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教育:实控人借款低价入股,违规屡被点名通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智教育")是一家高校信息化服务提供商,以自主研发的基于私有云和公有云架构的智慧校园运营支撑平台产品、应用系统产品为基础,为高等院校和中职学校提供软件开发、SaaS服务、运维服务、系统集成等信息化服务。

2020年3月,金智教育终止了新三板的挂牌,冲击科创板上市,最终却未能如愿。2022年,金智教育又再次启动上市进程,并选择转战创业板。经历两轮问询后,金智教育将于7月13日再次上会迎接考验。

实控人借款低价入股,或存利益输送风险

金智教育的前身为金智有限,最初是由上市公司金智科技于2008年1月出资设立。公司成立至今,历经多次股权/份转让,多次转让间隔时间较短,但转让价格存在较大差异。

2010年12月,金智科技将公司股权转让给其控股股东金智集团。2016年8月,金智集团向郭超转让部分发行人股份,价格为7.50元/股;同期,南京明德与金智集团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终止协议》,郭超、史鸣杰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自此,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郭超、史鸣杰。

2017年6月、12月和2018年1月,金智集团分批将其全部持有的金智教育26.5%股份,转让给郭超、史鸣杰、黄坚、王天寿,总计1590万股,转让价格5元/股。2018年7月,仅仅时隔半年,实控人郭超、史鸣杰就对外转让手中部分股权,转让价格高达22.5元/股。

根据公司披露,郭超、史鸣杰当初受让股份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款,债权人为王天寿、沈胜昔、擎优投资、恒毓投资、绍兴海邦等股东,借款金额合计9810万元。

金智教育表示,实控人以上借款均已偿还完毕。令人不解的是,偿还借款的资金来源却是向借款方转让股权获得的对价。

2018年7月,郭超向擎优投资、恒毓投资、居然之家和沈胜昔转让股份共计391.50万股,获得转让对价8,808.75万元。史鸣杰向居然之家、宁波海邦、立晟佳悦和绍兴海邦转让股份共计293.60万股,获得转让对价6,606.00万元。郭超、史鸣杰通过该等股份转让所获得的款项,偿还了上述全部借款本金和利息。

公司实控人向其他股东借款低价入股,再用向其高价转让股权的方式偿还借款,这种操作方式的合理性或许仍有待进一步解释。

此外,根据公司披露,因前次申报战略配售资金需求,报告期内实际控制人郭超、史鸣杰以及董事尹海林、前董事黄坚均存在向朋友钱*借款的情况;实际控制人郭超2021年向其他公司提供大额借款,债务人至今尚未完全偿还。相关借贷资金往来方与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之间是否涉及特殊利益关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点。

违规曾连续被点名通报,合规意识欠缺内控薄弱

值得注意的是,金智教育作为一家高等教育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却在信息安全与数据保护方面出现重大问题,不到一年时间曾三次被当局点名通报。这样的“前科”不仅有损公司信誉,更让人对公司的合规情况产生质疑。

2020年8月,公司App产品“今日校园”(版本8.2.2)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工信部列入存在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同年11月“今日校园”(版本8.2.4)同样因此原因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列入“35款存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问题的App”名单。2021年2月1日“今日校园”(版本8.2.14)又因存在安全问题被江苏省通信管理局通报。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未经用户同意,私自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私自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提供服务以来的目的等行为。

实际上,金智教育内部合规意识欠缺、内控薄弱的问题似乎已经由来已久。

2017年9月,金智教育曾起诉江苏达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达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傅某某等五人,称其于2012年-2014年未经公司许可,以营利为目的,非法复制了公司拥有的计算机软件。其中,傅某某等5人曾在公司产品中心、工程中心、开发部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离职后加入江苏达科。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金智教育当前仍涉及多起未结案的诉讼纠纷,包括买卖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等。

另外,公司原核心技术人员曹坤明、李文龙、李忻均因个人原因分别于2021年8月、2021年9月、2022年10月离职,且报告期内研发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数量均明显下降。

前员工离职后非法复制代码获利,且在用户信息安全问题上屡犯不改,这些都印证了金智教育在内控方面的严重不足,不排除后续仍有可能面临合规、核心技术流失等问题引发的诉讼风险或处罚风险。

资金流蹊跷,募资计划存疑

从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近年来,金智教育的现金流情况呈现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然而主要原因却似乎是受到大额理财产品投资的影响。

2020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增2.33亿元,由2019年末的2286.44万元增至2020年末的2.56亿元。而到了2021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又再次跌至2617.15万元,出现2.3亿元的净流出,其中主要由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2.2亿元。

公司招股书显示,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主要是由于报告期末理财产品未赎回,当年购买理财产品现金净流出2.15亿元。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及银行理财账面价值合计分别为22,459.20万元、26,215.05万元、24,636.31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5.91%、47.65%、40.14%。

另一方面,金智教育此次IPO计划募资5.77亿元,其中投资总额最大的项目为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基金,拟投入1.8亿元。根据招股书说明,该项目主要用于优化研发基础环境、加强预研投入、高端人才引进及补充营运资金等,实际上也就相当于是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在账上货币资金及购买理财产品年均超过2亿元的情况下,金智教育如此的募投资金安排恐怕难以称得上合理,反而更有重复补流圈钱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