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脖事件的“原罪”与“救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自从有了网络,便有了不断刷新三观的事件。自从不断刷新了我们的三观,所以对于网络事件,我们不置可否。这正如狼来了这个故事一样,第一次,我们选择相信,而第二次,我们选择观望,而最后一次,我们只有保持沉默。

连日来,江西““鼠头鸭脖”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是的,又是江西,似乎江西在网络上的热度未曾冷过,这不仅仅是让人伤感的事情。作为一名江西人,更是有种莫名的失望。回望江西曾经的辉煌,文人墨客辈出、历史文化厚重,一篇王勃的《滕王阁序》便把江西带到了全世界,以诗而言,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黄庭坚创立了江西诗派,杨万里创立了诚斋诗派。以词而言,《全宋词》收录了江西词家174人,占全书作者的12%,宋词四大开祖中,晏殊、晏几道父子占其二,以文而言,唐宋八大家,江西有其三,欧阳修更是以文章冠绝天下,被称为“一代文宗”。

当江西高校食堂“吃出老鼠头”事件风波尚未平息之际,江西九江又爆出新闻,近日,“九江某幼儿园在小便池清洗餐具”的短视频在网上传播。当地教育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调查组,经查,视频反映情况属实,该园停业整顿。我不禁要问:“怪事”频频,震碎民众三观的同时,江西究竟怎么了?我想这绝不是我一人之问,而是绝大多数江西人之问吧。于是,便有人说,古有指鹿为马,今有指鼠为鸭。是的,明明是鸭脖,却深以为是鼠脖。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也不得不让人忿忿不平。于是,舆论四起,硝烟亦四起,我不禁感叹,不知道是幕后的推手故意为之,还是故意抹黑江西,不得而知,更无从得知。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便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高校的食品安全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与水分。自该事件出来以后,无论是当事学生也好,还是食品监管部门也好,都认为这是一场“误会”。那个异物不是“鼠头”,而是“鸭脖”。我不知道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但我又好象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于是便有文章说,装睡的人无需叫醒,恶意”指鸭为鼠”的人该严厉打击,不错的,如果确实这样,我也持这一观点。但我转念又一想,是真的恶意”指鸭为鼠“吗?我想不尽然吧。近年以来,”恶意“这一词被乱用频率很高,无论是否为属实,均被冠以”恶意“。

鸭脖事件的”原罪“是什么呢?我想先来聊一聊,什么是原罪。原罪的说法,并不是说神造我们的时候,人性就有了罪(神造人原是正直的),也不是说在人出生的过程中就有了罪,乃是说:自出生以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罪的痕迹,人就有动机上的扭曲的心(心术不正),很容易犯任何动机上的罪;这和我们的《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似乎有那么一点不相同的地方。无论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以来,就都有罪的痕迹,我想表达的是,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善与恶,那么对于”鸭脖“事件就好理解了,我想一开始,他们也许是良善的, 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就像官员的腐败一样,一开始,都是清廉的,但是后来都慢慢沦陷了。

“鸭脖”事件的原罪是什么呢?我想大抵是为了名,还有是为了利,又或者是为了制造舆论,更或者是为了成为”网络推手“。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不可原谅的。

说完了”原罪“,我想再说说”救赎“,因为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那什么是救赎了,救赎的意思是获得某个人和事物的拯救,就是说通过心灵的洗涤和时光岁月的沉淀让自己有全新的认识和教诲。还有赎回;买回;偿还,清偿;履行,实践;挽救;赎救;赎罪,救赎等意思。对于”鸭脖“事件而言,最好的救赎应该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舆论,避免过度包庇和回避。充分提供信息,明确回应关键问题,并接受媒体采访,确保公正和透明。公众对官僚主义做法有不满,但过度的联想和解读同样无益。我们希望这次“鼠头/鸭脖”事件能够成为最后一个因小事情而引发公共舆论事件的例子,各地应总结教训,更好地处理类似事件,追求真相和公信力。

层出不穷的时事热点,不断撞击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也在考验着公众的是非判断能力和素养。任何一件事情,我们不能不信,但又不能完全相信。比”鸭脖“事件更严重的是”网暴“。充满戾气的网络霸凌,已经触及法律红线,既给受害者造成严重伤害,更严重败坏了网络生态,必须依法严惩。在”鸭脖“事件上,我们看到了网络推手背后的用心,看到了官方的浅尝辄止。看到了学生的前后不一,看到了舆论的排山倒海,看到了公众的是非曲直。总之,”鸭脖“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精彩与凌乱,看到了 这个世界的疯狂与邪恶,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是非与曲直,更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黑白与”三观“。

在鸭脖事件中,由于尚未有明确的结论证实是老鼠头还是鸭脖子,导致人们对事情的真相产生好奇,进而持续关注。而人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自己看到的事物,并关注证实自己观点的信息,如此同时,忽视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如果当一个人已经认为那就是老鼠头,他可能会更倾向于寻找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而忽略反驳证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发布一些自创的图片来证明自己正确的原因。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资源分配思想,要求不同代际之间公平使用自然资源。比如:每一代人都有保存和选择自然和文化多样性的权利,对于当代人来说,有义务为后代保存好自然和文化资源;每一代人都有享有健康、有较好生活质量的权利……

我们在面对这个世界时,通常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诸如幻想、逃避、求助、解决问题等。如果从一开始抱着消极的态度,幻想、逃避便在所难免。相反,积极应对,便会选择求助和解决问题。在心理学中,界定一个人是否成熟,应对方式是个很重要的指标。逃避一时爽,却往往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求助和解决问题才是正道。期待最后的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