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中国海外上市公司被做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财经万象    不惑于心

5月27日,港股天能动力遭到做空机构Cloudy Thunder Research(阴霆研究)狙击,指控天能动力财务造假,认为“其股票价值几乎为零”。此外,阴霆研究还呼吁监管机构对该报告进行详细审阅,以对该公司正在进行分拆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作出谨慎判断。

据沽空报告称,天能动力存在严重财务造假行为,其股票价值几乎为零。还称公司严重少计分销商返利,从而夸大利润,存在夸大产品单价和销量,并通过精心设计股权结构以隐瞒大量关联交易、以及存在伪造预付款、大存大贷等行为。

对此,天能动力公开回应称,“这份报告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胡乱猜测,我们坚决谴责这种行为。目前我们已经停牌,将会发布澄清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天能动力是国内最大的电动车动力电池供货商,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与服务为主,集成储能配套为辅。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以及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

2007年,天能动力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

天能动力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公司营业收益为406.14亿元,同比增长16.9%;毛利为46.88亿元,同比增长16%;股东应占溢利为16.82亿元,同比增长41.5%;每股基本盈利为1.49元。

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一度大跌,但是之后天能动力逐渐摆脱疫情影响,股价持续上行,相较疫情时股价最低点(盘中4.04港元),股价已经上涨一倍以上。

据沽空报告指出,天能动力严重少计分销商返利,从而夸大利润。截至2019年12月31日,天能动力对分销商的预提返利少计约6-7亿元,少计约60%。沽空机构认为天能动力通过做低预提返利严重虚构2017年以来的收入和利润。天能动力的经销商返利体系有着和庞氏骗局类似的特征。当业务开始下降时(比如2019年),天能动力的返利体系可能会面临崩溃。

夸大产品单价和销量。沽空机构称,测算出天能动力2018年在新车配套市场除去大电池的平均单价在109-111元之间,而公司报告的平均单价为117元。这将导致2018年收入和利润虚报约2-3亿元。另外,其向雅迪的两个采购经理和雅迪高管的咨询访谈可以佐证,天能动力夸大了2019年对雅迪电池销量的近50%。通过分析,报告称天能动力夸大规模在10亿级别。

流回的股息和洗掉假现金的企图。在2018年和2019年两年里,天能电池向控股公司宣派的股息比天能动力向其香港股东支付的股息多出18亿元之巨。

对余下集团再生铅业务的严重虚假陈述。天能电池告诉上海证券交易所,其回收业务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型业务。但是据对再生铅行业主要从业者的访谈和对余下业务主体的工商税务财务报表的查询,沽空机构认为天能动力约80%的再生铅业务不过是贸易业务,废弃电池实际上被交由外部再生铅工厂处理。

大存大贷和不断攀升的借款。尽管天能动力声称现金结余丰厚,并有强劲的经营现金流,但天能的借款在同期却显著增加。天能电池的总借款额从2016年底的34亿元急速攀升至2019年6月底的66亿元。特别是在2019年上半年,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分别增长了17亿元和11亿元。过去三年来,有着强劲现金流和净利润的天能动力,为何负债和借款不断升高?

自2017年,天能动力通过回流支付给控股公司的股息,以及虚增资本开支等方式“洗走”虚假现金。Cloudy Thunder Research称,天能动力截至2019年底账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余额至少有18亿以上是虚构的。截至2019年底,天能动力账上有总计44亿的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需要在未来12个月内偿还。各种迹象表明,公司流动性紧张并有很高的杠杆率,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无法偿还债务。

此次天能动力被做空,超威动力股价随之大跌。而此前的2013年,《国际金融报》报道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涉嫌为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造假。随后便有媒体报道这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对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进行会计审,所涉问题更为严重。

天能动力超威动力已经形成了铅酸电池行业双寡头格局,市占率势均力敌,目前合计市占率在80%左右。2018年初,天能动力从公开市场买入增持超威动力超过10%,在2018年的这次举牌动作之前,这两大同样位于浙江长兴的电池巨头已经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激烈竞争。

天能动力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约406.14亿元,同比增长16.87%,净利润约17.26亿元,同比增长39.73%。天能动力一直以来主攻铅酸动力电池,但因利润率较低,公司切入锂电池领域。根据财报数据,其锂电池收入从2013年的1.2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27亿元,增长了4倍,但是其2019年年报显示,锂电池营收占比仅为1.54%,而铅酸电池业务营收82.20亿元,占比为69.48%。

欢迎分享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