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它让我成了打工皇帝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3年12月,《自然》杂志年度十大人物(Nature's 10)如期揭晓。

让人意外的是,除了对全球科学作出突出贡献的10位人类,这次还有1位非人类上榜——ChatGPT。

《自然》官方还整了个活,像模像样地给它拍摄“定妆照”。

时至今日,ChatGPT已经火遍全球一年半,大模型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各大科技巨头纷纷亮剑,力图在技术革新中占据先机。

在这场竞赛中,字节跳动带着「豆包」强势来袭。

这个「豆包」不是大家记忆中的干粮,而是字节研发的人工智能软件。

它基于字节自研大模型打造,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可以回答各种刁钻问题,还能熟练地处理各种任务,如写代码、作文、解数学题等,帮助提升生产力。

豆包APP上线后,一度攻陷各大应用市场,在App Store热门应用排行榜上稳居前十,堪称AI顶流。

更重要的是,豆包是完全免费的,并且全程无广告,十分良心。

话不多说,我们马上安排实测。

问豆包就对了


作为一款对生成式AI应用,豆包可以像ChatGPT一样通过自然语言问答。

而且它走的是拟人化的风格路线,默认使用语音输入,也默认AI用语音回答,聊天属性更强,打破了大家对AI冷漠的刻板印象,更趋于一个虚拟朋友。

当然,在知识储备方面,豆包也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对实时热点了如指掌,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搜索引擎使用。

总之,遇到什么不懂的事情,问豆包就对了。

比如,最近iPad产品线迎来更新,我们就可以去问一下豆包,新款具体的升级点在哪里。

输入问题后,它能够迅速响应,并准确总结出主要升级,还把答案结构化地展示出来,我们只需扫一眼就能快速掌握信息,全程不超过10秒。

如果是在过去,我们只能在苹果官网参数页仔细对比,或阅读相关评测文章才能找到答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庞杂的信息中大海捞针。

此外,豆包还会列出相关网页,方便我们查看延伸阅读,信息源基本都是知名媒体,内容真实可靠。

在问题后面加上“附带视频”的指令,回答中就会出现视频相关的推荐。

能够如此高效且全面地获取信息,在过去是很难想象到的。

除了效率高,豆包更懂我们的所思所想,就算有病句错字都不会影响结果。

而且对比只会机械化提供网页链接的搜索引擎,它也更具温度,对话的遣词造句十分自然,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

比如,提问“为什么最近广东的天像破了洞一样”。

它能理解我们不是在关心“天上有没有洞”,而是想知道“广东为何暴雨连连”。

抓住问题的重点后,豆包会自动搜寻答案,解释广东最近强降水的成因,最后还贴心地提醒我们出门记得带伞。

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其他大模型助手,豆包保持着高强度上网冲浪,对当下最热的话题了如指掌。

例如,问豆包“周鸿祎的迈巴赫卖了多少钱”。

从回答结果来看,它对于这个新闻十分了解,能够很好地抓住问题中的重点,不仅是成交价,就连车龄、车况、起拍价,还有买家是谁,它都能清晰回答。

这里还要夸赞一下,豆包APP的界面简洁利落,没有烦人的广告,更不会推送各种二手车资讯,让用户在获取信息过程中不受干扰。

当然,对于一些复杂的事件,它也能说清楚来龙去脉。

需要注意的是,豆包不是把新闻链接简单罗列出来,而是在阅读大量有关消息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总结提炼。

它给出的回答时间、地点、人物信息齐全,事件本身信息量再大,我们也能一目了然。

即使面对反转频繁的大瓜,我们只需看一眼,就大概知道事件始末,快速建立起完整的认知。

当然,不仅是文字,就连视频也难不倒它。

作为字节旗下的产品,豆包还能与好兄弟抖音梦幻联动,我们把抖音链接复制到对话框,它就能把整个视频总结成文字内容。

有意思的是,即便视频本身在玩梗,比如“被它可爱死了”,豆包也能轻松Get到。

显然,在豆包帮助下,我们能节省不少获取资讯耗费的精力和时间。

更重要的是,对比ChatGPT等国外产品,豆包经过了大量中文语料训练,能够契合中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提供更符合中国用户预期的回答。

可以说是“更符合中国宝宝体质的AI”。

次时代

生产力工具

除了信息检索,提升生产力也是大模型落地的重要方向。

作为一款主打实用的AI应用,豆包在工作、学习场景中的能力表现也值得关注。

我们只需输入相关指令,豆包就会自动查找、阅读相关参考资料,并生成研报,回答逻辑通畅、结构合理,称得上是合格的私人助理。

相信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很多资料需要阅读,这些文件字数多、内容杂糅,有些甚至是纯外语的,需要耗费大量精力阅读总结。

想象一下,老板突然发来一篇万字报告,里面包含着复杂多样的信息,要求我们在半小时后会议上分享复盘,如果没有高效的工具帮梳理脉络,我们可能就会陷入迷茫,无从下手。

现在只需点击右下角的「+」号,就像日常聊天那样发送文件,豆包就会帮我们解决问题。

并且能够上传各种文档,Word、Excel、PDF全覆盖,基本覆盖了常用的文件格式。

为了测试豆包的能力,我们从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下载了一篇几万字的纯英语论文。

结果,豆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不仅秒读懂,还能迅速提炼出整篇论文的核心,转译成通俗易懂的话术,试图让科小编也了解这篇论文的内容。

对于一些核心的词条和观点,豆包还能智能标注出来,方便我们获取更多相关的延展信息。

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豆包已经很厉害了?

咳嗯……这还没完!!

我们还能命令豆包根据论文内容,生成一份汇报PPT大纲,帮助我们在打工的路上乘风破浪。

从结果来看,它的逻辑还是相当顺畅的,核心结构完整,并且具体到每一页该讲什么内容,都能清晰罗列出来。

省下分析归纳的步骤后,我们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内容方面,只需顺着它的脉络填充,再套个好看的模版,一份新鲜滚烫的PPT就做好了。

除了能帮我们完成重复繁琐的工作,我们还能用豆包激发灵感,提升创作效率。

比如简单写个圆桌论坛发言稿,根本难不倒豆包。

从生成结果看,它能准确理解会议的主题,文风与座谈会严肃、正式的场合非常吻合,不难看出,豆包在文案创作方面还是有点东西的。

在写文章过程中遇到创作瓶颈,也能让它填充一下内容。

比如,让豆包介绍一下之前很火的格雷系穿搭,它生成的文章像模像样,字里行间像极了一位文笔舒畅的时尚杂志编辑,只需简单修饰就能直接引用。

如果对于结果不满意,还能让它进行调整,即使最后不符合文章风格,其中也有值得参考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将它当作工作搭子,跟自己完成了一次头脑风暴。

除了对严肃创作驾轻就熟,豆包还能撰写知乎、小红书等各种轻松风格的文案。

让它整个介绍“广东早茶四大天王”的小红书笔记,豆包不仅知道早茶四大天王是啥,具体做法说得头头是道,直男看了都要被硬控三秒。

它还像模像样地加上了表情包,甚至连话题Tag都带上了,发到小红书上估计能收割不少点赞收藏。

当然,简单写个短视频脚本,豆包也是轻车熟路。

顺着上面的笔记,让它写一期打卡广东早茶的Vlog脚本,画面、旁白甚至音效都给出了参考。

中间穿插了全景、特写镜头,还有人物采访,内容十分立体,属于稍微修改一下就能执行的水平。

体验一圈下来,豆包能翻译、能写脚本、能阅读长文本,甚至能做PPT,一套丝滑小连招,拯救了无数水深火热的社畜。

科小编愿称它为古希腊掌握生产力的神。

贴心的生活伴侣


当然,豆包不仅是工作好帮手,也是个优秀的生活伴侣。

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Citywalk?交给豆包就行!

只需要简单交代时间预算和人数,一份详细旅游攻略很快就新鲜出炉,除了每天行程外,景点详情、美食推荐、交通指南,甚至哪些酒店比较好,豆包都安排好了。

有了豆包,就相当于拥有一个私人导游,再也不用为旅行规划头疼。

而且,这位导游还相当尽职尽责。

在询问野象谷具体细节时,豆包会告诉我们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还会推荐我们买大箱的水果投喂大象,因为这样既出片,又能体验久一点。

不得不说,它真的太懂了……

除了导游,豆包还能当健身教练。

它会根据我们的目标,自动生成详细的健身方案,细节到每组训练的时长,具体有哪些动作都写上了。

而且还会照顾到不同人群的口味,给出了三种饮食选择,既专业又贴心。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还能和豆包玩“CosPlay”。官方预设了很多智能体,每个都有不同人设,能够按照预设规则和我们进行互动。

比如,可以让豆包扮演攻击型领导,不管我们怎么回答,都会被抓到漏洞反击,通过不断与他极限拉扯,可以练习工作抗压能力。

然而,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这个「高情商回复」智能体,它可以帮我们高情商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老同学聚会时总有人喜欢炫耀自己,这时就可以找豆包求助,它会教我们如何幽默又不失礼貌地怼回去,简直是完美的i人嘴替。

最后

《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亚瑟·克拉克曾经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与魔法无异。”

试想一下,三百年前的人类,看到今天我们可以飞行、可以远距沟通,他们一定会说:这是魔法。

这几年,人工智能的飞速进步,更是让人类从“麻瓜”变成了“法师”,生产力即将迎来了新一轮的变革。

自从ChatGPT问世后,国内互联网和科技领域掀起一场“百模大战”,场面很是热闹。

实际上,作为国内互联网头部玩家,字节跳动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已久。

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今日头条是最早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信息分发的内容平台。

如今,字节开始在大模型领域发力。

这次体验下来,豆包可以说是国内一众AI大模型中,功能和体验都比较优秀的产品。

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它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拿来处理处理基础工作任务,也是不错的选择。独家的智能体功能,也是可玩性满满。

更重要的是,它的上手门槛极低,无需专业知识,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AI的“魔力”。

期待豆包继续迭代,为我们带来更好、更富创造力的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