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结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2

年初因公司变故,离开从事10余年的工作,开启了人生的下半场。经慎重考虑,选择股票投资作为下一个从事领域,原因:1、个人喜好;2、港股投资10余年,学费交了不少;3、股票投资属于可长期从事的领域,短期不需频繁变动。投资方向以港股和美股为主,践行价值投资,目标每年15%收益。

表现:
从23年3月3日开始到年底,整体收益13%左右,其中美股表现较好,收益20%+,但整体被港股拖累,收益不算高。美股以ETF为主,重仓的纳指100ETF-Invesco QQQ Trust(QQQ.US)$上涨30%+,mag 7还是相当靠谱,既有成长性,又不缺价值,会一直持有。另一只重仓股$伯克希尔-哈撒韦B(BRK.B)$ 四季度表现不似预期,主要还是减息预期下,资金都流向科技股,但相信拉长看仍能体现价值,耐心持有。12月在减息预期强化后,也加仓了一些小型科技股$创新ETF-ARK(ARKK)$ ,表现也不错。

港股今年不似预期,去年疫情放开后,出台了不少政策,但仍未见好转,加上流动性问题,跌跌不休。虽然如此,但重仓的南方恒生科技(03033.HK),新秀丽(01910.HK) $猫眼娱乐(01896)$ 略强于大市,避免大亏。其中恒生科技估值低,加上减息预期,走势较恒生指数强。新秀丽已经持有3年多,翻了一倍,因近期收入增速减缓,股价横行,已逐渐减仓(其实增速10%在港股里尚可,加上PE只有10倍,估值仍有吸引力)。猫眼今年坐了一回过山车,深深体会到文娱行业的大波动性,但参考日本经验,经济下行更有利于文娱发展,耐性等待。

收获:
今年是转全职投资的第一年,重温了不少价值投资的书籍,包括格雷厄姆、巴菲特、费雪、林奇、小小辛巴、唐朝等,印象最深的有三:1、安全边际,一切投资的基础;2、成长性,股价上涨的主推力;3、保守投资以ETF为主,能减少个股暴雷影响。也研究了不少行业和个股,以国内的为主,疫后除个别行业(如新能源汽车)外,有增长的行业不多,路长道远,需时观察。长远看,科技、消费、医疗可能是比较好的标的,科技是永恒的主题,消费属于能力圈内容易把握的领域,医疗得益于老龄化的确定性,这三个领域也是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个股方面,研究的股票不少,但没什么大的收获,主要因为国内复苏未明朗,以及个人对价值投资的理解仍不够透彻。

股票投资是一场修行,今年心态上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多次操盘过急,情绪被市场牵着走,hold不住,仍需加以磨炼。股票市场是茫茫大海,深不可测,而个人精力是有限的,大海捞针不是一件易事,今年认识的几位网友,在投资理念、行业和个股研究上给我很多启发和支持,弥补个人不足,感恩!

2024年美联储大概率迈入减息周期,加上大选临近,虽然可能有波动,但确定性仍较大,相对来说,港股表现仍需时间观察经济复苏情况。明年仍将践行美股+港股模式,视行情调整两个市场的比重,标的仍以ETF为主,加强个股研究以及技术分析。

(投资有风险,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