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材料的价值量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3回复:34喜欢:143

如图,清陶能源的10gw半固态电池材料组成。

1、正极材料价值量最大,22652吨高镍三元正极,目前价格16万/吨,大约36亿。

2、负极材料是,高功率石墨13171吨,如果是普通石墨,价值3亿多,如果是硅碳负极,价值20多亿。

3、碳纳米管:单壁管很贵,粉体上千万一吨,天奈科技国产化后也要600多万一吨,做成浆料约20万/吨 ,价值量约3.6亿。多壁碳纳米管浆料3万左右,价值量0.7亿作用,碳纳米管总价值约4.3亿。

4、固态电解质:这些是各种材料组成的,价值量不好确定,特别是那个锂镧锆氧粉体才178吨,不值钱。

5、铜箔:铜箔3639吨,价值量约3.6亿。

6、铝箔:2112吨,约2.5亿。

其他的不详。

总体来看,正极材料主要有当升科技容百科技供应,还有一个天津巴莫(技术资料不详),竞争格局相对较好,走在第一阵营的是当升和容百,产品都已经有装车了。

负极材料,石墨已经内卷成烂大街的产品,可以直接忽略,硅碳负极材料厂有:翔丰华胜华新材元力股份多氟多等。

碳纳米管竞争格局非常好,能量产的多壁管只有天奈科技道氏技术,而单壁管只有天奈科技,天奈科技最牛。

电解质路线三条,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参与者众多。

铜箔铝箔可以忽略,内卷严重的烂大街产品。

固态电池材料商现在的竞争格局非常好,最少三年内不会内卷,以三元正极材料而例: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存在着较高的技术门槛,主要体现在开发技术壁垒、生产技术壁垒及品质认证壁垒三方面。较高的研发技术门槛体现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发不仅需要掺杂包覆等技术改性,还需要在氧气气氛下煅烧,这对企业的产线设计能力、个性化产品开拓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生产环境的湿度控制、设备的耐腐蚀和自动化水平要求苛刻。此外,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是动力电池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对动力电池各项核心性能及安全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从保证产品稳定性及安全性角度考虑,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对于 NCM811、NCA等产品的认证测试程序更为复杂,不但需要进行长期的产品性能测试,还需要对生产厂商的综合供货能力、自动化生产管理水平、规模量产下的低成本及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详细评估,整体认证周期时间会达到 2 年以上。

目前的材料商都是配合电池厂联合开发,一旦产品成型,供应商不会轻易更换,因为正负极材料和不同电解质的固固界面难题是需要长时间实验验证的,而且固态电解质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家的产品不能混搭。

固态电池概念炒作的会跌的你怀疑人生!真正能带来红利的就那几种材料。

现在已经进入量产的固态电池或即将量产的固态电池材料商都会有很长时间的红利吃。

#固态电池概念持续发酵# #固态电池延续强势,三祥新材7天6板# #固态电池概念股卷土重来# $当升科技(SZ300073)$ $容百科技(SH688005)$ $天奈科技(SH688116)$

精彩讨论

运气王者04-12 17:12

过气新闻,早就过时了。第一手的能赚钱的你也不愿意发,或者就没有

bt35104-12 16:12

清陶正极用当升的,负极用翔丰华的。

全部讨论

04-18 23:49

mark

04-18 23:33

大哥,可以研究一下COFs材料,我研究了清华大学教授的文献和报告,这个材料是半固态,全固态电解质最可靠的材料。信息是2022年下半年的,那时候这个材料还没有量产,但是现在快量产了。值得研究

04-18 11:35

正极材料是存量竞争,把液态电池的挪到固态电池来用,拆东墙补西墙,量再大有啥用?电解质里的锆氧化物是新进的,这能放一起对比?

04-18 09:30

学习

等到真正量产以后能炒的高度就没有什么了

固态电池作为新型电池技术备受关注,各车企纷纷布局。但固态电池当前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还需要时间。目前半固态电池更接近实际应用,能够提供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电等优势。随着液态锂电池成本下降,固态电池将成为高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然而,固态电池的发展仍面临着成本、技术和市场需求等挑战。

04-15 10:02

谢谢分享,感恩!

这个到位

04-13 15:13

感谢大哥,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