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9喜欢:3
星期五(2022/01/07)收盘,根据我的定价模型(假定满足条件立即强赎且不考虑下修)计算结果,所有可转债相对于理论价值溢价率的中位数为12.4%。

对于衍生品,我基本不会去与历史估值比较作为投资依据。但目前12.4%这个绝对值,在我看来,已经接近用“不强赎预期+下修预期+刚兑信仰”也无法解释的边缘了(换句话说,就是即将接近显而易见的高估)。

而且对于强赎,今天看到中金研报的一句话:“很难想象,市场整体行情不好、转股难度较大时,发行人还会如此轻易放过赎回机会。”

我认为现在转债整体相对于正股的性价比已经相当不高了。但现在一个比较令人纠结的问题在于,策略接下来还能否跑赢转债等权,能跑赢多少?这有点儿像是判断全市场PB已经不低,但低PB策略是否还值得持有?

另外,2022年目前过去的四个交易日,再也没有出现过一次收盘折价超过0.5%的转债了,转股套利也没得玩儿了,甜点也彻底没了。

全部讨论

2022-01-10 07:25

为什么我每次转股都是赔钱

2023-01-09 23:56

请问平时一般在哪里看研报?

2022-01-10 07:29

想请问一下 转债便宜组合 ,暗示转债市场在一定期间内是无效市场 ,所以可以根据比理论价值便宜的程度买入 ? 就想知道利润的来源

2022-01-10 07:26

开启下修策略

您好!一直在跟踪学习您。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望指教: 既然可转债溢价率已经很高,那么反过来想,买它的对应正股岂不是更加划算? 因为强赎的条件是股价需要在几年内涨到强赎价,那么我买入10支转股价值低于某个阈值的转债后面的正股(比如转股价值65,在转股价格不下修的条件下未来会有一个翻倍收益),耐心等待它的正股价格上涨到强赎价格,这是否可行? 我翻看了集思录上可转债转股价值排名,有很多这样的标的,这些个股之前都经历了大幅的下跌,腰斩甚至再腰斩,显得正股质量很差。那么问题就是:我的这种想法逻辑是否过硬?买入亚太药业这样的正股它真的能够在4年内涨到强赎价格吗?

2022-01-10 05:23

共存亡

2022-01-10 01:23

所以撤不撤

2022-01-09 22:50

低溢价策略市场普遍在用,估计短期内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