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老唐和格雷厄姆的投资思路量化与简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本篇试着建立在巴菲特的投资逻辑上,以老唐的思想为内核,在量化的基础上再简化(毕竟定量简单定性难),使用格雷厄姆建议普通投资者配置组合的方法,来建立一款组合。如果更想集中持仓,这个组合也可以成为你的股票备选池。

一、老唐的中翻中让人体会阅读乐趣

首先,非常感谢老唐的无私奉献。网上陆陆续续前前后后寻找关注了很多股市大V,直到关注了老唐,总算找到了归属感,可以以此搭建完整的投资体系和知识框架。老唐分享的人生、书籍、奋斗的姿态、重头开始的心态都值得不断反复学习。他从道和术两个方面,用历史、数据、逻辑不断验证价值投资的有效性,对于懒人来说有提前公布的买点卖点,对于学习者来说有一对一的释疑解惑,对于杠精来说让围观者可以兼听则明,自行判断。除此之外,他更是营造出来一种氛围,大家沉浸在日拱一卒的精神盛宴中,这对于克服人性中贪图安逸享乐是莫大的壮举。就投资而言,老唐也可以被称为一位老师。教材已经发给大家了,巴菲特的信,查理芒格的宝典,费雪的成长,还有格雷厄姆的聪明投资者,就像读书的时候一样,字都认识,连在一起也能读,但是就不知道怎么用怎么理解,如果你忘记当时读书的感受,可以试着现在找部民法典看看,写的很清楚,但是却还要律师、法官来解释和运用。而老唐就让这些蹩脚的外国文献充满了中国逻辑,也把无关紧要的地方删繁就简,勾画了考试的重点,讲清楚法条的前因后果前世今生,让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些嚼碎了的知识精华开始变得更适合中国体质的宝宝们。认识老唐前,阅读价投的书籍难窥其精华,认识老唐后,价投书中哪里是重点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老唐给了我一个能够在吸取了价投精华后,不断反思价投的核心本质的机会。

二、老唐投资思想内核

老唐的投资基石很简单,即价值的核心:企业的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由于企业的复杂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第二要义呼之欲出:跨一尺栏而不要去跨七尺栏。如果算不出来价值或算出来的价值谬之千里,投资也就不复存在。投资的本质就是买价格低于价值的企业,如果企业随着时间推移盈利能力越来越好,那么就算你对价值估算错误,也会留有一定安全边际。因此,核心目标就是:找简单好估的低估优质企业。关键词:简单、低估、优质和现金流。

逻辑搞清楚了,后面围绕基石展开老唐的方法论。①ROE是指路标,找优质企业。快速筛选企业的指标,与ROE同类型的还有ROA、ROIC。作为指路标,选其中一个就行,至于他们的缺点和优点百度一搜就有了,不赘诉。ROE足够用了,仅关注这一个指标足以。需要提醒的是ROE=净利润/净资产,这里面没有包括负债,因此使用ROE时要关注一下负债率。ROE还可以根据杜邦分析法拆分为(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净资产)=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杠杆率,高净利率被老唐成为茅台模式,高资产周转率被老唐成为沃尔玛模式,高杠杆率被称为银行模式。老唐直接将高杠杆排除,毕竟高杠杆风险大,即使是专业人员,也抵挡不住银行破产,地产倒闭(刚好最近一年发生过和正在发生),也不符合一尺栏的要求,因为你要时刻跟踪宏观调控。找到高ROE企业,分清是何种模式,便于我们分析他的护城河,弄清楚竞争优势有助于我们看清未来的企业趋势。随着时间推移,我认为老唐已经将大部分重心放在了茅台模式上了,毕竟高周转的竞争优势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薄利本身就证明是份辛苦钱,这类钱不是说不可以挣,只是如果能找到高净利率的生意,为什么不选择简单挣钱的行业呢?而且高净利率一般具有别人无法模仿的优势(比如品牌、专利、转换成本、网络效应),而薄利多销所建立的护城河更容易被别人复制甚至直接被外来者颠覆。因此,第一步核心就是:找高ROE之中靠高毛利净利的企业。②分析竞争优势。这一步属于定性分析,是最有难度的部分,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超额收益的部分,认知是否能够变现,是否属于你的能力圈都在这一步受到拷问。老唐给的答案就是阅读一切,搜索能搜索到的资料。我认为从两方面针对性阅读:企业历史维度和同业维度。着重阅读历史上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度增长或降低的年份,找到增加或下降的原因所在,同时对比同行业,就可以辨别是行业问题还是企业问题。除此之外,阅读一些行业商业刊物,或者选择身边能体验的产品,可以更好的感受企业的竞争优势。最后,就是多练习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比如用《巴菲特的护城河》中品牌、专利、转换成本、网络效应、规模、成本等去套,或者使用波特五力模型(行业进入门槛、对供应商、采购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行业内部竞争格局)进行逐一分析,我自己分析的案例可供参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中国巨石第二步核心就是:看懂商业模式。③老唐估值法的三大前提条件:利润为真、利润可持续、维持当前盈利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对于我来说,老唐的这三个条件目的就是为了简单、准确地估算未来现金流,这就回到了企业价值的本质:企业的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其实都不算是老唐估值法的前提,换种说法,这是老唐选股的标准。为了让未来现金流(挣到的钱)与自由现金流(可以分给股东的钱)差别小,就需要维持盈利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要不然你的利润最终会变成别人的利润。对于维持当前盈利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我个人的观点是可以采用巴菲特的“一美元原则”量化分析,具体解释和案例见链接—巨石历年财报梳理。凡是,不能靠主业挣到真金白银的,加杠杆,秀财务技巧的一律排除,具体可以看老唐《手把手教你读财报: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总之,能把利润最大限度留在企业同时不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提升估值的准确性,如果还能增加利润,会带来了更大的安全边际和盈利空间。第三步的核心就是:读懂财务报表,估算出现金流,且价格合适或低估。

三、量化

上面啰啰嗦嗦了那么多,这一部分近可能的将理论简化---量化。

①ROE连续5年≥15%;②销售净利率≥18%;③收现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净现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80%;④现金流画像且三项之和>0。以上时间越长越好,至少5年。【备注:现金流画像是老唐在《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中提及的: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进行组合分析:他把+--型称为奶牛型企业,经营活动能挣钱,花钱主要是投资扩产或理财,筹资流出主要是分红,但要求经营流入大于投资和筹资的流出之和(可以除去分红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四、对比老唐的持仓

腾讯控股(仓位占比40%):ROE近5年20%以上,营业利润率29-47%,对应净利率最低21%(最低营业利润率29%*(1-25%【所得税】)。近6年现金及等价物增加800亿。经济活动净额1460、1750、1940、1485、1100亿,归母净利润1880、2280、1600、960、800亿,对应净现比78%、77%、121%、154%、130%。

贵州茅台(仓位占比20%):

洋河股份(仓位占比10%):

分众传媒(仓位占比10%):

古井贡酒(仓位占比10%):

我发现古井贡酒在2014-2016年ROE和净利率是未达标的,但是老唐买入,我想是因为太便宜了。可见,在企业财务数据并不靓丽的情况下,足够便宜也算是有吸引力。5家企业都是身边能接触的,商业模式也能看懂,资产质量优秀,财务情况健康。

以上数据与量化指标对比,发现如果生搬硬套量化指标,容易错失良机。比如:近两年腾讯净现比低于80%,贵州茅台2022年净现比低于80%(原因已备注),洋河有3年净现比低于80%等等。但是这些属于偶尔现象,如果要找原因,只能深入阅读财报才能让自己放心,如果没有时间或看不懂财报,至少拉一下这些年份的均值,发现均值是大于80%的。所以,个别年份的异常数据可能会让量化指标失效,导致各大APP中的选股条件并不是那么好用。还是需要一份一份得去阅读年报,虽然难且累,但是有门槛才有超额收益。既然如此,那不妨再把简单的量化指标细致一些。

⑤营业收入5年复合增长率≥行业均值≥GDP(CPI);(确保行业属于增量市场且企业增长高于行业,大于GDP属于成长期,小于GDP大于CPI属于成熟期)。⑥扣非归母净利润5年复合增长率≥行业均值。⑦有息负债率≤50%。(茅台由于有自己的财务公司,所以系统给的有息负债率有30%,实际上我们说的有息负债率指的是借钱用来发展的,而不算别人存过来的钱,所以这里避免系统把茅台筛掉,将有息负债定为50%)⑧上市时间>5年。⑨买入时考虑:估值<33。

最终,使用这个条件

筛选出

。古井,分众被排除。主要是由于古井利润率不足20%,分众属于周期股,前两年处于行业萧条期,达不到营业和利润增长率为正的要求,对应的,陕西煤业却被选上了,因为恰好这两年处于行业景气期。(陕西煤业由于处于高估区,老唐已经卖出)

所以这套选股标准的缺点就是受到周期股的干扰(这可以每年进行一次筛选,多选几年就可以尽量避免周期股的干扰),同时排除了黑马成长股。我想用市盈率和市净率估值百分位来作为筛选条件,但是软件还不具备这类功能。

虽然,难以找到绝对简单且量化的指标以便于我们跳过思考和阅读步骤进行选股,但是这就是我们不用担心AI取代我们。今年大火的AI模型,经历了多年的迭代改进才得以示人,事实上,早在2013年,大数据及AI就已经运用于金融领域。这十年期间,拥有高科技的专业人士也有“荆州之失”,平凡的普通人也可以“跳着踢踏舞买股”。究其根本在于,投资永远都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充满的变数,而科技、AI的使用也是人在使用,人就离不开人性,因此经济的周期,不止是科技进步的技术周期,更是人性的使然,贪婪和恐惧交替,保守和激进循环,导致经济不可避免的波动。所以,只要耐心等待,再优秀的企业也有低估值的时候,而快的时候只需要等3年就会遇到“击球”时刻。

五、格雷厄姆对普通人的投资建议

格雷厄姆作为价值投资的鼻祖,在大萧条时代的背景下,创造了“烟蒂”投资法,即以低于净营运资产2/3的价格买入,直至进入管理层,最差的情况就是变卖所有资产关门大吉,但仍然有1/3的利润。之后,他又对普通人提供了一套门槛极低、直接可以上手操作的投资技巧:①选择动态市盈率小于“X”倍的股票。“X”是2倍无风险收益率的倒数,2倍的原因是预留的安全边际(或风险溢价),无风险收益率可以近似参考十年期国债,假设目前为3%,则X=1/(2*3%)=17。(如果像茅台这种出厂价1000,市场价3000,产品供不应求确定性几乎100%的企业,可以留较小的安全边际或不留安全边际,因为茅台还有提价或提量空间,可以将成长空间当作安全边际。)②资产负债率小于50%的股票。高负债企业更容易受环境变化导致破产。③选出不超过30只股票,每只股票的投入不超过总资金的2.5%。构建股票组合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非系统风险,一般认为30只股票就足够,再多对降低非系统风险的效果并不明显。(具备个股研究能力的人,也可以通过细致研究,来应对个股风险)。④剩下的钱买入无风险产品,比如国债、银行定期存款等。⑤在任何一支个股上涨超过50%时卖出,然后买入新的符合条件的股票或者无风险产品。⑥建仓后的第二年,卖出涨幅不到50%的个股,换入新的可选对象或无风险产品。如果有的股票依然在新的可选对象中,则放弃卖出。⑦重复这个过程,周而复始。

按照这个标准筛选,A股有116只股票符合要求,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数量太大,因此可以结合上述几点进行细化筛选,比如ROE,净利率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配置。

把格雷厄姆的建议与老唐选股的思路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巴唐厄姆”的选股思路,如果以后系统的选股条件可以更加详细设置,会大大降低我们选股的时间,我们可以有更多精力去阅读理解商业模式。不过,能够按照这套思路建立一个组合,应该还是能够超越沪深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