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3回复:23喜欢:8
今晚又跟那个可乐工作的朋友吃了顿饭,聊了聊,简单记录一下。
首先聊到农夫山泉和娃哈哈,朋友说娃哈哈的纯净水你们放心买放心喝,甚至可以优先选择,因为他们家的纯净水在行业里标准是最高的,很多实验室都指明采购娃哈哈纯净水做实验。这事儿出了之后,很多经销商都主动去帮娃哈哈进货铺货,但短期内娃哈哈的应对可能跟不上,因为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数量不够,应付不过来短期内突增的需求。农夫山泉也没有坐以待毙,出了一款绿色包装的纯净水新品,一方面应对“纯净水更健康”的舆论宣传,另一方面准备顺便阻击一下准备上市的华润怡宝(怡宝也是绿色包装)。一石二鸟,且不说后面效果怎么样,这计划和应对还是挺厉害的。朋友觉得那个事件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农夫山泉,但长期看威胁不大。农夫山泉对经销商很好,利润给的很足,但同时也要求他们绝对忠诚,绝对听话。农夫内部也不卷,总部员工都是按时按点上班下班,薪酬都是行业中上水平,年终奖较高,公司赚了钱很乐意跟员工分享。
再说可乐自己,前几年还是要做全品类策略,什么都想做好。但这两年不知道是因为新品都不理想,还是美国换了领导,又开始回归专注做碳酸饮料的策略,聚焦碳酸和果汁,其他新品暂时不折腾了。可乐准备聚焦功能性碳酸饮料,今年准备打之前从科比手里收购来的运动饮料bodyarmor。未来也想出功能性可乐,主打抗疲劳,提神醒目这种。
他们把农夫山泉当做最大的竞争对手,即使现在主打品类并没有直接竞争,但他们内部还是很垂涎农夫成功的茶品饮料市场。可乐自己做的茶品和乳品都不行,在座的甚至都说不出新品的名字。他们观察日本和台湾的饮料市场,碳酸饮料只占到1成,茶饮料占到4成以上。而大陆市场目前碳酸饮料2成多,茶饮料2成多,且趋势是茶饮料在增长,碳酸饮料在收缩。如果未来对标台湾日本市场的结构,国内茶饮料还有至少5年的快速成长期。
可乐的两大经销商,zl和太古,朋友经常跟zl那边接触,评价不高,效率低下,fb造假,外行指导内行等等,且没有明确严厉的奖惩机制,g企嘛。对太古评论好很多,但太古也有做低利润的嫌疑。因为可乐利润分成方式很有意思,每年可乐的利润和经销商的利润加在一起,重新按点分配。所以经销商把利润做低就可以多分一点可乐那边的利润[狗头]今年大陆的市场表现可能一般,还是要指望欧美市场。$中国食品(00506)$ $农夫山泉(09633)$

全部讨论

巴菲特虽然不是饮料从业者,但常常能直指行业本质:"人需要摄取水分,但人天性并不喜欢喝无味道的水"。这句论断其实可以充分解释娃哈哈、农夫山泉这二十年这一下一上的轨迹:毫无味道的娃哈哈纯净水,很难竞争得过微甜的农夫山泉天然水。

农夫早该出纯净水了,红瓶难喝死了,一股泥水味

05-04 23:37

这个很有意思:因为可乐利润分成方式很有意思,每年可乐的利润和经销商的利润加在一起,重新按点分配。所以经销商把利润做低就可以多分一点可乐那边的利润。

05-07 20:53

那个事情没完,保健品思维卖水,太恶心了。

05-05 08:00

资料 快消品。
关于可口可乐与瓶装商(比如zl、太古等)的分成,之前可口可乐与美国税务局的官司显示,是按照税前营业利润50%:50%的原则进行分成,如果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营销开支(比如投放在终端的网点较多),那么瓶装商分成甚至可以到50%。的确瓶装商有做多费用的嫌疑,但可乐有一些反制措施的,比如包材的供应商都是要先由可口可乐进行选择的。

05-05 07:23

谢谢分享

05-04 23:36

多谢分享

05-04 23:17

1

05-04 23:12

实验室用哇哈哈,不就是因为是蒸馏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