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投资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2年过去了,但一点也不怀念它。但不管怎样,实盘使人谦虚,复盘催人进步。还是简单盘点下2022年的投资得失吧。

一、市场整体表现

一句话总结的话,就是A港双打,股债双杀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虽然在某些阶段各自有所表现,但最后一起手拉手摆烂。上证指数、全A指数、恒生指数居然跑赢了主流宽基。蜀中无大将,国证2000和更小的微盘股们表现略好一些。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全年的收益率是-21.03%,惨胜沪深300中证800分别0.6、0.29个百分点。基金经理们很难的一年,绝对收益是天坑,相对收益也几乎跑不赢指数。

基民们请对自己好一点,卷到天际的公募基金,权益类基金平均水平也是亏损21%。收益率好于这个的,要不就放过自己吧?

债券市场11月、12月连续迎来两波调整,全年来看平均收益率跑输货币基金。全面净值化之后银行理财的持有人,终于也要打破刚兑的预期,跟基民们一起迎接市场的波动。

从行业和风格来看,2022年明显价值风格占优,金融地产、社会服务行业相对抗跌,成长风格的军工、电力设备、TMT经过年底一次集体跳水,齐刷刷排到了申万31个一级行业的队尾。电子行业大跌36.54%成功当选副班长。

煤炭行业大涨11%领跑全部行业。万家基金黄海也因重仓煤炭包揽基金收益冠亚军。你从31个行业中慧眼如炬选中煤炭了吗?你从年初就坚定重仓煤炭了吗?

二、个人投资小结

统计了天天、且慢、雪球几个平台的产品,总收益率是-5.55%。相对指数超额收益不少,但因为本金投入的增加,亏损额创了纪录。20和21年赚的一点碎银子,都已如数奉还。

看似跑赢指数不少,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半年总结时的两点。

一是陆续有银行理财到期交到我手上,进一步巩固了我家庭理财主力的地位(但全年的亏损金额,已导致我濒临下岗),新增资金并未全部梭哈权益基金,股债适度平衡,年末权益仓位是66%,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收益,大幅降低了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动率,也改善了总体收益率。

二是年内4月、10月两次股市大跌,都利用固收仓位转换和新增资金,坚定进行加仓,因此对摊薄成本、改善收益水平起了不小的作用。

但我肯定不是择时高手,两轮大跌的时候加仓都不够坚决,五月至七月随着市场一路上涨我也在傻傻地持续定投。要是4月底精准加仓,7月初潇洒转身,10月底再王者归来,做梦都要笑醒。但这对普通人来说终归是一场梦。

作为债券投资的小白,跟着@基民柠檬 、@民工看市 两位良心大V学了不少。两位投资股票、债券基金都是好手,客观、专业、敢言。普及债券基础知识,更及时提示市场风险,其实这么干,动了行业的奶酪,是有压力的。推荐关注两位,开卷有益。

具体到自己天天基金上几个自建权益组合,更证明了自己现阶段就是普通水平。主力仓位的“主动基金乱炖”略跑赢万得偏股,卫星仓里的新半军医跑输基准。量化增强组合跑赢中证1000接近5个点,虽然中证1000相对其他宽基并无优势,但量化和指数增强基金还是稳定地跑赢了基准。

11月的时候大幅降低了固收部分的仓位,因此自建固收组合的指标比较失真,就不列了。

三、体会和展望

1、做好股债投资的平衡。跟去年一样,今年收益率跑赢基准,主要是靠固收和货币基金在续命。我也知道满仓权益的长期收益率更高,但从降低家庭财产风险敞口、匹配短期和中长期资金支出安排、改善投资心态等考虑,做好平衡。暴跌时至少有一笔加仓的钱,会让我的心态更平和。

2、07和15年的全面疯牛可能很难再现了,烈火烹油人均股神的2019和2020年也不会是常态。但目前上证指数3100点和中证800指数4200点肯定不是高点,看好后市,坚定做多。

3、年初拍脑袋跟友人说军工会是最靓的仔,惨遭打脸。煤炭行业独领风骚也是我绝对想不到的。继续承认自己把握不好行业主题投资的节奏,2023可能仍然是热点分散缺乏主线,还是要多配置均衡型的基金。市场捉摸不定,不预判,做好应对。

4、选基金确实费神费力,今年实践下来,躺平的两个大招(买基金投顾/FOF、买量化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基金投顾和FOF盘点,限于篇幅留待下篇再说。

去年展望的时候,“在我人生中能经历的最2的一年,希望投资收益不那么2吧”,遗憾收获史上最大年度亏损。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时,大言不惭地说要做大概率正确的事,坚定地猜德国赢日本,阿根廷赢沙特。虽然脸都不要了,但就像阿根廷最终捧杯一样,宽基指数如沪深300短期涨涨跌跌,长期看大概率是涨的。对2023年,对投资,还是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挥手作别2022,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2022投资总结#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