状态是否良好?

即便基金经理已经有了成熟的投资体系,也需要考虑到他们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状态的起伏。

投资本身就是压力特别大的工作,需要和人性做高强度的对抗,对个人意志有着很高的要求。基金经理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才能在投资上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准。之前采访过的一个基金经理就表示,自己的困境常常在于心力不足。

对基金经理来说,家庭状况、工作压力甚至是懈怠情绪都有可能反馈在基金业绩上。对投资者而言,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要求基金经理时时刻刻处于最佳状态,但要注意基金经理的状态有没有永久性的改变。

失去了对投资的热情,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意义就几乎丧失了。

3、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完善?

基金经理还是在基金公司的体制里工作,基金公司如果自身治理不完善、理念不正确、激励不给力,最后必然会被反噬。

在中国,监管、渠道、投资者、舆论和基金公司共同形成了一个压力重重的生态,想要左右逢源是不容易的,需要有人挑担子。在许多大型机构中,都有投总级别的人物专门来应对渠道压力,希望能给基金经理解压。

而有的时候,渠道压力还没过来,可能内部的压力就会令公司做出畸形的操作。激励不足,也可能会导致明星基金经理出走,毕竟公募基金天然就没有办法给到私募那么好的激励政策。

概括一下,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就像是带刺的玫瑰,虽然艳丽,把握住却不容易。没有那个能力,或许指数基金是更好的选择。

兴全奇侠传的篇章告一段落

昨天消息出来后,不少人怀念起了所谓兴全五绝(杨东、王晓明、杜昌勇、傅鹏博、董承非)。其实这个说法源自系列文章《兴全奇侠传》,作者是当年好买基金的产品研究,和兴全系大佬们都很熟,如今已经去大券商了。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兴全基金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分析了兴全那种独特的气质是如何形成的,想了解兴全基金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兴全奇侠传》。

说句题外话,中国公募在倏忽见长大,基金公司也没有什么成体系的企业发展史整理,其实是很有价值的事情。趁着见证者都还没老去,建议基金公司花点资源做这个事,对公司品牌是很有好处的。

董承非的离职,也意味着兴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昔日所谓中生代基金经理们,如今要成为背负兴全基金荣光的栋梁了。

兴全基金口碑是好的,对投资者负责,不滥发基金,长期业绩好,杨东和他的师兄弟们给这家公募注入了不一样的灵魂。对新一代基金经理而言,这既是激励也是压力。

对兴全基金而言,有两个事情其实是需要重视的。

1、股东层面和激励方面是不是出了问题?为什么留不住人?

兴全五绝是公司创始团队,如今不是创业就是换东家,多少说明大佬们对于股东约束或是激励制度是感到不满的。

2014年放开公募的股权激励政策后,越来越多的公募选择积极用股权激励来留住核心团队。而许多底子比较好但股东层面比较强势的基金公司,在推行股权激励时,往往阻力比较大,这个时候核心团队成员就倾向于离职创业。

今天留不住五绝,明天要是大白要走,又该怎么说?

2、投研趋同性太高,一个硬币的两面

今年兴全基金整体来说,业绩不算好,佼佼者是任相栋。任相栋是从交银挖过来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兴全基金是一家投研文化比较浓厚的公司,价值观比较一致,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买优秀公司、比较纯粹。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兴全基金的投研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事物是有两面性的,这种浓厚的投研文化也有负面影响。

任相栋刚到兴全的时候,也配置了很多具有强烈兴全色彩的股票,那时候业绩没有特别的出彩。后来调整回到挖掘布局制造业风格的时候,就做得越来越好了。

整个公司的投研趋同性太强了,对持仓股票的研究有可能进入到循环互相验证的境况中。投研不出新,然后对新机遇把握不足。qq姐和大白的持仓,就有个5成的相似。

对兴全而言,这是个问题,当前还并不严重,新生代基金经理们也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证明自己。对另一家投研文化高度趋同的基金公司而言,这个问题正在越来越致命。

不管如何,兴全基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他们需要给投资者们一个新的交代。今年五月的兴全巴菲特大会上,李振国说浦东嘉里城就是未来中国的奥马哈,未来投资者要来这里听谢治宇聊投资。当时董承非就坐在台下,这是个有传承的画面,谢治宇要带着兴全走得更远。

毕竟哪怕浦东嘉里城是中国奥马哈,这里可以做中国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机构,可不止兴全一家,睿远和景林都虎踞于此。

董承非去哪儿?

董承非的下一站在哪儿,已经成为业内的悬疑剧。据消息人士称,最近在嘉里中心的各个楼层都见到了董成非,他在各个老同事那闲聊。王晓明、杜昌勇创办的睿郡资产就在嘉里城办公,这也是传闻中,董承非很有可能会去的公司。

还有说法是董承非可能会去投奔杨东,宁泉资产已经是百亿私募了,董承非如果去了那无疑是如虎添翼。

有人向两家机构求证,都明确表示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可见也还没有实锤。我听到最离谱的传言是,董承非可能会去另一家上海滩著名私募主管二级,细想之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还有人那种企查查里董承非的消息,声称董承非和谢治宇有一家合伙公司,吓了大家一跳,后来知情人说这个是之前弄股权激励时的遗物。

当前私募的创业成本是颇高的,董承非如果自己创业的话,恐怕也要折腾一番,重新拉起一个投研+市场的队伍,并不容易。

昨天有人问,如果董承非自己创业搞私募,能把规模做多大?我自己持比较悲观的态度。

在中国做私募,不要高估任何基金经理个人在投资者心中的影响力,也不要低估任何银行渠道的销售能力。

圈内再牛逼的基金经理,在投资者心中其实都没有那么的有号召力,没有几个基金投资者能明白金牛基金经理意味着什么。也不要低估渠道卖基金的能力,零售大行的小支行也可以轻轻松松卖出十亿的基金销量。

所以决定新私募规模的,往往不是基金经理个人的号召力,而是创始人和渠道的关系。林鹏能一创业就拿到百亿规模,离不开他在东方红时,在招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董承非最近几年也没给渠道赚过大钱,即便长期业绩不错,如果没有顶级渠道认可,想直接募到大钱不容易。当然,杨东的宁泉是得到了兴业系的鼎力支持,如果董承非创业也能够得到兴业系的支持,也有可能直接作出个百亿规模,毕竟这是权益大时代。

不管董承非去宁泉、睿郡还是自己创业,都必然是圈内的大事。

写在最后的话

有些胡话说董承非是因为抛了抱团股,导致被其他基金经理围攻了。我只能说短视频一定程度上,就像当年公众号成立之初,成为了谣言传播链条中,最弱智又最有影响力的那个部分。

董承非离职,其实对基民来说是个损失。我还是那句话,阿尔法是稀缺的,对于愿意坚守在公募岗位上的优秀基金经理,我们投资者应该心怀感激。

欢迎关注我的基金组合 $松竹稳进(CSI1109)$  

精彩讨论

上善山水2021-10-21 11:13

我从2016跟踪董的基金,见证了他的功力,也见证了他的粉丝的功力.真实情况是什么?一路骂,今年骂得不算凶.牛市骂,跑不赢.熊市继续骂,那么多机会抓不住.昨天还有个兴全粉无比真诚地表示,老董(承非)若是跟着小董(理)买,现在是有色一哥了.

笑喷了.这说明一个道理,alpha不仅仅难做,也难拿,给你一个alpha显著的基金,未必能拿得住,因为左看右看前看后看,总是不顺眼.普通投资者还是买点宽基ETF得了,比如最近发行的A50ETF.

大黄蚬子hgx2021-10-21 21:57

初闻董承非离职,感觉还是很微妙的。
话说三年前在我看好紫金并且重仓进入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些不安,作为一个矿业的门外汉,靠着自己的小聪明自学成才,来重仓投资矿业股,有点儿心虚,虽然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但是身边的投资人没有一个认可,全部是否定意见,也会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或者是太超前了。后面来到雪球看到慕先生夏导英雄哥等众多豪杰和自己的逻辑一样,安心了许多。
慢慢了解到董承非周蔚文邓晓峰等知名基金经理也重仓紫金,看起来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盟军还是不少的。其实基金经理这个群体我一直不太理解,抛开那些混饭吃的以赚取管理费为生的人,确实也有一小部分能力很强,多年持续的业绩很好,我就不太理解他们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赚钱?他们完全可以辞职用自己的钱给自己赚钱,只要拿出几千万(千万别说一个水平很好的人拿不出几千万来),用不上十年,他赚的钱就会远远超过当经理的收入。不只是为了赚钱的话,人绕不开名利二字,名还排在前面,有可能是为了社会的认可,公众和同行的敬重,享受那种君临天下的感觉,还有操作大资金的快感。为了这些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呢,就是排名的压力,客户的压力,操作的种种限制,其实基金经理并不好干,资金量大进出困难,看好了心仪的目标有仓位限制不能超过规定比例,明明是好目标长时间不涨排名压力,基民短视会赎回,造成底部减仓,涨多了申购大增被迫高位加仓,如果讲良心的话这不是一个好工作,不损良心就得损寿。还是我这样胸无大志的比较好,操作自己的一点钱,来去自由不受管制。
至于对大多数基金经理来说,作为散户的你只要每个月拿出固定的钱去定投五零指数基金,就可以轻松超过他们。
除了少数讲情怀的经理,未来可能多数有能力的基金经理或者去私募或者自己为自己服务了。山高水长,董承非~江湖再见。

大黄蚬子hgx2021-10-21 22:31

趋势看大不看小,企业经营看小不看大

初丿见472021-10-21 22:01

学习,名,利,平台。
平台这点很有趣,只有基金这个方式才能挑战自己能管多少钱。

静心尽力7182021-10-21 07:27

α是稀缺的资源!要珍惜!

全部讨论

悠悠岁月2022-01-23 05:47

少了张屠户,我们要吃带毛的猪了。江山代有才人出。

可转债之王2022-01-22 19:04

过去的业绩不代表未来,我觉得国内的公募基金还处在发展阶段,一个78年出生的基金经理为何称为五老呢,从年龄和资历来说原来兴全的杨云也不比董差多少,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阿尔法,另一个偏重固定收益,我觉得董会出来创业的,做过总经理的人不会甘于人后的,他去嘉里露面我个人觉得很有可能是为自己创业积累人脉,去老领导那里取取经,不信的话下次雪球做活动你可以问问王晓明,

Lucien_Kung2021-11-09 22:27

网页链接
老大,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一读,甚至可以作为你这篇文章的姐妹篇,你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什么看法可以分享吗?《董承非为何离职,以及另一个兴证全球》维基财富

陈一十2021-10-28 22:49

这是一个时代,只能说可惜了

陈一十2021-10-28 22:47

这是一个时代,只能说可惜了

晒黑的太阳磁场2021-10-24 08:25

我做的是定投

三叶草s982021-10-23 23:00

不是定投

晒黑的太阳磁场2021-10-22 16:17

定投?拿了多长时间

丽ylp2021-10-22 14:20

大黄是个实在人

勤于思讷于言2021-10-22 12:43

个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所处的时代和所给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几年前的一哥大学毕业,状元身份的公募基金经理号称业界翘楚,但离开后这几年似乎沉默了。只有时代造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