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动力会有什么样的新生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5回复:81喜欢:59

央企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今年可能是实质性操作的关键节点。中航工业率先垂范,大产业、大平台式整合逻辑清晰,目前已基本完成。接下来,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电科集团最具期待(这么说的理由,一是这些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率低。二是相关军工资产科技含量高,技术壁垒森严,政策垄断性强;国家名片类产品多,震撼性极强。三是集团内部小市值、绩差、主业跑偏的上市平台多)。当然,兵器工业集团,中核工业集团,船舶集团也存在上述情形和机遇。


航天科技集团旗下,航天动力是值得关注的个股之一。从资产、负债结构看,它是最容易重组的;从市值、股价看,它是最适宜重组的;从主业颓废情况看,它是最迫切需要重组的。在全部军工央企集团110多家上市公司里,航天动力是唯一一家连续两年亏损的,发展质量最差。最重要的是,西安航天发动机厂改制工作已经率先完成,这是资产证券化的先决条件之一。六院于2021年12月23日下发了关于西安航天发动机厂公司制改制的相关批复,改制完成后由西航科技履行其出资人职责。而作为同等密级的核心军工企业,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长征火箭相关公司,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三院、四院的相关企业,改制工作要到十四五末才能完成。

目前,影响航天动力公司重组转型进程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因信披违规遭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将近半年,调查结果尚未出来。不过,从今年已公告的同类事件看,所受处罚都很有限,基本没有恶劣影响。航天动力可能更轻微。

今年以来,航天动力公司高管更替、资产处置动作不断:放弃所属唯一优质资产的华威公司控股权,出售闲置、无效房产,均为助力西航发公司的发展;本次转化西安航天泵业公司的低效、亏损资产(流体计量与通信业务),是处置劣势资产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提质增效、优化结构的意图十分明显。但是,仅靠这些微调动作,不足以有效改变航天动力的基本面,离国资委的政策要求依旧很远。因此,外延式发展,推动优质资产注入,是实现公司转型升级的必须。

一,在航天六院范围内重组

航天六院的核心军工、军民两用资产(实体企业,相关研究所没有改制,就不考虑了)是液体动力发动机,以及紧密相连的技术链。主要实体企业有:西航发、航化节能环保;远征流体控制、源动力公司;航天智造(霍尔推进器;除了六院801所有研制之外,五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杭州华宇航天科技公司也有研制和生产);长江动力公司等。营收规模大体有70---80亿,利润6---8亿。

航天氢能科技致力于液氢制取和装运,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但目前规模太小,主营收入3亿左右。

西航科技虽然规模很大(止2022年9月30日,西航科技总资产420亿,净资产235亿;主营收入184亿,净利润14亿多),但贸易业务、房地产业务占比不小,而核心军工、军民两用业务占比较少,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大约只有30%。

即便将六院的主要实体企业全部注入,规模也只能说是中等。从航天科技集团的整体战略上看,大产业大平台究竟如何布局,值得认真思考。航天动力只是在六院内重组,很有可能,但似乎有点小家气,不足以很好的达成国资委的政策要求。

二,固液发动机资产是否合并

有人认为,航天固、液发动机应该整合为一体。因为,未来的高超音速武器、可循环利用运载火箭等,都是固、液发动机互相结合的。这需要技术权威论证,这里只是提出问题。

在我国的军工央企集团,液体动力发动机只有六院一家。固体动力发动机有航天科工集团六院和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两家;航天科工三江集团针对商业航天,专门成立了航天科工火箭技术公司,对固液发动机都有研究和应用,但目前营收规模不大,利润有限。实际上,固、液发动机的技术存在显著差别,就像燃油汽车发动机和电动汽车一样。

在各种航天推进技术中,液体火箭发动机因具有性能和可靠性高、任务适应性好等诸多优势,最先进入航天工程应用,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推动了探空火箭、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人类航天时代,支撑了航天活动的蓬勃开展。

时至今日,运载火箭(小型固体运载火箭除外)、航天飞机、空天飞机、飞船、卫星、空间站、深空探测器等各类运载器和航天器,其主推进系统和辅助推进系统,几乎全部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

液体动力主发动机技术复杂度高、难度大,研制周期长、费用高,属于国家基础性战略产业,是国家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当今世界,能够独立研发运载火箭主发动机并形成产业规模的仅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少数国家。

近几年,航天六院新型液体动力发动机创新发展异常迅猛。特别是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5吨级闭式膨胀循环发动机、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等为代表的标志着世界领先水平的首次整机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首台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成功,并入选2022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彰显了液体动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的新能力、新风采。

所以,固体、液体发动机单独发展,是很可能的。而航天科技集团的固液资产整合起来(四院六院合并,航天动力作为动力资产平台,中天火箭作为商业航天火箭平台,也是很有可能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家央企集团固体动力发动机的整合,亦具有合理性。

三,在航天科技集团内重组

国资委要求央企集团要按主业平台大整合,中航工业就做的很好,是个典范。

航天科技主业:

战略火箭(一院);

战略导弹(一院);

固体动力系统(四院,中天火箭);

液体动力系统(六院,航天动力);

卫星(中国卫星);

卫星通讯(中国卫通);

无人机(航天彩虹航天电子);

无人机配套弹药(七、九、十一院);

防空反导中近程导弹(八院);

航天软件系统(神舟软件,正在赴科创板路上);

等等。

这些都应有相应的平台。如果按国资委要求,参考中航工业集团的大手笔方略,可能就不会局限于六院的资产。航天科技一院是大型运载火箭和战略导弹的总装单位。目前有两家上市公司,A股航天工程主要做煤制气装备和蓝氢制取装备,G股航天万源做通信设备,都不是一院的主业,而是边角余料。但航天工程的氢气制取装备是重点支持产业,有可能做的很大。一院的确没有两大总装核心资产的上市平台。但一院相关企业的改制工作尚未完成,或许在十五五以后才能着手准备。

航天动力究竟会被布局在哪个平台?航天液体发动机?固液结合的宇航动力?战略火箭技术平台?还是战略导弹武器平台?值得思考揣摩。且行且看。

精彩讨论

远山无限碧层层2023-12-15 13:48

航天动力增资两个子公司共计1.5亿元。目的是合理使用完毕上次定增募集的资金。该笔募集资金因缺乏募投项目,一直以委托理财方式存在。相关制度规定,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效果良好是再次募集资金的必要条件。增资子公司,或预示着航天动力新一轮资本运作的开始。

远山无限碧层层2023-01-18 08:33

新的航天四院(航天三江集团)重组成立后,航天晨光是甩出来的非主营资产。2022年7月,航天晨光又重新回归三江集团,重组预期再次燃起。

航天晨光现有主业主要是专用车,电业装备,核工装备等,规模大,质量高,发展前景广阔。三江集团同类产业逐步证券化是有可能的。

科工火箭技术公司、航天行云公司都是武汉市金种子企业,与航天晨光主业完全不同。或许,科工火箭公司注入你的祥龙电业可能性更大。

远山无限碧层层2023-01-17 10:32

55所高性能氮化镓功率器件在商业航天的技术制造及应用、电科太极数据库管理系统核心技术、10所超高速激光微波双模接收技术等入选电子信息领域“先导技术榜”;48所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制造成套核心装备、2所高密度高精度微电子组装智能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入选装备制造领域“先导技术榜”;联合微电子公司硅光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及其应用、38所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技术、55所车规级大功率快恢复外延二极管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入选产业基础领域“先导技术榜”。

远山无限碧层层2023-04-30 11:35

航天动力是十家央企军工集团唯一连续两年亏损的公司。如果不是注册制新规,就该st了。六院三大主业是液体动力、节能环保和液氢能源。航天动力现有主业严重偏离六院主业方向,且技术含量低,发展质量差,的确需要转型升级了。国资委相关政策也是大力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迟迟未动,实不应该。

远山无限碧层层2023-04-26 20:00

这公司不差钱。由航天科技集团统一运作,涉及横向资产整合,又夹杂立案调查,不知阻滞到哪个地方了

全部讨论

2023-06-02 19:32

远大,动力处罚结果出来了。

财联社4月22日电,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发布了三款为商业航天量身定做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这几款发动机将有力促进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并提升我国低成本大规模进入空间的能力。据了解,航天六院后续将建成具备每年300台商业航天发动机总装能力的脉动生产线,推动商业航天产业更好地支撑航天强国建设,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与百姓生活。

2023-01-14 15:19

能不能对标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呢?按照这个方向来重组不是更好吗?

2023-01-14 11:57

陕西的国企,改革的意识水平都很差

01-29 23:35

从六院年初的会议来看,可能就是液体发动机

2023-06-02 20:25

1.给与公司的行政处罚为“警告和罚款”;公司不会因为该行政处罚而st,更不会退市。
2.该信披违规事实发生在2020年7月18日之前,亦即违规事实终止于2020年7月18日。满三年以后就不影响公司筹划重大事项。
3.目前有关违规责任人朱奇、金群尚未调离岗位。该公告是预先告知书,待有关人员申诉后,证监会下发正式处罚决定前,朱奇,金群可能会调离,就不会对重大事项有什么影响了。
4.当时的会计、律所等中介机构是否应受到连带处罚?

2023-03-26 16:54

3月24日,陕西省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在西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积极推动更多重大项目在陕布局,推进卫星及应用、航天动力产业发展,深化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合作,加强科技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互促共进,携手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2023-02-16 15:27

实际上航空做的是最好的,航天乱的一塌糊涂,但不影响航天各种少帅政途

2023-01-14 21:56

先不说会不会注入,就算注入,远山兄觉得有没有可能拖到明年,之前都觉得会在二十大前,如果现在埋伏不知道还会埋伏多久

相比猜注入的资产,还是猜注入的时间更靠谱一点吧,我猜今年9月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