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也许是错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25回复:146喜欢:15

废话:

最近看了几个健帆2022年的热帖,都是在闪崩之前的,5—8月各种大神意气风发准备抄底健帆大反攻, 投资者包括玩医药很久的业内器械销售和药企从业人员,   现在看起来那些人挺像2022.02.24突入基辅安东诺夫机场的大鹅精锐机降部队VDV抢占了机场,以为抄底完事大吉了, 镇守基辅的乌军火箭炮部队和重炮旅送了三次火力覆盖作为见面礼物,然后,抄底的人就没有然后了

这是5/6月抄底那批先烈的惨烈往事,现在看着瑟瑟发抖, 就算业内人士在市场先生面前也是一群蝼蚁,100打到50腰斩觉得错杀去抄底,结果一把干到29了,要是上了融资都这辈子都不能翻身了

 作为一个十几年的医疗人,浅谈健帆被集采错杀的事。健帆股价膝斩的原因说白了就是集采预期导... - 雪球 (xueqiu.com)

————————————————————————————————

前言: 如果你有异议,那肯定你是对的,我是错的,也不用来骂战,   直接拉黑即可.   记录自己的操作思路,不是给你看的.  爱看就看,不爱看滚

过去顶多觉得健帆是造假或灌流器绝对替代性不强,现在看,长远角度可能市场都会逐渐萎缩,过去没想到啊

近日疾控中心发布了第六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我认真读了三遍,发现自己之前的逻辑再次被颠覆了,

首先, 是CKD4-5期的发病率只占到病人的1.8%,大部分人控制好血压和避免感染感染,长期规范用药CKD1-2-3是能带病生存活蹦乱跳, 慢性肾病CKD1-2-3期和正常人无异,除了吃点沙坦+列净+激素(或免疫制剂),就是控盐+戒烟戒酒+少吃油腻+不熬夜绝,大部分(99%)不会发展到尿毒症,CKD4有透析风险,CKD5基本必去透析移植

第二个才是令人震惊的,和我自己的常识不符,过去以为肾脏病到尿毒的增长率越来越快,大部分人这样认为吧? 首先要肾脏病发病基数慢慢扩大,1.8%尿毒症的人数才会更多,但是现在患病增幅是一直降低的!不符合认知, 过去的认知是错的

为了解决这个逻辑问题,我又去卫生部卫健委疾控中心查了各种文件,大概明白了咋回事

1. 慢性病,劳民伤财,2010年左右国家启动了广泛的筛查和国家干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等) :慢性肾病的具体干预就是体检尿常规+肾功能的普遍覆盖,只要查出来尿蛋白稍微有点高,医院/体检中心会进行进一步检查;

2.广泛筛查和国家干预的直接后果就是早发现早治疗,肾病早期难发现,以往很多人一发现就是晚期CKD5,已经发展到需要透析的阶段,但是近十年的干预措施极大概率地发现了早期患者,这些人只要早期干预99%的概率会维持或缓慢恶化(除了有家族肾病基因的,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预期比较差 ),其实健康人的肾功能也是随着年龄慢慢降低,只要肾功能降低速度没打破预期寿命的线,预期寿命并不受影响;

比方,就是20岁以后,每年肾功能都下降1-1.5%,还够你折腾70年,你能活到90,绝大部分早期肾病只要合理用药随访监测,肾功能每年下降2-2.5%,也能对付50年,肾脏支撑到到70岁,死因不一定是肾病,可能是心血管 /呼吸道疾病/癌症之类的

3.集采, 早期肾脏病的主流用药很奇特: 降压药+降糖药,沙坦类+达格列净,作用机理就是降低血压减少肾脏灌注负担,减少蛋白尿间接降低肾脏损伤,过去价格非常贵,长期吃药一些人负担不起,后来把所有降压药和列净类都划为甲类医保并参与集采国谈,导致价格雪崩,每个肾脏病人都能负担得起

4.现在的透析人数增加的原因,肾脏恶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大部分是十年八年,所以叫慢性病

现在的透析病患,是十多年前的早期患者持续恶化,2010年以前对早期肾脏病的干预力度还很低,对体检不重视,2010年左右开始的慢性病筛查干预至今力度越来越强,肾病早期发现的越早预期越乐观,很多人肾病是合并症,糖尿病和高血压导致的肾病,吃了沙坦+列净,极大地提高了带病存活预期

5.肾功能异常和肾功能不全地人大约8200—1亿,透析人数80万,高度符合1% CKD5期的比值,随着强有力的国家筛查和干预,以及肾病一线用药的广泛普及,可能发病率也开始稳定, GDP到达中等发达国家,这个患病也开始见顶了,中国的主流肾病是Iga+膜性和免疫紊乱+环境污染有一定关联,欧美的主流肾病是糖尿病肾病和生活饮食习惯有关,别以为患病率增高了,这十年慢性肾病患病幅度降低 30%,这个我过去竟然不知道,一直以为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 其实也有历史,上次类似的典型国家医疗干预是麻风/血吸虫/乙肝干预,疫苗+母婴干预+患病治后口服药,大约花了15年时间,把乙肝超高发病率降低到非常理想的水平,麻风/血吸虫基本被消灭

6. 投资医药是刀头舔血, 例子就是丽珠里的韭菜V课代表被华东-科伦-丽珠轮番吊打 ,健帆里的医药人被集体活埋,活埋还是用的火山岩浆,一群基金在复星42接盘被秃子背后打黑枪,秃子没用AK 是用的加特林, 市场先生用 带着绣花针的鞋底子抽他们脸,抽完微微一笑:就凭你也配懂医药?    

各位每次开仓和加仓, 是如履薄冰? 还是静心笃定?

哈哈哈哈哈,周末老婆孩子去香港买东西,没有更年期的老娘们叨叨 文思泉涌, 不是公众号,也没加群,就是为了提高汉文汉语水平 +写自己投资总结

爱看就看,不爱看滚!

$复星医药(SH600196)$ $丽珠集团(SZ000513)$ $健帆生物(SZ300529)$ 

全部讨论

不也知道逻辑对不对, 股价 搞不清今后咋走,但是起码可以自圆其说,按说压货保质期24-36个月,慢慢卖怕啥? 都是后知后觉, 过去担心的是集采,现在看自己太肤浅, 集采只是食堂大妈少打饭而已, 国家筛查干预是砸了吃饭的锅, 那些透析换肾的一个家庭完蛋,百万医疗支出医保还要报销,病人还一拖一需要人 伺候,浪费了家人的正常劳动力,对国家社会损失大,早期筛查干预就是尿常规+肾功能普及到入学入职和单位体检和日常化验,几十块钱的花费,把早期的筛出来,一天吃几毛钱的集采药,99%屁事没有了,就看这干预力度如何了,反正目前的资料是10年少了30%, 22-23 年去体检的更多,客观上筛查力度比2010年 更广泛,造成的是以后的肾病晚期透析人群潜在减少。你也是国家筛查和早期干预计划的受益 ,也知道早筛查和晚筛查个人命运家庭未来完全不一样, 一些疾病 筛的早+早干预99%屁事没有,肾病恰巧就是, 筛晚了就出大事儿。股价谁知道涨跌  

2023-09-01 14:37

$健帆生物(SZ300529)$ 现在问题和挑战比2019年一季度还多,股价回归到2019年是合理的,大宗都是珠海本地营业部交易,没理由个人投资者比他们更灵敏,被套的投资人只看到大宗从40到30到20不惜成本出逃,没看到他们60-70-80-90止盈离场,还一个奇怪的地方,我在珠海做草根调研好几次,没见过当地医院和透析中心有健帆产品,就连健帆医院联盟都没任何一家当地医院。。。。是不是能联想:缅甸是不骗当地老缅的

2023-06-10 07:07

将慢性病和预防乙肝对比是不对的,乙肝的预防最大的功劳是疫苗,大部分人打了几针疫苗后就什么都不用管了,除了付出几百块钱就什么都不用改变,这种最好解决。慢性病重要的是要改变生活方式,这太痛苦了。有一个实验就是你告诉他再这样下去,过十年你回去死,但是按照医生建议去做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比例很低。因为太难了,反人性啊,不只是一个月几百块钱吃药那么简单。

2023-05-09 16:02

肾小球引起的尿毒症在减少,但是糖尿病引起的尿毒症在增加。 投资医药的确是很冒险,不确定因素太多。健凡虽然自认为了解不少,但是仓位最多的时候只到了4%

健帆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有没有研究过DIP&DRG?本人目前不持有健帆,但是曾经侥幸2800/2600/2400/2200平台偷鸡,等2000平台偷鸡,丽珠14pe,复星1.65pb,健帆就算野种小字辈不和江湖大佬做一桌,估值X2,28pe或3.3pb,那也要打骨折?$健帆生物(SZ300529)$

2023-08-25 12:20

灌流神教这里面的绝大部分投资者好像都没接受过任何高等教育,比如他们不知道什么是Kidgo,或者大部分人都没法读英文文献有私信问对健帆海外市场的看法,还敢想海外,听说过FDA或者EMA吗?或者听说过双盲试验或者头对头实验吗?大概知道医疗器械类注册流程吗?$健帆生物(SZ300529)$ $复星医药(SH600196)$ $丽珠集团(SZ000513)$ 三只在春节前后价格一样,丽珠30到40拉了一把,复星击穿30平台,野种儿子一把打到20平台,医药投资要极端慎重: 能看懂&看好的不一定能涨,不看好&看不懂的必然是地狱,打算20偷鸡一把健帆。

这里的人原来连1-8批集采的药物名录招标-中标-挂网价格都没看过,就夸夸其谈集采 ,怪不得前赴后继高位买入还觉得是价值投资$健帆生物(SZ300529)$ 
我自己也是个菜鸡,为了活下来, 已经连续4年读集采招标中标挂网文件  看了上千个品名的价格形成,还要自己做表格算利润,还一天吓得和三孙子一样,怕市场先生把我活刮了,一年前给的合理价格就是25-26元,就这样它都杀到23了,周五在23.94偷鸡娱乐一下,希望再吃个跌停,其实只要买入价格高,就是绝对错误,无论是啥票  

2023-06-10 07:15

另外基层医疗的筛查本身是很好的,但是从上往下的筛查压力带来的医生并不太愿意,是本着完成任务的心态,他会不断通知你去体检,但就以深圳为例,体检结果没人解读。我爸刚体检完,给了你体检报告,谁都不告诉你有什么问题,该怎么办。加上老人家大部分对体检结果看不懂,不在意,只要不是明显的问题,都会认为没什么。

如果不动脑子,一眼定胖瘦看看三家血液器械公司$健帆生物(SZ300529)$ ,山外山4.7,宝莱特2.29,健帆5.8pb是最高的,市值也最高套牢盘最多,而且另外两家都是积极预期,健帆还在泥潭去库存,怎么就没法客观点知行合一,2022年就觉得26才是基本合理价位,现在市场先生也给出了答案。
年度级别的狂欢盛宴必定是年度级别的血流成河来补偿,守恒定律颠扑不灭。健帆这里面拉黑我的投资者挺多的,可能是大部分都是错的吧。主仓位从来没打算买过健帆,不过曾经多次偷鸡健帆,29/28/27/26.08做过偷鸡反弹,10万块娱乐仓,从去年至今累计偷鸡收益是2万4,健帆单只年化24%,目前不持有任何健帆股票。
下个偷鸡点预设在25.88就10万娱乐娱乐

2023-03-13 09:05

@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 
 2010年之后开始了国家筛查和干预,现在开始透析的是十多年前的CKD1-2-3期,明白了吗?类似今年9月1日入学的小学生是7年前生下来那一波,随着普遍干预,慢性肾病的患病率降低了30%--- 可以理解成成育龄妇女减少,导致以后孩子少了,当然现在透析还是冲顶达峰阶段,比方2010-2018的新生儿还是增加的,因为他们的妈多,今后就不一定了,育龄妇女减少了,因为大部分是2010年没干预之前的患者,太多浪费10多年,一发现就是晚期,但是慢性肾病由于国家筛查干预已经开始减低了,你这报纸登的和疾控中心卫生部的数据一致,卫生部这十年干的就是加大筛查和早期干预,控制住CKD1-2-3期的,这些人是未来可能透析的人群,早发现早干预,减少发展到晚期的概率。和癌症肿瘤类似,早发现早治疗,越早良性可能越大,但是肾病比癌症友好多了,只要早发现早干预,是99%能维持缓慢衰竭但不至于透析或临床治愈,明白?国家强力干预,导致以后的早期肾病得到遏制---以后的影响就是透析人口摸到峰值。还一个逻辑是:腹透,现在腹透的比例猛增, 等GDP到中等发达国家,就 会多人自己买个几万的机器,晚上充电一样自己透析了,不用去血透。
当然我想的可能都是错的
$健帆生物(SZ3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