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张图,或许藏着当下市场的投资密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12

话说市场跌成如今这个熊样,我觉得说什么似乎已经不重要了,悲观也好乐观也罢,伤口上撒盐很痛难道伤口上撒糖就不痛了么?而且以当下这种惨状,传统鸡汤已经远远不够用了,我看怎么着也得来个千年人参凤凰汤,或许还能有点起死回生的小小希望。

有鉴于此,我就来点客观的吧,用十张图让大家来体会并思考当下的市场,从中或许能得到一些(基金投资的)密码。

以下是正文:

图一:Wind全A指数及市盈率情况

即便我们以包含全市场全行业的Wind全A指数作为整体市场代表来看,最近这波下跌的杀伤力依然足够强力。

具体而言,截至2024年1月31日,Wind全A的市盈率(PE TTM)为15.17倍,估值概率百分位来到了16.21%(数据自2000/1/1至今),历史上的低(bei)估(can)程度仅次于2013年和2018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全市场都已然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

图二:主流宽基指数及市盈率情况

图一的结论从图二宽基指数的角度来看同样成立。

截至2024年1月31日,代表大盘的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PE_TTM)为10.61倍,估值概率百分位为13.14%(数据自2005/4/8至今);代表中盘的中证500指数的市盈率(PE_TTM)为19.11倍,估值概率百分位为3.86%(数据自2007/1/15至今);代表小盘的中证1000指数的市盈率(PE_TTM)为28.90倍,估值概率百分位为10.47%(数据自2014/10/17至今)。

其中的沪深3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已经都处于15%以下的低估位,中证500更是处于5%以内的极度低估位。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较为强势的红利类指数,这里我们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
一方面,截至2024年1月31日,中证红利指数的市盈率(PE_TTM)为6.36倍,估值概率百分位为22.01%(数据自2010/1/4至今),至少从估值上来看,红利指数代表中证红利指数的估值目前依然不高。

另一方面,如果结合2023年公募基金的四季报来看,偏股基金在2023年四季度也并未显著加仓高股息行业,仅有煤炭、钢铁、家用电器、纺织服饰等行业被微幅增持,银行、石油石化、房地产、建筑材料、交通运输、非银金融等行业甚至都是被小幅减持的。

图三:代表性行业指数及市盈率情况

如果从行业指数的角度来看,当前市场情况下,几乎绝大部分主流和非主流的板块都具备的较高的定投价值,因为时至今日,哪怕是A股历史上最“硬核”的白酒板块都已经低下了高昂的头颅,更何况其他板块。

限于篇幅,这里我仅列举上图四大行业主题指数作为行业代表。

截至2024年1月31日,医药行业代表医药100指数的市盈率(PE TTM)为23.80倍,估值概率百分位为0.16%(数据自2011/3/18至今);证券板块的市净率(PB)为1.11倍,估值概率百分位为0.45%(数据自2005/1/4至今)。

以上两者都无限接近其估值历史低位。

而常规属于成长板块的电子和新能车一般不适合看市盈率,但即便单纯从其线性趋势线的角度来看两者也都具备了极高的定投价值,特别是其中自2022年中次高点以来跌得较为丝滑的新能车板块(新能源板块类似)。

图四:股债性价比情况

从股债性价比的角度来看(这里的股用Wind全A市盈率作为代表,债用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作为代表),截至最新的2024年2月2日,用差值计算的股债性价比为4.17%,上破一个方差,其估值概率分位高达95.67%。

这个估值及其估值分位已经高于2022年4月26日和2022年10月31日的两个点位(说明当前点位的股债性价比要好于这两个市场前低点),仅次于但也非常接近2019年1月3日和2014年6月4日这两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牛市启动点”。

图五:市场市值风格(大小盘)情况

从市值风格的角度来看,之前小盘风格占优的局面已经维持了三年左右,而近期这波小(微)盘快速猛烈地下跌,至少从趋势上暂时扭转了小盘占优的态势。

至于大盘是否就此开始持续占优,那将是我们后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点。

图六:市场风格(价值/成长)情况

从市场风格的角度来看,目前市场明显还是处于偏价值的风格,近期甚至还有加速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当前市场大跌情况下价值风格天然比成长风格扛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前市场唯一还算有点强势特征的红利风格本身就是价值风格的一种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价值风格强势的时间已经和之前成长风格强势的时间持平,所以一旦后市市场有所企稳甚至转暖,成长风格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这个拐点同样是后续我们要重点关注的一个点。

图七:偏股基金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情况

从偏股基金指数来看(常规用来表征偏股主动基金业绩),截至2024年2月1日,其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为-16.89%(相当于三年跌42.60%),不仅下破两个标准差,历史数据百分位仅为0.06%(全部历史数据最低值为1月22日的-16.95%)。

虽说历史低点可能还会继续被打破,但其显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投资概率优势。

图八:公募基金2023年Q4份额变动情况

从公募基金的股票仓位来看,2023年四季报显示主动偏股基金的仓位已经上升至86.10%的高位,其中,偏股混合型上升至88.74%,灵活配置型上升至78.25%,而普通股票型更是上升至90.52%的高仓位。

对于我们的投资而言,这可能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因为这里股票仓位的上升并不完全意味着基金经理对市场的看好(以至于加仓权益类),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基金被大量赎回导致的权益仓位被动上升。

如上图所示,在市场极端下跌情况下,但凡与权益相关(特别是主动权益相关)的产品,在整个2023年四季度几乎都是净流出(甚至大幅净流出)的状态。

而在基金新发极为困难的前提下,即便市场有新增资金,其份额也绝大部分去了不投权益类的纯债基金,小部分去了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唯一的权益类新增资金也就是被动指数产品的那部分新发产品,但相对于整体权益的净流出而言这部分基本于事无补。

图九:挂钩中证500/中证1000的雪球产品敲入规模估算情况

最近大家可能被莫名其妙地普及了“雪球产品”这个概念,作为场外期权模型的一种,雪球产品全称为“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其本质上类似为带障碍条款的奇异期权,产品主要挂钩的指数为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

基于国贸期货的估算数据,截至2024年2月2日,挂钩中证1000指数的雪球产品基本上“爆”(所谓敲入)得差不多了,挂钩中证500指数的雪球产品也绝大部分都敲入了。

以上不管你看不看得懂吧,但对于我们的投资而言,这应该算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因为雪球产品大量敲入及其后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所导致的市场下跌(特别是中小盘的下跌)大致会告一段落。

图十:融资余额及其净增减情况

而从融资盘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去年9月至12月下旬这段市场下跌的行情中还有很多投资者敢于融资加杠杆抄底的话,那么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至今,特别是在1月份这波大幅下跌中,投资者们终于不敢融资抄底了,相反还出现了融资盘净流出(也即融资余额减少),特别是最近的三个交易日,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融资盘的净流出额分别高达193.88亿,114.55亿和291.36亿,传说中“带血的筹码”终归还是出现了。

对于我们的投资而言,我认为这是一个偏好的消息,因为虽然有点残忍,但真正的熊市底,多半是大多数人不敢抄底,甚至还会出现“割肉”杀跌的情况,而现在基本就处于这个过程中,我们唯一要关注的是这个过程什么时候会结束。

@雪球基金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全部讨论

02-05 11:05

现在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些千年人参凤凰汤。且饮且珍惜。

02-05 09:29

高文,推荐!

02-05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