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投资备忘录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44喜欢:43

因为看错数据,一不小心买入珍酒李渡。既然已经买入,只能硬着头皮研究研究,仍然按我的十二字投资原则去分析。

一、珍酒李渡从事的是不是一个好生意?

答案肯定是!

只要是已上市的白酒股,在生意模式上就秒杀99%的公司。

而在所有上市白酒中,珍酒李渡的特点如下:

1)在茅台之后,珍酒李渡是第二只上市的酱香白酒股,这就体现了珍酒李渡的稀缺性,理应享受溢价。根据IPO文件的说法——由于酱香型白酒含有较少挥发性物质,被认为对人体有较低的刺激性,相对有利健康,同时保持层次丰富的风味。酱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正逐年提升,自2017年的1056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9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8%。

2)高端及次高端占比持续提升,次高端及以上级别白酒产品产生的收入占比由2020年的51.8%增加至2022年的65.4%。

另外从平均售价也可以看到很明显的提升,从2020年的12.3万元/吨翻倍增长至2022年的24.5万元/吨。但从品牌看单吨提升最快的是李渡,由2020年的21.3万元/吨翻倍增长至2022年的42.7万元/吨。

3)多品牌、多香型白酒同时发展,涵盖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三种香型。

首先,形成了“一树三香,四花齐放”的产品、品牌格局。在香型上覆盖酱香型、浓香型和兼香型,并包含珍酒、李渡、湘窖及开口笑四个品牌。

其次,产品价格带布局全面。珍三十、李渡高粱1308等产品占据超高端价格带,零售价格在2000元上下水平;珍十五、李渡高粱1955、湘窖要情酒等产品成为主推的高端价格带产品,布局千元价位;李渡高粱1975、湘窖红钻等瞄准800-600元次高端价格带;开口笑、老珍酒、珍五等则覆盖300元以下价格带。

二、珍酒李渡当前是不是一个好价格?

1)资产负债表健康,有息负债忽略不计,即便是在大幅扩产能中,仍然没有举债。

流动负债中的大头是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共32亿,其中超过一半55%是预付款,大概20%是应计返利,大概10%是欠的工程款等,都是属于经营性负债。

2)估值并不便宜,且没有分红记录。

在今年9月份加入港股通之后,珍酒李渡迎来一波大涨,即便是在近期回调后,估值在整个港股市场看仍不低。按照券商的一致性预期,今年经调整净利润大概是16亿RMB,对应估值大概在17倍PE,而A股的五粮液大概也是这个估值水平。

3)在估值不便宜的情况下,成长性成为估值的关键因素。

成长性的驱动因素包括2个,第一是产能,第二是提价。提价前面提过,因为次高端及以上产品的占比提升,单吨售价逐年提高,相比2020年的单吨售价已经翻倍,未来仍有提升的空间。其次是产能扩建,则是公司当前最为重视的战略。

从招股书可以看到:

2021年,珍酒李渡设计基酒产能13300吨,实际产能11058吨,产能利用率83.1%;

2022年,珍酒李渡设计基酒产能27800吨,实际产能25694吨,产能利用率92.4%;

一年时间实际产能直接翻倍。而目前在建的产能又达到了26000吨,其中16600吨为酱香型基酒,计划是在2024年前建成,2年时间再度接近翻倍。这都为珍酒李渡的高质量成长奠定了基础。

结论,仅仅从估值来看,当前不一定是个好价格,还需要结合成长性与管理层综合评判。

三、珍酒李渡有没有一个好的大股东/管理层?

吴向东,公司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控股股东,持股69.08%。

吳先生於白酒行業擁有逾20年經驗。彼於20多年前創立中國知名白酒品牌金六福 。於

2000年3月,吳先生創立主要從事白酒銷售的公司金東集團,並一直擔任其董事會主席。吳先生自2005年12月起一直擔任華澤集團(由吳先生控制的於重組前控制我們業務的公司)的董事會主席。於2005年5月,吳先生創辦華致酒行(股份代號:300755.SZ),並自此一直擔任其董事兼董事會主席。此外,吳先生亦於華澤集團、金東集團及融睿集團的附屬公司擔任若干執行或非執行職務。吳先生於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並無擔任任何執行職位,並預期於上市後將不會於控股股東及其緊密聯繫人(不包括本集團)擔任任何執行職位。

l 首先,个人认为吴向东是非常懂行的。

吴向东认为,做好一个高端的酱酒品牌有四个要素:

(1)品牌。这个品牌一定要有积淀,因为吴总早年像金六福是他创办的,为什么他后面强调品牌,因为他发现一个品牌关键在于本身要有底蕴,而不是凭空打造一个品牌,可能短期内能火一把,但是持续稳定地增长比较难,所以品牌底蕴比较关键。

(2)时间。一方面白酒从产能的积累,品牌的打造,从酿酒技艺来说都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我们要控制节奏,做白酒企业节奏很重要,不能太慢,但也不能太快,不然一定会出问题。

(3)基酒(产能)。2021年到今年,我们三年募集了差不多15亿美金,8亿美金在上市前,KKR连续投了我们两轮,在香港差不多融了7亿美金,我们都是为了坚定地扩产能,未来在白酒竞争中产能是核心的门槛,而且是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一定要靠时间慢慢地积累。

(4)团队。我们在10月底的时候做了股权激励,而且我们的股权激励应该是消费品行业比较少见的,我们给718个员工都发了股权激励,董事长说做团队不能只把少数的十几二十个人去激励,从中层干部到基层我们都要激励,这是比较少见的广覆盖的股权激励。

基本上我们按照这四点在过去很多年里面做布局、做积累。

l 其次,吴向东的眼光非常独到,这体现在对珍酒的收购上。

2009年8月28日,已被遵义市法院依法裁定进行破产清算的贵州珍酒厂,在贵阳举行第二次司法拍卖。当天共有三位竞买者,分别是:吴向东的华泽集团,贵州茅台同济堂药业。最终华泽集团以8250万元的底价拿下珍酒。

单拎出来看珍酒当前的价值,按珍酒李渡60%的市值算是180亿,相当于在14年的时间里翻了200多倍。

那时只有吴向东看到了珍酒的潜力,在《我心中的传奇珍酒》一文中,吴总说道:

因为觉得珍酒厂有底蕴,品牌故事独特,充满传奇色彩,毛主席、周总理、方毅副总理等国家领袖都关心过这个厂的创办和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酒业1号工程。方毅副总理还亲自为珍酒站台举办过产品推广会,还有周恒刚、季克良等行业泰斗级人物都参加过珍酒的“85鉴定”会,茅台原厂长郑光先、副总工程师杨仁勉、总酒师张支云等28位专家于1975年开始,创立了后来根据方毅副总理题词“酒中珍品”而取名的“贵州珍酒厂”。

珍酒的品牌底蕴,加上吴总在珍酒上的一系列操作(渠道建设、品牌宣传、产能建设、管理赋能等),才有了珍酒的今天。

四、我是否看得懂珍酒李渡的未来?

当前市场上充斥着白酒的利空消息,比如年轻人不喝白酒了,未来属于存量市场竞争,消费降级下高端白酒也不行等。以上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全对,同时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白酒行业很难复制过去10年的辉煌,未来的竞争一定是更加激烈。

对于珍酒李渡来说,核心在于珍酒这个品牌,目前在第三梯队,能否更进一步,上升到第二梯队?而决定成败的关键人物就是吴向东,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吴总不仅懂销售,更懂酒,同时又有民企灵活机智、雷厉风行的作风,个人是相对看好珍酒李渡在未来可以取得远超行业的增速,且珍酒大概率进入酱酒第二梯队。

$珍酒李渡(06979)$ $洋河股份(SZ002304)$

全部讨论

港股对食品饮料给的估值特别高

2023-12-17 17:22

买错了最好赶紧卖了,不然拿久了容易屁股决定脑袋,越陷越深。
这是我个人血淋淋的教训。

2023-12-18 08:21

起起伏伏的李渡和我们的人生一样,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错落有致的剪影原创 陈以零 白酒陈掌柜 2023-11-23 18:55 发表于湖南
这几年,被称为光瓶酒天花板的李渡,经常被问及一个问题:凭什么李渡的一个光瓶酒可以卖这么贵?
这个问题比较大且宏观,但往小且微观的角度说,主要还是价值。
李渡这几年通过“场景-体验-认知-传播-交易-关系”的价值塑造,成功打造了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沉浸式参观,李渡历史文化沉浸式观摩,李渡酒糟鸡蛋、李渡酒糟冰棒沉浸式享用等等一系列的价值链接和深度体验,让很多高质量的酒友为它独特的口感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所折服,于是价值感就有了。
李渡产自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李渡镇,这里古称清远渡,是古代上京赶考必经的渡口,其实渡口,对于文人墨客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诗和远方这种诗意的词汇和场所,加之这里自古就盛产美酒,很早以前就已是一座酒旗招展、异常繁荣的圩镇,白天人声鼎沸,晚上灯火通明,街道之上,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不少是南来北往的旅人和慕名而来的酒客。因此像晏殊、王安石、汤显祖等等这样赫赫有名的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因为美酒“闻香下马,知味拢船”,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酒故事。
但很多兄弟不知道的是,现代的李渡其实也跟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一样经历过不少起起伏伏,虽然早在1994年就曾获乌兰巴托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并与北京友谊商店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被列入各国驻北京使馆专用酒之一,在世界的一个又一个角落刻下了中国白酒品牌“印记”,但是后来也曾因为产品、营销和文化没跟上,沉寂了一段时间。
拐点则发生在2002年,李渡无形堂元代烧酒作坊遗址的考古发现,首次将中国白酒的起始点正式标注到了“元代”。在此之前,中国白酒究竟起源于何时,在中国考古界、白酒界等领域,一直是未解之谜。
因此这一发现的意义重大,在发掘的当年,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就获得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年之后的2006年,更是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国宝级的文物,受到重点保护。
但是即便有这样的历史传承和国家级荣誉,不会拿来构建产品、营销和文化的话,对企业的发展也没有什么用。直到2008年有着酒业航母之称的金东集团收购了李渡酒业,深耕了好几年,才慢慢找到了做产品、营销和文化的感觉,并最终有了我们开篇说到的“场景-体验-认知-传播-交易-关系”这样的价值塑造,于是,李渡又再次火了。
一切看似好像很偶然,但实际上却是数百年的积累和无数人的努力造就的成果,所以就像酒友说的:千年李渡,古属临川,它地处赣抚平原中心,盛产优质稻米。是抚河清凌凌、畅悠悠的好水,给了它鲜活壮美的生命。好粮好水,再添以丰厚的历史,掺以灿烂的文化,辅以精湛的技艺,经过数百年的搅拌、发酵、蒸馏,才造就了如今的李渡。
而当我们把李渡斟满酒杯,就和历史上所有喜欢李渡的酒友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错落有致的剪影,构成了李渡如同清明上河图般的热闹画卷。
以上就是『白酒兵器谱』第45集。
想我泱泱华夏,地大物博,美酒汪洋。然,美酒众多,众友反不知选,故录得扑克牌上名酒54张,名曰『白酒兵器谱』,供酒友指摘。今日乃第四十五张——梅花4李渡。有道是:国宝李渡酒,一滴澎湃了八百年。

2023-12-18 11:21

我觉得投资者可以买两瓶尝尝。10月底我们几个人喝一升装的纪念款,喝了嘴里和胃里都不舒服。前几天喝的郎酒就好很多。
以上是个人感受。

2023-12-17 18:56

#缘富读珍酒李渡# $珍酒李渡(06979)$ 的招股书我都还没有读完。
李渡珍酒在,美名万里扬,
无惧市场动,持有何曾伤?

2023-12-17 18:14

个人觉得这波上涨走势是因为加入港股通和富时罗素指数引起的,现在开始重新跟行业趋势下跌,目前还没到底,后面发展还不确定。

2023-12-17 18:32

因为看错什么数据,才买的珍酒?

2023-12-19 23:03

那些2021年在高位买入的:海天味业药明康德金龙鱼中国中免牧原股份通策医疗等,即使现在跌的只剩零头,也还是没有投资价值的。这些公司永远回不去了。股东是分享公司红利的,否则就是互掏腰包的游戏。
而那些长期业绩不大起大落、稳定、高分红的:中国移动陕西煤业交通银行等即使现在跌一半,只通过每年公司分红,不复利再投,几年也能回来的。例如:交通银行现在股价5.73元跌一半到2.86元,股价即使永远在2.86元,但它每年分红增长,就按每股0.4元,7年就收回2.86元,就持平。如果分红复投,跌了买的股份更多,回本更快。不要固执的认为分红率高的、业绩长期稳定的、长期没有跌的是风险。许多人对国企印象还停留在中国石油上,认为国企是套人的,其实中国石油发行只有十几元,那时候股民疯狂,上市当天就爆炒到48元。中国石油48元(股数1830亿),市值近9万亿了,当时公司利润才1千1百亿左右,市盈率近90倍,每股分红0.3元,要160年才能收回成本。明显高估了。不一一列举,再以上面的金龙鱼为例,从145元跌到32元,公司每股每年分红7分多,现在32元要4百多年才能收回成本,跌了这么多,还比当年高位的中国石油恐怖。不要天真的认为市盈率高的、业绩长期不确定的、没有核心技术的、分红低的,跌了很多的公司就有了价值。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估值奇高的公司,就像玩“击鼓传花”游戏一样,只要鼓声不停,这个游戏就能继续玩下去。但是,如果鼓声停了呢?如果没人接盘了会如何?

2023-12-18 12:44

之前喝过珍十五,感觉还不错,不上头,几个朋友评价都不错。虽然我不太懂酒,但是听了吴向东的演讲,感觉这个人是干实事的人。这个价格还可以。当然,白酒行业现在面临的压力挑战越来越大,也看不清未来。

2023-12-18 09:59

管理层优秀,白酒后时代的优秀竞争者之一,等待行业调整、估值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