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1回复:60喜欢:22
$瑞年国际(02010)$ 瑞年的疑团

瑞年的主营业务,氨基酸制造和销售,很可能处于呆滞和低利润率状态。公司夸大了收入和利润。虽然损益表和运营现金流看似很好,以下的现金支出,如上市前分红,关联方支付,资本开支,公司收购,造成其自由现金流远远低于运营现金流。比如,从2006年到2011年上半年,累计的自由现金流(扣除上述各项后),是负4亿人民币,对比同期报出来的正7亿人民币经营现金流足足少了10亿。

第三方估计瑞年占有国内氨基酸市场的43%(公司出钱的报告,所以看过算数)。非氨基酸产品只占公司2011年毛利的16%,所以可以把它看做一家氨基酸公司。不管那个市场份额是否可靠,氨基酸总体消费的现状是:极其有限。曾经靠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造出的势头已去,现在只能用类似传销的高风险手段去试图再次刺激需求。根据对上海,北京,三个江浙城市,一个四川城市,一个河北城市在过去一年内不同时间段(包括春节和国庆)的观察,购买者几乎看不到。再看,公司报表中的销售(批发价)将近20亿,如果按照公司招股书中披露的批发折扣(50%左右),就应该是每年40亿的终端销售量。对比之下,天士力王牌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是针对中老年人的独家专利药,年收入只有15亿(不完全可比,由于是批发收入,但是批发折扣应该很少,所以基本对应终端销售大约20亿)。上海大润发内部透露2010年瑞年氨基酸终端销售量只有1千万,就是瑞年最近12个月总量的0.3%。试想,上海是瑞年的粮仓,大润发是上海的甲级超市,这个数字靠谱吗?

国内一家前二大的电商也说瑞年的销量(按单位,不是金额)只有一家维生素牌子的零头,是在一个长假一周的累计数据。这东西,照理说网购非常自然。

问一问周围的老人或者给他们送礼的年轻人,你很可能也会意识到,几乎没有人在买氨基酸。

那么瑞年的财报怎么会这么好看?瑞年招股书里说,前五大经销商都是独立第三方,占了总销售的45%左右。其中两家:无锡联仁和无锡纵纬物流有限公司,极有可能是瑞年的裙带公司,谈不上实际意义上的独立。看网站截图和网址: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这些裙带公司可能给瑞年带来多少“收入”,你可以想象。

鉴于瑞年市场调研结果和财报收入的巨大出入和公司治理上的红灯,瑞年实际收入很可能远低于财报数字,盈利多少也没必要去深究了。其公允值怎么算?最好的估计就是其财报中股东权益的一个折扣价。公司报出的现金为15亿,上市前为2亿(2009年末),上市后总共融了12亿。换句话说,2010,2011,2012上半年加起来,公司产生的现金流只有1个亿,而同期销售收入却达到41个亿。要么收入是虚报的,要么实际利润率比报的低得多得多。

更可怕的是,这个账上现金15亿也有很大疑点。根据2012年上半年财报计算出的负债(1亿6千万)的利息率在达到9%,年化后是18%。2010 和2011年分别为11%和13%。现金充裕的公司,为什么要借高利贷?所以,公司账上的15亿的现金很可能是借来做报表的。公司现在市值高达28亿人民币。

瑞年的厂房很闲,设备简陋,终端销售又少,但资本开支花了很多钱。氨基酸的制造只不过是从蚕蛹里提炼,不涉及高科技化学合成。但是瑞年花了大钱收购技术。从2006年到2012年上半年,累计瑞年花了13亿人民币在设备,工业用地,和技术收购上。这些钱到底去了哪里?

财报显示,老板从上市前后分红和出售南京瑞年(由他控股)给上市公司中拿到了将近4亿人民币的真金白银。他没有在股票很低迷的时候增持(相反,倒是把很多股份卖给了上市前的贷款方无锡金源。姑且不问瑞年如果如此赚钱,上市前为何需要那么多的贷款,从无锡金源和银行都接过)。长江生命科技和新加坡主权基金在股票解禁后马上减仓。新加坡主权基金现在基本出局,而长江卖到只占4%多一点,然后在2012年中股票低迷时花了一百多万港币,再次增持到5%以上,造成利好消息。但是如果长江真的慧眼识宝,为什么在1.7港币的价位只加了这么一点点股票。然后眼睁睁的看着股票飙升到3块。所以,不排除长江是为了把股价撑高后清仓。崇拜李嘉诚的人,不要认为李嘉诚知道有瑞年这个投资,因为长江生命的董事会里没有李嘉诚。也不要忘记保尔森在嘉翰林业上的血本无归。瑞年把李嘉诚称为联合创始人,可以算侵权了。

大摩曾经唱好瑞年,却早已在腰斩目标价后放弃。现在只有一些麻雀券商在零零星星的叫唤几声。鉴于德勤在中国的累累伤痕,今年三月份审计是否能通过,会是个大问号。

全部讨论

2014-09-14 23:06

M

2013-04-21 11:02

2013-01-10 16:14

实际上,可能氨基酸保健品本身的规模也不大吧,所以即使40%多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也没多少

颇有点浑水的架势,值得鼓励和感谢。但有颇多不敢苟同之处。

1、自由现金流和经营现金流有差距很正常,发展越快的公司,差距越大。国内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有几个公司是自由现金流为正的?经营现金流为正的都已经不错了。所以苛求它的自由现金流,就像苛求18岁的姚明胳膊太细一样2、瑞年氨基酸产品最重要的市场是在江浙县级城市并向农村辐射,因为它的价格定位比较适合那里的消费层次,上海根本不是它的主力市场,我在上海确实没看到过谁用它送礼,但在我浙江老家过年时却看到满大街都是。当然,那里的人也基本不会电商。
3、公司收入41亿,现金流1亿。拿这说事,让人有点纳闷,是吓唬不懂财务的人么?收入跟现金流怎么匹配才合适呢?
4、由利息除以期末贷款得出利率,本身就不够严谨了。大胆推测15亿存款是借来的,这更加吓人了,这帐怎么做呢?有借项必有贷项,意味着它历年亏损15亿?借也不能一直借着吧,但为何利息收入与15亿存款却是匹配的呢?难道银行、审计、税务都是傻瓜或共谋?
5、关联交易问题,律师是国浩,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怀疑也没什么根据,再说这么低的PE,有什么动力去费那个劲?
6、瑞年13亿资本开支有问题么?我看不出问题。好歹也是无锡乃至江苏的小明星企业,借着实业向政府要点便宜的地,这种事哪个企业不干?500多亩地,加上30万建筑,没有7、8个亿是拿不下来的,再加上设备、装修,不过分呐。你说它不务正业想发点横财还有点道理,质疑它13亿遁形了,未免不厚道。
7、增持的问题,首先纠正一点,王某卖股给金源实质是以股代息,是给人家的一个期权,上市前就有协议,不应看做减持。至于长江减持和增持,没什么不正常,贵了当然卖,便宜了也可以买,无须加分也无须减分。
8、年报能否通过,好在没多少时间就可以见分晓了。
其实,就我自己,也不是说对瑞年没有疑问。最主要的一个疑问就是:为何分红率这么低?当然,如果我是王某,也尽量不分红,最好的选择,就是想办法私有化,然后到A股来上市。汤臣倍健,利润只有瑞年的六成,市值却是瑞年的4倍多。
瑞年,综合来看,不是个太好的公司,却是个不错的股票,当然,半年前更不错。
最后声明,本人持有该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