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好好读书之《比尔 · 米勒投资之道》

近日,我阅读了《比尔 · 米勒投资之道》,英文名称是The Man Who Beats the S&P,英文原版的出版时间是2002年,讲述的是他在美盛(Legg Mason)的投资经历。

美盛也是一家知名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2020年7月,被富兰克林 · 邓普顿收购。在这次收购发生前,两家公司都是纽交所的上市公司,实力其实是不分伯仲的,富兰克林 · 邓普顿的股票代码为BEN,资产管理规模为6220亿美元。美盛的股票代码为LM,资产管理规模为7830亿美元。

比尔 · 米勒在美盛管理的主要产品是美盛价值信托基金(Legg Mason Value Trust),这只基金成立于1982年4月23日,前期该基金由他和自己的导师基恩共同管理,1991年以后他开始独立掌舵,并通过该基金的优秀表现奠定自己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地位。

富达的彼得 · 林奇曾连续8年跑赢标普500指数,美盛的比尔 · 米勒连续15年跑赢标普500指数,时长几乎是前者的两倍。这也是本书英文原版的名称为The Man Who Beats the S&P的原因。有效市场假说的信徒认为主动管理没有前途,指数型基金才是王道,我不这么认为,所以我一直坚持向主动管理领域的大师学习。

在比尔 · 米勒的管理下,这只基金从1991年至2005年取得9.8倍的总回报,复合收益率超过16%。这个时间段很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它涵盖了互联网泡沫的膨胀和破灭。在互联网泡沫的膨胀期,价值投资者会跑输市场,沃伦 · 巴菲特被嘲笑已经跟不上时代,朱利安 · 罗伯逊被迫将老虎基金清盘,退隐江湖,但比尔 · 米勒却生存了下来,并且获得很好。虽然他管理的基金的名称中包含价值,但当时他的持仓却包含亚马逊戴尔雅虎美国在线等科技股,这还算是价值投资吗?价值和成长是股票投资领域的两个标签,从表面上看,它们俩似乎水火不容,但从本质上,它们就像太极中的阴与阳,相伴相生,本质相通。

价值投资的初学者往往只能看到那些看得见的价值,比如财务报表上体现的数字,然后参考市盈率和市净率等指标进行选股,将价值简化为各种估值比率的计算。但真正的高手却能看到那些常人看不到的价值,它们隐藏在商业模式中,隐藏在科技趋势中,隐藏在管理层素养中,不可能用一两个数字进行表达。如何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价值?这才是我们需要提升的核心竞争力。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比尔 · 米勒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富兰克林-邓普顿(BEN)$ $亚马逊(AMZN)$ $戴尔科技(DELL)$

#雪球读书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