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表示直面流动性压力,将全力保交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8月10日晚间,碧桂园发布公告,率先公布了今年上半年部分业绩,及面对行业困境的四项应对措施。

碧桂园高层也主动表达了对于市场认知不足的反思,同时也在强调要全力保交付,积极化解阶段性的流动压力。从其过往业绩数据上看,该公司尚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整个公司在努力压缩成本,以保障业务的正常开展。

销售下降 企业暂时流动性困难

公告显示,碧桂园预计今年上半年净亏损在约450亿元至550亿元之间。净亏损的原因主要为受预计净亏损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导致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物业项目减值增加;以及外汇波动造成预期净汇兑损失所致。

今年1-7月,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金额1,408亿元,同比下降35%,较2021年下降61%;7月单月实现权益销售金额121亿元,连续第四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下降60%,较2021年下降78%。

面对如今情况,碧桂园管理层表示虽然对本轮市场调整周期有预判,但对市场下行的深度、烈度和持续度估计不足,未能及早做出更有力度的应对措施,未能洞见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对三四线及更低线城市投资比例过大、负债率压降速度不够等潜在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化解行动不够及时有力。

碧桂园已成立董事会主席任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全力保交付、守住安全底线,积极化解阶段性流动压力,保障经营有序开展。

碧桂园销售数据下降,不是单独的个例。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在经历2,3月的小阳春后,随即转向下行。

据克而瑞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504.3亿元,单月业绩规模创近年新低。单月业绩同环比双降,环比降低33.5%、同比降低33.1%,同比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

累计业绩来看,1-7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4124.4亿元,同比降低4.7%、累计业绩增速由正转负。

整体来看,目前市场需求和购买力透支、行业信心也仍处在低位。2023年以来虽然有一定的修复预期,但在供需两端制约之下,楼市复苏动能趋缓、企业去化压力仍然较大。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碧桂园的问题,主要是预期悲观、资产流动性和和资产价格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房地产“高周转、高杠杆、高成本”的产物。“三高”是那个时代所有企业共同的模式,或者叫时代的通病。碧桂园的问题,有行业整体面临的难点,比如三高下资金链紧张,但碧桂园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影响更大。碧桂园项目在内地三四线城市比例较大,而这些城市商品房市场量价下跌的幅度更大,市场预期非常差,导致企业资金链更加紧张,这是问题的根源。

降负债降费用 交付量全国第一

近日,由于碧桂园两笔债券未能按时支付利息,引发市场关注,产生了诸多猜测,其股票和债券均迎来连续下降。

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资不抵债的出险房企,碧桂园的公司资产足以覆盖所有有息债务,流动性不足只是阶段性的问题。

李宇嘉表示,碧桂园没有搞非理性的多元化经营,没有搞资本运作。而且,碧桂园在物业管理、建造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向新模式转型的重大贡献。

从2021年开始,碧桂园就开始了积极降低负债行动,交付量也排名全国第一。

据其年报显示,该公司近几年借贷净额自2020年达到顶点后,就是开始逐年下降。2022年其借贷净额为1237.57亿元,较最高点下降13.4%;同时净借贷比率也有2020年的55.6%,下降至40%,减少了15.6个百分点。

碧桂园2022年年报显示,其总资产为1.74万亿元,总负债1.43万亿元,净资产约3095.73亿元,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降至69.4%,现金短债比为1.6倍,所有到期债务均如期偿付,有息借款总额下降了466.2亿元。

截止到2022年年末,该公司可动用现金余额为1475.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及其他借款规模为612.05亿元。

近日,碧桂园还是完成了“21腾越建筑MTN002”、“21腾越建筑MTN003”、“20碧地02”及“19碧地02”等债券的按期兑付,合计兑付本息规模达58.9亿元。

同时,就像遇到危机的任何企业一样,碧桂园也在缩减各项费用,降低成本。2022年,该公司营销费用113亿,同比下降26.2%,行政费用下降到84.38亿,降幅达37.6%。

此外,碧桂园控股股东和高管们除了降薪外,也尽量对公司提供支持。上市至今,碧桂园控股股东及其家属已通过借款、增持股票、购买债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计支持该公司折合约386亿港元且从未减持股票,包括累计提供约66亿港元的无息无抵押借款。

同时,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上半年碧桂园交付套数达27.8万套,排名全国第一,领先第二名16万套。

分析人士表示,包括示范房企在内的民营企业大面积遭遇流动性难题,说明这已不仅仅是企业个体经营不善的问题,应该引起监管层的重视。

7月份以来,中央及各部委相继发声,表示要“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也在8月3日表示,要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碧桂园近期传闻缠身,说明了市场信心不足,这也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在碧桂园身上的一个投射。“当前市场再也不能承受住一个万亿级头部房企的出险了。”在严跃进看来,房地产市场环境目前正在朝着好的方向改善,民营房企还有很多新的希望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