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机上WiFi有望迎来十倍增长
基于卫星通信的航空互联网逐渐被更多航司采用,正在成为民航业服务升级、管理变革、营销拓展的重要工具。空中上网可协助航空公司打造数字客舱,带来数字化营销、精细化的数据驱动和数据分析等新拓展。海南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空中互联网带来的直接收入在航企营收中占比非常小,虽然是“小收入”,但海航并不认为是“小业务”。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监事长刘树国表示,目前北美航空市场已有7成飞机实现机上互联网服务,我国目前仅有200多架飞机具备机上互联网服务能力,约占民航飞机总数的6%。
国家民航总局制定的《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和《“十四五”航空运输旅客服务专项规划》计划,到2025年,客舱地空通信网络覆盖比例达到60%以上,国内大中型枢纽机场的对飞航班80%以上可提供多样化空中互联网服务;2030年,国内航线全面实现高速、经济的空中互联网服务。
“航空互联网作为卫星互联网的重要应用场景大有可为。”机载公众通信联盟政策委员会副主席谢鹰谈到,高通量卫星和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望逐步解决飞机卫星上网资源和资费问题,国产机载卫星终端产业链崛起将带动航空互联网发展。
深圳卫星产业链幕后助力
国内民航班机空中上网的流量成本只是过去的1/10,这离不开深圳卫星产业默默支撑。
不分昼夜,亚太通信6D卫星“深圳星”守护着空中上网的民航旅客。2020年7月,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会同股东单位参与研制并成功发射“深圳星”,同年10月正式开通服务。
“深圳星”是全球首颗针对卫星航空移动业务设计的高通量卫星,通信容量是传统卫星的数十倍,为东方航空吉祥航空等航司的空中上网机队提供保障。空地互联公司总经理张弛透露,目前空地互联公司约占“深圳星”在航空领域带宽使用量的9成。
深圳现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卫星+”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卫星研发、设计、制造、运营、卫星应用、终端产品等,卫星企业和技术人才不断聚集。深圳各级政府善用“有形之手”鼓励卫星与各行各业融合应用,推动卫星参与城市公共服务等,努力打造全球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高地。
魔方卫星擅长研制生产卫星核心部组件、微联星智侧重卫星电子通信系统设备、星联天通专注终端产品、中集卫星物联网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握指成拳……深圳卫星产业链协同发力、互补性强,正向系统运营、应用服务等卫星产业链下游延伸拓展。
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薛力军、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会长张一平纷纷表示,深圳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为卫星研制关键零部件、各类卫星应用终端产品研发生产提供有力支撑,本地卫星产业链具有成本控制能力更强、批量生产效率更高等优势。
引用:
2024-02-29 11:51
中国卫通宣布,将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消费级卫星互联网产品,联合航空公司推出航空卫星互联网产品流量套餐。
中国在2020年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范畴,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
美国的SpaceX计划在2019-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最终将用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