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1
[想一下] [想一下] [想一下]//@b_ing:回复@十年如一:朋友这篇文章不错,又好好读了几遍。前两天在群里跟朋友讨论了一下海澜之家,起因是其逆天的ROE。这里把我对它的看法再这里在提一遍:

海澜之家15年之前的那快速发展,得以于其利用社会闲置资金的模式,别人投资赚点小钱,他们负责管理和运营,因为100万保证金的缘故,使其资金量可以快速扩张,这招确实玩的很棒。但是现在的问题就很有意思:

1. 门店数量已经达到近4000家,绝大部分全部在二三线城市,全国县级市加起来3000个不到,这样的规模的成长性还能期待多少?尤其是男装,开一家男装抵得上3-5家女装。女装的竞争压力远大于男装,百依百顺估计难搞。

2. 前期需要的100万的保证金,现在已经取消,原因是为什么?是老板准备务实来好好搞内生,还是加盟商反对太厉害?

3.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下降,跟净利润第一次形成强烈对比。问题出在:1,存货大量增加10.43个亿,但是经营性应付项目高达-19.31亿,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减少近10个亿,看上去还是正常。

4. 但问题是存货同比增加近21个亿,到85.59个亿,拆开看库存商品43.85亿,委托代销商品39.74亿。而去年同期是各位30个亿左右;2015年底为43.83,49.87亿。这就更有意思了。今年上半年自家的库存商品没有减少,但是委托经销商的卖了10个亿;公司自家的不卖;而多卖委托的是为什么?是公司策略还是和经销商之间有协议?前一种不太容易想的明白,因为库存商品几乎都要做减值准备,那么很有可能是后一种,那协议会不会是在某种情况下优先卖委托经销商的商品?

5. 存货的问题还得谈谈。2015年中报门店为3382家,而2106年中报为3889家,增长15%,但是存货增长31.69%,这个数字增加的有点夸张。是不是说明不景气的市场行情下,哪怕海澜之家也无法维持呢,或者说管理层过于乐观了?

6. 员工持股和管理层增持两个都被埋,也比较有意思。是公司员工短视还是资本市场短视?

7. 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流动负债更是高达92.56%,未来随着保证金合同到期,还会有大量现金要被消耗,公司前期稳定股价的目的是什么?老板这么高的资本市场技巧,会不会想从资本市场上捞点什么?(瞎想)

8. 在员工持股和管理层增持的两大利好下,居然都没有上涨,应该注意一下市场的洞察力,是不是我们理解错了,而不是市场预期错了。

9. 大股东国星集团现在还在持续减持。现在总股本比例5%以下,估计后面持续减持是大概率事件。另外海澜集团和荣基国际这两位大股东解禁,应该是长期持有股东,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即便马上解禁,应该不会有做高股价的动力。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市场的预期偏悲观,个人对其业务的发展也还是偏悲观,前期的保证金模式还有现在ROE在15%以下45%分成的模式,在行业发展不好的模式下也是个雷。成长性已过,确定性不强,未来还得慢慢看咧。
引用:
2016-10-10 16:53
原帖已删除

全部讨论

2016-10-18 21:53

不同的声音才能开的更清楚,不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