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超百亿的大生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近日,北医三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张煜质疑肿瘤治疗存“黑幕”引起了热议,由于在肿瘤的治疗中,早筛、辅助诊断、精准用药等多个环节都会涉及到基因检测,于是基因检测也因此受到了关注。


之所以肿瘤会与基因检测相关联,是因为不同肿瘤患者对特定药物的敏感性和毒副反应的大小不同,这就需要通过检测某些靶点基因的状态,指导肿瘤靶向用药,从而提高肿瘤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今天,萝卜君就带大家看看与“黑幕”有关的基因检测是多大的生意。

首先,就整个检测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是检测设备、测量仪器、化学试剂、智能控制及其他耗材等。而由于上游相关设备、材料供应商众多,因此在市场充分竞争下很难对检验检测机构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虽然供应商较多,但资本对于该领域的关注度仍依旧不减。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基因行业融资事件共127起,总金额达386.6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2020年肿瘤精准医疗细分赛道融资主要集中在B轮、C轮及以后,其中臻和科技、思路迪诊断等完成超10亿元大额融资。

臻和科技是深耕实体肿瘤领域,有全面多维诊断评估体系,可以覆盖免疫循环的步骤,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以及独家引进的产品在各自领域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覆盖面也很广。

此外,在A轮融资的还有拉索生物,它为中国新锐个人居家基因检测品牌,在2019年10月,也完成由大钲资本领投的近亿元A轮融资;至2020年12月,拉索生物再次获得由大钲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中游就是检测机构了,具体来看检验检测机构有三类,分别为政府检测机构、企业内部实验室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基因检测现在多为院外企业完成,也就是第三方检测机构。

先简单说一说政府检测机构与企业内部实验室,政府检测机构主要从政府应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出发,业务主要涉及市场准入、监督检验检测、CCC认证、生产许可证、定检、评优、免检等方面。

例如国检集团,该公司通过不断的并购开拓业务,跨区域、跨领域经营,业绩情况持续改善,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73亿元,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分别相比上年增长了30.12%、8.40%。


此外,近期该公司在事业单位改制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其在烟台检测中心公司制改制的同时对其进行增资1.13亿元,未来在事业单位改制方面有望实现新的突破。

企业内部实验室主要为满足企业自身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求,在来料进厂和成品出厂环节进行把关,并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提供各项数据以辅助研发工作。

接下来,详细说一说第三方检测机构,其又称公正检验,正是由于它第三方的公正身份主导着全球检验检测市场,目前约有45%的份额是由其提供。


第三方检测与前两者相比,客户较为广泛、检测频率较高、单次检测金额较小检测设备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同时为了提高检测水平,相关检测设备更新速度较快。最后,公信力是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立身之本。一旦公信力受损,检测机构的报告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最后甚至丧失市场。


在第三方检测市场,之前萝卜君在前几天的《十年十倍!闷声发财的优质赛道》有详细讲过龙头公司华测检测,大家点击链接可以自查。

在下游端,检测报告的使用者为政府、消费者或生产制造商的下游厂商。从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市场结构来看,建筑和建材检测占总检测市场规模的26%左右,占比最大;其次是工业品检测,占比为17%;环境与食品检测总计占比为18%;消费品检测(包含汽车)总计占比达到17%,此外,医学检测占比为6%,也就是包含文章中所提到的关于肿瘤的基因检测。

国内该领域主要代表企业有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吉因加、泛生子、世和基因、艾德生物燃石医学等。华大基因、艾德生物等均在其业绩报告中对行业前景做出乐观预测。

艾德生物是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其业绩仍实现双增长,实现营收为7.28亿元,同比增长25.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亿元,同比增长33.11%。

该公司在2020年年报中指出,随着肿瘤患者增加及生存期延长,对肿瘤精准医疗诊断产品的需求将逐年增大。未来,随着靶向(免疫)药物研发不断推进,新靶点及跨癌种探索将创造新的检测需求。

华大基因在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和感染防控业务双线发力,常规业务逐步恢复,业务布局逐渐明晰。2020年业绩大增,2021Q1延续高增长态势。


该公司曾在2020年半年报中指出,随着新型肿瘤药物陆续上市、肿瘤患者存量增加,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主的伴随诊断和术后监测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最后,来看看基因检测行业的未来发展。

当前国内肿瘤分子诊断渗透率仍然较低,具体原因主要为,目前肿瘤基因检测一次的价格是3000元-30000元,这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偏高,毕竟这只是检测一次的价格,患者若出现抗体,则要检测多次。若未来在政策端,随着纳入医保范围,价格就有望下降,渗透率也就自然提升了。



此外,随着下游需求端患者数量的增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基因检测的市场也或将迎来成倍的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未来能从基因检测用药指导获益的肿瘤患者预计约30%,即每年检测超过100万人次,5年后肿瘤基因检测在用药指导方面的潜在市场规模则可达100亿元。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是,未来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而目前并没有相关明确的政策,还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