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发达国家还有多远?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离发达国家还有多远?要看中国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这里解释一下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因为经济发展还是老路子,没办法催生出新的经济模式,最终陷入经济停滞。

我们目前是人多资源少的国家,怎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呢?关键是要进行经济的二次转型,通俗点讲,就是从过度依赖投资向消费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变,从过度依赖出口向内需主导的模式转变,从过度依赖房地产经济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之所以强调我们要进行经济的二次转型,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首先从投资占GDP的贡献值来看,从2008年开始,我们的投资贡献率就占据了GDP的42%,而同期全球的平均水平只有21%,我们是全球水平的两倍。如果投资对GDP的拉动是正向的,那继续让投资坐稳三驾马车的老大位置是没有问题的。可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城投平台的资本回报率已经从2011年的3%一下跌到2020年的1.3%,再增加投资只能是增加债务,经济发展急需从投资向消费转型。

其次,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我们的出口也受到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全球贸易遇冷,欧美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这个因素就开始凸显出来了。今天的中国制造业,一个劳动力成本是越南的四倍,是泰国近三倍,日本的二分之一,像衣服鞋帽这些低端制造业的外流是无法避免的,资本总是会像水一样向低处流,这会造成什么影响呢?可以从日本出口的变化了解,1993年日本的出口占到全球份额的9.55%,可到了2022年只占到全球的3%,除了众所周知的广场协议外,主要原因还是日本人工成本的上升。也就是说,只要一个国家发展起来了,不可避免的都会遭遇工人工资提高,外贸竞争力下降的魔咒。

那我们该怎么进行经济的二次转型呢?

关键是坚持房住不炒,扩大消费,第一,坚持房住不炒,降低GDP中的“含房量”,刺激消费。市场上跟房地产相关的钱太多了,导致什么后果?日本、韩国就给出了一个案例,在房地产上升期的时候,大家都去炒房去了,实业也没人干了,而在房地产下行周期的时候,年轻人的收入被房子锁死,成了低欲望的一代,市场上也出现资产荒,老百姓不敢消费,纷纷把钱存银行,既不贷款也不消费,经济自然就走弱了。所以坚持房住不炒,房价处于中部洼地,老百姓才敢去消费,才能让中国的经济进入到消费为主的时代。第二,继续做大做强自造业,正因为日本、韩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优势一步步被中国蚕食,所以才有了日本持续不断的衰落,韩国也挥别了对中国持续30年的贸易顺差时代,但我们的制造业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下要寻求中低端制造业的稳固,这是我们的基本,向上要寻求高端制造方面的突破。

最后总结,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密集,一来坚持房住不炒,降低GDP中的“含房量”,让大家从房地产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把拉动经济的马车从投资为主换成消费为主,二来继续做大做强制造业,避免出现像日本那样产业空心化的现象,让制造业发展的红利为大多数国民所共享,做到这样,我们自然而然会成为发达国家,你觉得呢?

风险提示: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