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中国经济能否度过刘易斯第二拐点?

发布于: Android转发:28回复:110喜欢:188

研究经济学原理,都会明白,这次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不再是基钦周期的一次牛熊牛的转化。

而是遇到,传统经济,投资,外贸,消费,三线见顶。

而这一次,国内经济遇到刘易斯第二拐点。

这是所有国家,从发展中,蜕变成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

但是很多国家,在刘易斯第二拐点到来之前,由于产业升级失败,同时康兹涅茨再分配拐点到来,最终没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终走向了衰落。

刘易斯第一拐点是人口红利衰减的开始。

刘易斯第二拐点是人口红利完全关闭。

在第一拐点到第二拐点的时间之内,必须完成产业升级,内需消费拉动,以及康兹涅茨(房地产周期)再分配拐点。

因此,在2013年前后,我们进入房地产调控,加上产业升级,例如互联网,新能源,硬科技升级的过程。

但是2018年川普上台之后,极力打压我们,压制我们的产业升级,加上我们的房地产周期见顶之前,没有完成再分配机制,再加上三年疫情,损害了国人的资产负债表。

可谓是历史最重要的转型阶段,人祸➕天灾,致使我们失去了三年,浪费了转型时机。

全国到现在为止,只有北京一座城市真正跨越了刘易斯第二拐点,上海算是一半跨越了,还有一半是低端工业,等待转型。

北京是第三产业➕总部经济,高附加值资源型城市,再加上国家层面的所有行政机关以及企业总部,加上互联网科技,金融,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属于权力资源型城市。

上海,第三产业开始逐渐追上甚至超越第二产业,低端工业向高端产业全面升级,加上金融行业的高附加值。但是受到外资,以及硬科技产业升级的压力,度过刘易斯第二拐点,还需要一次强力拉动。

深圳的腾笼换鸟,科技转型,在关键时期遇到了疫情,加上社保上调,房地产下跌,属于非常艰难的阵痛期。之所以深圳数据看着还不错,因为这个地方虹吸了年轻劳动力,但是去年人口数据已经转折,给深圳的时间不多了。

其他城市,都没有完成转型,就遇到了刘易斯第二拐点,人口红利完全关闭,从今年开始人口负增长。甚至可以这么说,即使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未来恐怕要脱离一线城市,有掉队风险,再往下的城市就更不用说了,省内虹吸,但是省内人口红利快速衰减,产业升级非常困难。

而这一次,房地产再分配失败,同时股市再分配机制再次失败。

从宏观周期来看,康兹涅茨周期见顶,刘易斯第二拐点出现。

加上中美毛衣战,进入新常态。

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力挽狂澜,一次是78年改革开放,第二次是98年国内市场二元经济体系重构,国企下岗。

我们出现了两位重要领导者,带领中国走向新的周期。

第一次是,改革开放,第二次是,加入世贸组织,城市化进程开启。

在2013年前后刘易斯第一拐点出现的时候,我们对内推动科技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外一带一路,但是由于15年股灾,转型拖慢节奏。

到了2019年,新能源产业链爆发,同时金融改革开放,那一年有一个电视剧,大江大河。

可惜时运不济,三年疫情到来,加上我们没有跨越刘易斯第二拐点之前,就开始对内的治理。再加上房地产见顶。

人生是单向列车,国家的发展进程同样是单向列车,每一步都是步步为营,何其艰难的向前行进。

也许真的是时运,或者是天灾,又或是人祸。

当下的中国,需要力挽狂澜的时代巨人,打破经济发展的规律,推动改革进程。

就像股市的K线图一样,之所以长达几十年的上升支撑线被打破,个中原因,不是简单的表象问题。

而是更深层次的经济基本面逻辑的问题。

在时代的转折期,宏观远远大于微观,可惜极少数人,可以读懂宏观,看清转折点,明白底层逻辑。

所谓国运,是更加玄学的表述方式。

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论阐述就是,刘易斯第一拐点,到刘易斯第二拐点之间,这个重要的转折期。

第一,房地产再分配太晚,比如廉租房,或者控制房价得措施,晚了。

第二,放开人口生育的速度慢了,同时高估了国内生育的欲望。真是没想到我们人口断崖式。

第三,由于不生育的问题,又加强了治理,地产,教育,医疗,致使内需消费受到影响。

第四,科技创新的进程,互联网创新遇到15年股灾,硬科技遇到中美问题。同样发展不顺利。高附加值产业无法升级,低端产业失去廉价劳动力。

第五,三年疫情,损害了资产负债表,我们没有通过给老百姓发钱,而是银行空转流动性。

第六,由于疫情加上中美,外贸被强制脱钩。

第七,美ABC策略,从外贸到科技,到金融,定点爆破。

第八,投资两大蓄水池,房地产,和股市,相继出现系统性压力。

身边朋友经常问我,为什么2023年年中之后,如此悲观国内经济?

我说了,23年7月会议,最关键的时刻,也是刘易斯第二拐点关键的转折期,我们没有迎来力挽狂澜的改革家,甚至还有很多奇葩事件,不多说了。

今日的市场,是时代转折的必然结果,还是那句话,股市的涨跌只是表象,背后是宏观的逻辑和事件,只会看图,看财务数据的投资者。

只要有一次宏观失败,那么就是一生归零。

不懂宏观,不懂底层逻辑,做人民币计价资产,终将被收割,或早或晚。

精彩讨论

时光里的椰子壳02-04 00:11

有人说这次不是周期的更迭,而是时代的落幕。

balabalabalabalaba02-04 19:52

雄文看空,大概率是见底信号。
Mark一下看对不对。

Beyondcool02-04 10:53

再大的智慧,也没必要经济,房,股,三杀。资本用脚投票,是最客观的。
大智慧,是不需要禁,言的
实事求是,客观面对问题

Beyondcool02-04 00:14

我们可能没资格效仿日本。
甚至可以说,日本是我们最好的结果,而南美,阿根廷,才是类比的对象。
真的不想一语成谶。
只能被迫选择ABC策略

Beyondcool02-04 00:52

和股市一点关系没有,去年七月,就是同样的观点。
股市不过是宏观逻辑的表象而已。
我只是讲了过去十年真实发生的真相。而且每一件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正视这些真相,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全部讨论

雄文看空,大概率是见底信号。
Mark一下看对不对。

有人说这次不是周期的更迭,而是时代的落幕。

这就是大局观

市场一下跌,各种段子、唱衰论调又层出不穷了起来,当然这次更悲观的言论都出来。还年纪轻轻就不要随便下结论,大船不容易掉头,但不代表容易沉。

超大发了啥又被吞了?

02-04 10:41

看似高屋建瓴,实则蛊惑人心。好像洞察一切, 实则主观意淫,啥都没讲...

02-04 00:22

还有中期反弹吗大A

我觉得拐点是是22年10月吧

02-04 01:06

一说真话就被小秘书删了,算了,知道越多越无力。

02-04 18:11

太悲观了。世界确实在变烂,但相比之下中国是最不烂的的那个。沉下去看看,中国人还有谁不能吃上饭的,叫苦呻吟的都是中产想暴富而梦碎的,别想着暴富,踏踏实实工作生活,日子还是过得去的,而且还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