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投交流

价投交流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首先集体经济逐步崩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在2005年突然没了,从苏联解体以后意识形态慢慢转变,私有企业逐步开放以后,国企地方企业大锅饭逐渐丧失竞争力,下岗潮从97 98年就开始了,当时春晚都在粉饰这个话题,一个地方企业原来可能好几百号人,然后逐步裁员,辞退,或者变相辞退...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一家120平刚好够用而已,不是抬杠,三口之家120平,再抛去公摊只有八九十平,这真不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如果有二孩则完全不够用,就算不和欧美比也不至于像香港看齐吧,一家三四口人,住个60平的房子,谁会那么干呢? 城市里其实是不缺土地的,建筑成本也是很低的,房价高只是一种...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这是典型认知悲哀,只有老一代人会这么做了,不可持续,因为每一代人要有自己的人生,把什么都就给孩子,然后自己住老破小,孩子再给孙子,结果是每一代人都没过好,我为什么说过去十几年房地产非常不了理,因为是榨干了两家老人的钱包,而不是靠着年轻人自己完成的,如果前些年...

讨论

然而,美国6点多的时候,存款利率也6点多,中国6点多的时候存款利率2点多,中国3点多的时候存款利率1点多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不能这么计算,你这么计算是把老年人和你是年轻人平均了,如果是50后90%以上买在2007年以前,如果是80后90%买在2007以后,这是截然不同的,你朋友中了500万,你没中奖,我不能说你平均中了250万吧//@太湖小银鱼:回复@价投交流:我没有能力调查,但我可看公开数据。
20年前人均...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下岗潮之前很多单位就慢慢不行了,这是一个过程,事业单位毕竟是少数。企业单位除了烟厂,电厂,还有政府相关的一些行业,其他各行各业全部下岗,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部分占比总人口的大多数,你怎么不和这些人谈分房子福利?当时分房子要求不是一般的多,就算你家里穷的叮当响,...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你这个数据反映的难道不是居民通过背负债还房贷,让自己的居住面积提高的事实情况?70后80后大多数人都背负了房贷,这么多年房地产盖了那么多楼,还贷那么多年就不能让平均20平提高到40平?三口之家120平,问题是这个多出来的面积是作为红利大家享受的,还是一块一块钱房贷供出来...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90年代大多数原来的地方单位的员工都下岗了,你这个企业分房首先第一点持续时间短,第二点行权的条件和名额有限制,仅仅是中国政策转型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的确有人受益,但是这个大多数人与这种福利无缘,当年春晚小品是怎么演这个分房子事的? 当时果品公司好几个人抢...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但凡是城市里像样的房子,基本都不是200元买来的,拆迁能够让一部分人受益,但是绝大部分人是需要继续添钱购置而不是分了几百万房产,不然中国大部分家庭都有几百万资产了,现实有吗?//@太湖小银鱼:回复@价投交流:在城市,凡是有单位已婚的,基本上都能分享到,不然人们睡马路了...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各地补偿拆迁政策不一样,你说的仅是补偿政策好的地区,自己宅基地面积多的,一家分了十套八套房的都有,但是这个占比有多少?没有拆迁的地方,或者宅基地小,或者是政策不好自己还需要添钱的又怎么讲? 棚户区补偿货币化以后,很多人还需要再准备几十万用于补新房的差价,你口中...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简直胡扯,你条件是的1城市里2有单位3已婚4单位还要有名额,这个要过滤多少人?有单位是什么单位?90年代下岗的绝大多数都没有享受到200元房价,没有市场化的东西是怎么做到普惠的? 房改之前房子只是作为特殊交易品小范围流通,这种体量是怎么做到普惠的?你的逻辑前后矛盾不值...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能有多少人买到200元的房子,名额懂吗?饭店今年春节7点到7点15分免费施粥,能说老百姓喝粥不要钱吗?商品化之前没有那么多的房子供给,能得这个利的是少数中的少数,你拿这个说事要不要做个统计社会上有多少人买到200的房子?//@太湖小银鱼:回复@价投交流:你不知道房改政策?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相比于20多年前肯定是提高了不少,我说的是从2010年以后这十几年,普通居民生活水平滞胀,尤其是最近几年,除去你列举的国企事业单位这些岗位,不管是做生意,还是上班,很多人收入并不如2019年,虽然平均工资每年都在涨,但是普通人想跟上这种上涨是很难的,你在企业上班,3年不...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完全不同意你的绝大部分人享受到房价上涨红利这个说法,2000左右人民观念房产是作为一个改善居住环境的产品来购买,没有当成投资品来看待,大部分人并没有买很多套房等待别人接盘的想法,绝大多数买了一套,只是由城中村转移到城市的一个入场券,而当时的房价是符合当年的物价水...

讨论

回复@安心发大财: 不看好段永平的行事方式,也不看好ov的未来,中国企业家的评判主要讲社会责任,因为中国高层不会倡导金钱至上,所以段永平成为美国人才能继续实现自身价值,只是蜕变成了资本玩家,就别再和雷军这样的实业家相提并论了,论社会贡献10个段永平也抵不过一个雷军
另外你对比企业...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收入翻倍了,各种消费品也翻倍了,所以普通人很难感受到购买力大大提升了,以跑出租为例2010年普遍可以达到4000到6000,现在就算挣1万,也很难达到当年的购买力,何况现在跑出租的五六千收入的大有人在,相比于当年,远远不如//@太湖小银鱼:回复@价投交流:你的数据2013年282元,2...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相比于85年那么毫无疑问购买力水平大大提高了,因为85年尚且没有全民吃饱,但是这样的对比有何意义?八九十年代之所以贫穷是发展路线长期没有步入正轨导致的贫困,用市场经济相比过去的计划经济毫无意义//@太湖小银鱼:回复@价投交流:我印像中,85年时,百姓公开买黄金是54元,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为民请命?我只是阐述事实,你觉得几亿农村人口都涌进城市,社会就会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就业?现状是有大批量年龄大,文化教育水平低的中老年人,这是历史原因导致的,你仅把原因归结于懒,这是一种人格上的傲慢与偏见//@太湖小银鱼:回复@价投交流:370元医保不交?国家补贴了多少?...

讨论

回复@太湖小银鱼: 举个例子,某天粮食上涨了100倍,那些屯粮食的商家享受了红利,你能说家里有半袋子大米的居民从中受益了吗?家里半袋子大米价值从20元翻到2000元 但是自己不用吃吗?那些人均20平的人,他们一不能卖房子租房住,二,他们给孩子还需要准备婚房,或者改善住宅,从什么角度他们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