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代价:一致B血泪教训回忆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0

在2021年年末,我清掉了一致B,创造了单笔最大损失记录的个股。

稍微记录一下,不然TMD不是白亏了。

翻看交割记录,2014年在一致B上面有所斩获,其本身也是长牛股的典范,所以印象还是不错的。

2017年也是反复操作B股,甚至市值远超过A股,默默想想2017年年初割肉的爱尔眼科……

当时持仓比例中规中矩,估计不超过20%,2017年一致B跌了18%,损失不小,但还好。2017年一致B营收微涨,净利润下滑11%,但扣非上涨24%。个人判断业绩很好,值得持有。

2018年一致B跌了33%,中间持续补仓。成本也不断摊低,补仓一个核心原因是啥,医药股破净的有几个,一致EPS挺高,PE持续降低,套用价值投资的方法,好像很符合。业绩方面营业收入涨了4.5%,净利润15%,扣非14%,挺不错的啊,值得持有。

2019年反弹最高的时候,貌似扭亏了,但是自己长期持有好不容易获利了,舍不得出货,又跌了,加仓买呗。营业收入涨了22%,利润4.7%。增收不增利,但自己感觉很好,值得持有。股价上涨7.5%。

2020年股价持续下挫,看营业收入在增长,业绩也在增长,自己持续补仓。全年股价下跌17%。

2021年,自己开始了持续减仓,一路卖,发现越卖越低,PE貌似是越来越低了,价值越来越大了。

相比2016年年报,2020年营业收入增加45%,利润增加18%,以今日收盘,对比2016年年底收盘价,股价下跌约55%。A股下跌48%。

自己亏在哪里呢?

1、B股市场越来越小,一个是标的在减少,二是参与资金在减少。

2、2005-2010,这五年,净利润从0.36亿元增加到2.61亿元,增幅达6.25倍,股价复权涨幅极其可观,十倍以上。从2010到2015年,净利润从2.61亿元增加到9.28亿元,增幅达2.55倍,股价也差不多翻番。最近五年,一致业绩增加18%,年化增速也就三四个点。

之前看微博上一个观点,估值债券化,失去了成长,凭什么给你过往的高估值呢?

3、分红也很一般般。近五年分红合计2.43元/股,虽然逐年上升,但分红比例确实不高。以16年收盘计算,分红收益率5.6%。

虽然自己想了很多股价可能爆发的理由,但是事实就是股价持续下滑。B股资金少,但有成长性的或者分红可观的,给投资者还是带来足够的收益。一致B两者都平庸,无人问津也是正常的事情,可笑自己抱残守缺。一致重组后,生意模式不一样了,目前看零售分销算不上什么优质业务。业务本身对现金流对诉求是非常夸张的。

结论:单纯的PE或者PB低估本身只是一个结果,不是原因,切莫本末倒置。可持续的高增长才能匹配较高的估值体系,业绩增速如果个位数,如果匹配高分红也可以接受。如果啥也没有,你看上它啥了?

全部讨论

2022-01-15 14:25

恰恰相反,我正准备买入

2021-12-12 23:43

分红配比比债券高多了,一致B股没有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