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就是金融战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证指数(SH000001)$ $鲁西化工(SZ000830)$ $鲁阳节能(SZ002088)$

为什么我认为这是金融战,这要从美元开始说起。美元此番加息是要收割一波的,不收割一波绝不罢兵。美元收割的逻辑很复杂,抽丝剥茧地说:加息使美元回流美丽国,全世界现在主要是我国的流动性面临很大的问题,容纳资金池最大的房地产业也是在美国发行企业债最多的,持续大密度加息使这些发行的美元债其成本大幅增加,比如某印某大就曾想使资金流出去付美元债,把烂摊子留在国内银行。而我国某部门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措施。所以老美最恨什么,最恨的就是我国的外汇管制。什么政见等等都是表皮,内核还是利益与生意。

关于金融战失败的后果,两个例子,一是南美,最典型的是阿根廷,这个曾经的资源矿产十分丰富的国家美丽富饶,近年来货币大幅度贬值,去年达到了惊人的211%,新上任的阿根廷总统米莱甚至扬言要废除比索。 二是日本,90年代的一纸广场协议让其直接进入了失去的30年,这个曾经在半导体产业占据大半江山并引领行业创新的国家到今天已几乎完全失去了这一产业。

再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房地产,高层在2019年前后就提出了房住不炒,但是由于地方高度依赖这个行业,使得房地产在这几年仍然无序发展。我的一个朋友为了给孩子准备婚房,前两年在杭州外围借钱货款买了一套三居室,现在房价已跌去近3分之一,却每个月还要还本付息,人直接抑郁了。然而为了加大对房地产业的打击,网络内2023年底又出现了一则谣言,说中国已建成的房子有40亿套,所以房价还会大跌特跌。直到前天才出来一些理智的声音:40亿套是全球人类的需求数量,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然后就是股市,股市从去年底到现在完全是无抵抗下跌,其间各种唱空的声音,有些谣言甚至危及到ZF的威信,说什么就是要把股市打下去,让打工人永远打工等等。所有这些操作都是为了什么?对股市这些年的反思是必要的,其间的利益输送,欺诈发行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但是有些谣言针对的不是如何去改善改进,而是彻底击毁我们的信心及对ZF的信任。这样搞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中国的经济搞下去,在下一轮降息周期再来收廉价的资产。这个玩法美丽国玩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苏联的解体直接把其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工业基础打掉,其卢布价值也大打折扣(一卢布的价值曾经比美元要高20%,大约是0.8:1),而英美等国则通过金融寡头大肆收购前苏联的廉价资产,直到普京的出现,将那些买办主要是犹太财团的资产全部没收。他一个民选总统为什么会被美丽国如此忌恨?西方对普京的恨是有原因的。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美元加息的背景,表面上,美元加息是因为美国国内通胀,但我们寻本溯源,他这国内通胀是怎么来的呢?贸易战,贸易战与通胀几乎是一对孪生姐妹同时出现在了美国,几十年来是中国给的价格较低的产品使美国维持了2%以下的通胀,贸易战开打后,这些产品只能由越南、墨西哥等国家提供,如果他们当年能维持低价格与中国竞争的话,何必需要中国提供?因此,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涨幅达到10%以上就是正常的了,而且由于俄乌战争,能源价格在2022年2023年这两年维持在80-100美元相对高位,所以能源价格与日用品价格高企,美国能不通胀吗?能胀高就有了加息的理由,加息使美元大幅度流向美国,又造成了它的资产价格创新高,股市汇市一片祥和。然后,有利就有弊,最明显的是美国的国债近两年呈几何级数增长,两届政府下来,增加了近70%突破了30万亿,而且还本付息的压力暴增(5.5%,年利息就得1.65万亿),借新债还旧债的庞氏骗局在目前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但是,明显的是美国的国债的主要外部购买方沙特、中国都在减持,只有日本等还在勉强增持,这也是美国财政部耶伦多次向中方喊话,希望中方增持美债的原因。但是,如果美国再次出现两房危机,中方还会帮忙吗?可以说这两年的经济脱钩使得中国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已大大降低了,因此,2009年的大放水不太会在中国出现了,中国现在更需要的是股市上涨,增强内需。

这场金融战很像是抗美援朝,谁也败不起,美国败了,维持其实力的三大支柱之一的美元金融霸权便会失色,后果不堪。中国败了,资产被收割,几十年的积累及民间资本大幅萎缩。所以我也希望大家都清醒一些,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会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