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痛苦的根源,以及如何避免一部分痛苦
维斯科金融公司2003年股东大会问答:
芒格说: 看透了苦难的根源,人可以脱离苦海。
知识是人生的明灯,对人生的理解多几分,生活中的苦楚就少几分。
也就是: 以一贯之地保持理性,就是人生的全部智慧。看透苦难的根源,人就可以脱离苦海。
佛陀说: 我讲痛苦的来源,并教人如何避免一部分痛苦。
痛苦的来源是什么呢?生、死、病、老、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七苦。
痛苦的根源是:五阴炽盛。指的是色(物质)、受(感受)、想(思考)、行(行为)、识(认知)五种感受过于强烈或敏感。将所有的苦难最终归结于欲望过强或对外界过于敏感。
克服苦难的方法:一是不要过于强烈,所有的认知要适度和中庸。人要有感知(没有的。是枯木,是死人),但内心始终有一根若隐若现的约束,不要过度。
二是不要过于敏感。要具有钝感力,过滤掉一些细节。"难得糊涂",放过一些细节,不去斤斤计较,不是为了换取以后更好的的回报,而是放下所带来的安心和愉悦,本身就是回报。
一旦色受想行识不那么强烈(有所收敛),不那么敏感(有些钝感力),整个人生就平静了,人就容易"理性"了。
理性: 就是一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不是在情绪激动下做出的应激反应,而是衡量了自己的得失,相关人等(小则事件的利益有关群体,大则人类社会)的得失或感受之后,做出的选择。
这种衡量,不见得是每次都算账,它可以成为一种做人做事的习惯。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首先怎么去对待别人。你不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不要那样去对待别人。
追求完全避免,是做不到的。
努力改变我们改变的,平静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
芒格名言:宏观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有所作为的。
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就坚决不去那里。
反过来想,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研究失败、避开失败,比研究成功,模仿成功,更有效,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