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的投资思想的变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19回复:36喜欢:44

  前些天和好朋友电话,产生想把自己的投资理念怎么形成的总结一下并把未来努力的方向指出来。反思了一下,我的投资思想变化主要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  投资思想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7年-2010年,门外汉阶段——07年刚进入某财经读研究生,就是从那个时候对投资投资有所认识。尤其对当时07年波澜壮阔的牛市记忆尤新。现在依然记得两件事:第一:很多老师上课有30%以上的时间在谈股票和自己的投资经历与认识。学生们对这个话题是最感兴趣的, 我当时也是对老师讲的投资经验,尤其竖起耳朵在听,课本内容反而都忘掉了。当时听了很多人的经历后,发现经验分享者普遍的成功共识就是:牛市才能赚钱,熊市不能赚钱。连平时不关心股票的人都在买股票时,就应该卖了,谁都不关心股票时,就应该买了。  第二件中石油回归A股。当时记得和舍友兄弟一起在操场跑步,一路上听到都在谈论中石油回归A股。 当时大家都在想如果可以买到一定会赚钱。我当时也这么想的,可是当时连股票账户和投资资金都没有。后来如果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都知道结果了:上市就是最高点-40多块,可能对于投资者,能早点卖掉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在后来终于决定去开户,但是刚开完户08年金融危机就来了,预想进入股市投资就在这个时候中止了。

       总结:这段经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切身感受了牛市和金融危机两个历史事件。当时在学校读了很多知名的投资书籍,也想了很多的投资的方法,其实还是没找到一条正确的路。


     第二个阶段:2010年-2013年,读报表和看公司有形资产阶段 ——

 (1)工作投资的收获  在第一份工作中在一家大型国企做企业投资,由于工作也是投资并购企业。我当时的主要投资思路是集中于财报分析和公司的有形资产分析上,这个时候特别重视公司独特的资产。 我当时认为公司的价值=公司的有形资产,现金流贴现为衡量公司价值的标准,尤其关注矿业类的公司。矿业类公司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基本没人关注了,这类公司在2010以前一直是非常炙手可热的公司,这应该是当时中国的发展阶段决定的,而且当时的投资人普遍的想法是矿是有限的,只要占到一个世界稀缺的矿,就占到了全世界最好的一块资产。我由于工作的接触到一些一流的外资投行,他们也是同样的想法。 这个时候中国企业出去国外投资矿产的案例很多,很多新闻也很多是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之类。但我后来发现了,矿产并不那么稀缺,只要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各种各样的替代方案就出来了

 (2)自己的投资收获: 这个阶段一直想找被低估,核心资产(比如说矿,牌照,一些垄断的资源的公司)。 由于工作的原因,让我比别人可能更快的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投资股票、股权=投资一家公司。所有的思考的核心应该集中这家公司本身上。我就是现在回想起来,实际这一点并不简单。 因为即便后来我进入了风险投资的行业,见过一些知名投资人,有些人还是对这点不那么重视。比如很多人认为,只要投资的公司上市了就可以。  或者有的人认为只要投资的这家公司可以顺利卖给其他人就可以,这其实是交易性的想法。  

    这段时间我其实想起来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件事其实是 我这三年时间读了几十本哲学书籍,比如说君主论,罗素西方哲学史,笛卡尔的谈谈方法,叔本华的一系利书,还有乌合之众都是我反复复看了很多遍。  实际上我也不知道我读了十几遍君子论,以及一直喜欢罗素的书会给我做投资有什么帮助。但我感觉这类书最大的帮助就是让人独立思考了,免受大众情绪的影响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一样看问题。 

    总结:这个阶段算是入门了,明白投资股票=投资公司了;明白现金流贴现=一个公司价值;但其实分析报表,分析一个公司资产决定投资,只是投资最入门的工作,这样做投资并不能给你带来多少收益。最简单的道理在于:这两样东西,但凡有一定财务基础的都可以看的到,看的懂,投资者没有办法通过这种方式胜过其他投资人。

     

   第三阶段:2014年到2016年。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实践促使投资理念形成期。

   (1)工作投资的收获:正式从企业转到了风险投资行业,这个时候开始接触各个行业的企业,这个时候,由于一位领导的影响,让我很块明白,公司所在的行业的重要性,所以在后来的投资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公司所在的行业特性,这段时间写了很多的行业研究报告。

   另外为了培养商业方面的感觉,当时这几年间,我几乎把国内一些公开的企业家访谈,都听了一遍,并持续的关注后来其中一些公司的发展。这两块的基础训练,为投资打下来比较牢靠的基础。

   (2)自己投资的收获:在这个时候我已经找到一条的真正的大道-巴菲特的思想,我那个时候真正明白和理解了他思想的价值和真谛。 记得在2014年看完书在山西图书馆外面走,在集中了相当长的思考后,我明白了股票投资-就是要在危机时投资那些优秀的公司。 

 这也促使了,在2014年加仓泸州老窖(2013买入了,但2014年我才真正明白高端白酒的价值);2014年开始正式投资贵州茅台(这两家公司我现在依然相当比例的持有,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持有这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也分别成为了我收获的两个十倍股)为什么这两笔投资对我的思想影响如此重要呢。实际上这两家公司的优点和后来的超级反转我也不想在多说什么了,现在二级市场已经对其优点和这段历史挖掘的非常充分了。

     但是如果回到当时情况下,很庆幸在2014年时点我已经把这两家公司想的非常明白,我甚至在有一段时间竟然因为没有钱购买茅台的股票而失眠。实际上真应该把当时的心路历程像现在一样记录下来(这也是我现在开始记录想法的原因),这对于是一个宝贵的经历。面对大量的负面消息和反对意见,你能否坚持下来。

     记得当时以至后来的几年,有段时间曾经孜孜不倦的向对投资有兴趣的好朋友们推荐这两家公司(当时公司股价也没有真正开始反转,只是公司和行业的基本面越来越好)就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想分享给其他人一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在后来2015年的股灾,又再次加仓了泸州老窖。记得当时加了4-5个跌停板,这其实也是对一个投资人在那个时候检验到底是否是真的相信投资股票=投资公司这个理念。

     总结:这段时间算是收获最大的时候,当时在每天跑步时,都在不停的思考投资理念的方面的东西,当然后来这些理念在那时都定型成了信仰的东西。通过这次投资案例,形成一个核心的投资理念:要获取大些大的收益率,正确的对行业和公司预判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比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更加正确或者只有大部分投资者不能正确判断时,你的判断才是有价值的。其实投资难就在这里,它是一个竞争性的活动。其实这也是巴菲特别人恐惧时就是好机会的翻版,但当然这不像说的这么简单。

   另外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在2020年3,4月份大的股市动荡期间,我也在当时说  ”现在是至08年以来,投资美股的最好的时候“。当时我也是这么做的,也是在这个时候买入爱马仕,资生堂和雅思兰黛。(以后有机会可以写一写)

   第四个阶段:2017年-2019   风险投资的关键在于投资那些有企业家精神的人

  

(1) 工作投资的收获:由于在工作中可以见到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在复盘有的行业企业发展史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切身的体会,在充分竞争行业中,如果大的时机差不多的话,一个企业的竞争完全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 而且一个好的企业家会不停的创造价值(引用张磊的话),这也是一个投资人在投资时点时无法估计的一块价值。而且这个创始人也是企业的护城河以及天花板。实际上也就把静态的判断引向了一个动态的判断上。


 (2) 自己投资的收获: 这个阶段,我发现了比亚迪,并深入的研究了电动车行业和比亚迪公司。当时不到50元左右的价值买入了这家公司股票。在调研了上百位开电动车的消费者,以及一些这个行业相关公司时,我在2017年就深信了电动车行业的未来。当然很可惜在持有两年后卖掉了比亚迪(这个原因比较复杂,也算一个投资科技公司的教训,以后可以有功夫可以分享)这个投资为什么对我非常重要呢?虽然后来卖掉了。第一,它是典型科技公司。在之前,我一直擅长的是消费品,品牌行业的投资,这是一个比较的大转型;第二,比亚迪公司是典型的二级市场的 风险投资。重要的点在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王传福以及他的战略之上。公司的护城河也是公司不断的创新与变化, 如果不是基于这点投资,我感觉很难有人在比亚迪公司身上赚到钱,因为变化太快了。

   总结:这一个阶段,我明白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当然这点也导致我现在投资了软银集团的股票,它和投资比亚迪公司是一种类型的投资。我感觉这点也是更加困难的,实际上判断行业并不那么难,像判断电动车行业实际上一个投资人付出一定努力,在商业上有一定基础,不难判断出电动车一定是未来,但难度在于判断企业家上, 这个方面其实没有捷径可走,如果一个投资人达不到一个优秀企业家的相当的水准,很容易判断失误,或者只能靠概率去碰机会像一些天使投资人一样。


二 投资的三种类型


    回到文章开头,投资其实我和朋友都认为三种类型, 用如果用巴菲特的投资案例表示比较简单:

   格雷厄姆阶段: 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阶段看重的是财务数据和资产价值,并用低于账面价格购买一家公司;

   费舍+芒格阶段:投资喜思糖果,看重企业的无形价值,这个无形价值是消费垄断。这个和A股的贵州茅台是一个道理。


   二级市场上的风险投资:投资比亚迪(历经12年20多倍收益)。这笔投资主要看中了 这个企业的方向,中国的市场,尤其看重最重要的是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

   这三个方向难度越来越大,实际上这样是未来的方向。尤其是二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对于静态的判断,越来越难产生非常高的回报。


三 ,我未来努力的两个方向

 2019年-至今  关键词:全球视角,企业家精神。

  首先 为什么我认为 全球化视角如此重要 有3点我认为是很重要的 :

    第一点:如果你想投一个行业的最好的公司,如果拘泥本国的企业,只能选择投资本国的第一名。但假设这个行业是化妆品行业,你去选择家化吗?还是你要能等5年以后中国出现了可以与世界性的化妆品企业竞争的企业再去投? 还是通过研究你发现雅诗兰黛公司很有前景,你直接买雅诗兰黛。这个答案显而易见的。 比如我在2017年研究电动车行业,因为没有全球视角,只想着在国内找最好的标的,找到了比亚迪。而如果一个有全球视角的视角的投资者,恐怕首先想到的是特斯拉。选择范围的扩大直接与收益率相关。

    第二点:对于不同国家公司的研究,非常有助于在本国的投资。这个就是风险投资行业中一般跨国投资机构比本土机构做的好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不同市场,相同的商业模式存在时间差。这样的例子在一级市场非常多。另外是一些先进国家消费者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走在了前面,通过对这些国家的观察和研究,你也能比其他人早一步预期的本国的需求和产业的变化。

    第三点:日本的例子。在2021年日本的股票指数终于超过了90年泡沫期左右的最高点。差不多30年的时间,有经历过泡沫期的人,感慨到 "啊"一声之间,30年就过去了。当然这三十年间也有凤毛麟角的一些优秀公司实现产业转型和全球化的企业,比如日本电产,优衣库在后来的索尼等。但是如果投资于拘泥于日本市场的企业大部分日子都不好过。我想请问一下未来有志于专业投资这条路的人,我们有几个三十年? 为何巴菲特这样的投资人只诞生在美国呢?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最后讲一下企业家精神 :未来我的投资组合里,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管理的公司是我未来追求的公司。他们也是超预期回报的来源。而积累识别这样企业家的能力,也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可能需要投资人在经营理念+商业方面的能力达到相同的水平。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一流投资人非要达到一流企业家水平不可,我也会一直在这个方向走下去。(学习积累)

以上就是我走过的和未来要走的路和我现在的一些关于投资的粗浅的想法。

                                                                                           2021年3月2日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1-05-08 19:56

你写的太好了,把精髓都分享出来了,受益匪浅!!!我会持续跟随你,谢谢你!

2021-06-06 14:59

文章写的挺好。我补充一点看法。股票代表了股权,这是客观的,公司好自然股权好。但是股权的价值是主观的,并且不同的时段可能差异巨大。客观的股权,影响因素很多,最重要的其实就三点: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以及企业家精神。成熟行业前两点更重要,新兴行业第三点更重要。但是投资的本质是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认知。茅五现在称王,但是从2008年到2015年其实是横盘震荡了几年,其中各种利空大幅下杀。其实酒还是那瓶酒,企业特质并没有与现在有多少不同,业绩也继续在增长,但是那几年进去的投资者可能很难熬过那么长的时间。所以对市场的情绪、偏好乃至宏观环境的研究亦非常重要。很多价投不屑于研究此,其实是不对的。市场与基本面,对投资而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2022-06-22 23:40

仔细看完,学习了

2021-08-02 13:00

推荐阅读!

2021-06-19 23:48

我很想知道资生堂股票在哪里?我怎么搜不到

2021-05-28 16:10

写的不错,谢谢!望以后多多分享自己的投资领悟!

2021-05-28 14:38

很切实的投资阶段分享,投资就是要报着认真的态度,有规划、有目标,万万不能让投机心理上位$恒生ETF(SZ159920)$ $恒生指数(HKHSI)$ #4月份公募基金规模暴增9500亿#

2021-05-28 13:54

好文,值得在投资路上的朋友参考

2021-05-26 22:30

公开的企业家访谈在哪听?输入什么关键字?盼回复,谢谢了。

2021-05-21 22:28

你在哪里做风险投资呀?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