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给全世界制造恐慌,驱赶资金到美股避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三尺寒(肖磊看市特约作者)

本周,美国股市再创历史新高,这多多少少让人有些不解,因为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一些国际级的投资大师和专业投资机构多次给出美股的负面评价,更有一些资金在频繁做空美股,但到目前为止,显然都是失败的。即使在今年5月的美股第三次高位回调时,给出了较为保守的预计,认为美股需要一次长时间的技术性修整了。

面对最近三周以来的美国再创历史新高,市场当然要问,美股11年的大牛市真的不调整了?美国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到底有没有问题?

我认为,其实,11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信用货币体系就在不停的释放货币流动性,当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更被古典主义经济学派认定为是“坐在直升机上撒钱”。因为美国带头降息、发债,实施QE(量化宽松),中国则直接抛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同时降息降准,实际带动市场资金的直接投资规模超过20万亿之多。日本、欧洲也相继降息至0利率水平,并实施大规模QE操作直至今天也没有收敛。

因为当前的全球货币体系,是以各国央行为主要货币发行主体的信用货币体系,即央行和政府可以以扩张债务规模的方式,向市场持续增加货币供给。国际贸易结算体系又是以美元为最主要结算货币,占比近70%。因此,本质上讲,美元就是全球信用货币体系的基础货币,即具有使市场实际流通应用的存款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功能的高能货币。

所以,美元在过去11年里的实际供给是加速膨胀的,如美国国债规模从2007年的不到8万亿美元扩张至如今的22.05万亿美元,美联资产负债表由2007年的不到8000亿美元扩张至如今的3.8万亿美元,最高时一度达到4.5万亿美元。美国私营部门贷款余额从2007年的不到10万亿美元,已经扩张至如今的23.5万亿美元。如此扩张的“美国资产负债表”,必然要激发其它非美货币的成倍发行。

各国央行的货币流动性释放,是以美元为基础货币,通过汇率折算成一定比例的本国货币基础货币,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国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以中国为例子,2007年时中国外储规模只有1万亿美元,如今已经攀升至3.1万亿美元,最高时达到过4万亿美元。再看日本,2007年时外储在9000亿美元左右,如今已经攀升至1.3万亿美元。

最终,各国货币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货币成数效应,以放大5到10倍的规模,进入实体经济。这就造成了过去11年里的全球资产价格普遍回升,脱离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短期经济大萧条。更是成就了全球两大资产价格泡沫,即美国股市和中国楼市,是以5到10倍的价格空间呈现大涨的。

而其他国家资产价格虽也有明显回升,但却没有出现大幅上涨,这已经说明全球经济还是有问题的,并没有完全恢复健康。除美国和中国外,其他国家在全球货币流动性极度宽松的大环境下,仅仅是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表明经济是明显减速甚至是萧条的。可见,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是合理的。

当然,我也要承认,在经历了11年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之后,如今的世界经济的“病情”整体是好转的,已经进入“疗养”期,但却也缺少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热点。因此,大量的货币流动性确实是无处可去的,而资金本来就有追求“避险保值”的天然属性,选择继续抱团取暖就成为了必然。

如今,当大量的市场资金“走投无路”时,它们会抱团儿涌入国债市场,如德国、日本的国债是负收益率,但却依然非常抢手。美国中长期国债利率持续走低,但依然深受市场追捧。外资持有中国国债规模也接近2万亿人民币的水平,这还是中国国债市场只是有限开放和严格限制的情况下。

所以,强劲的美股再创历史新高也就并不意外了,其本质也是大量市场资金在“抱团儿”,寻求“避险保值”。实际上,近一段时间美股上涨的也都是全球知名大企业,大蓝筹股等,如可口可乐迪士尼沃尔玛等。

反观中国,在过去的几年里,无论中国楼市增加多少新楼盘,无论政府如何限购,禁止炒房,中国房价依然是小涨不跌的。这也是中国市场充裕的货币流动性寻求“避险保值”的最明显特征。同样效仿美国股市,中国股市中的知名大企业、蓝筹股等也获得了大量的市场资金追捧。因此,未来中国那些能够保持良好经营业绩的优质企业,是会受到更多市场资金“抱团儿”追捧的。

文/三尺寒

更多独家投资分析,欢迎关注肖磊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