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0
证券时报发文称,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资本市场的情绪如同大自然的天气一般,既然有火热的夏季牛市,也就一定有寒冷的秋冬熊市。对于每个理解市场的聪明投资者来说,这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当然,如果只把眼光聚焦于非常短期的市场范围内,比如几个月、半年,我们是没法感受到这种冬夏转换的。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在《逍遥游》里,用一句非常优美的语言反映了这种“眼光太短、导致看不到长周期规律”的现象:“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在股票市场中,当我们试图理解牛熊交替时,一个非常简单的做法,是打开股票指数的年K线:这样就可以把眼光从几个月的市场波动中解放出来,抬头看到更加宏大的视角。
打开创业板综合指数的年K线图,我们会看到从2013年到2024年(截止2月1日)的12年中,指数呈现了两轮标准的牛熊转换。
从2013年到2015年,创业板综指在这3年里,分别上涨75%、27%、107%,是一轮典型的大牛市。从2016年到2018年,则是3年的熊市:创业板综指每年分别下跌了20%、15%、31%。
从2019年开始,第二轮牛熊转换又来临了。从2019年到2021年,创业板综指每年分别上涨了39%、48%、18%,而在之后的3年里(2024年截至2月1日),则分别下跌了27%、5%、20%。
不过,虽然资本市场也有春夏秋冬,但有趣的是,由于经济的逐步发展,资本市场的每一个季节轮回结束以后,股票指数的点位总是高于上一次轮回。在以上创业板指数年度K线图的例子中,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这一点。
如果说成立于2010年的创业板综合指数,其历史还不足够长、只能让我们看到两轮牛熊轮回,那么打开上证综合指数、深圳综合指数的年K线图,我们就会看到这两个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股票指数,其几十年的走势完美呈现了“中期牛熊轮回、长期逐步上升”的态势。
现在,聪明的投资者一定会发现,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在熊市底部买入,就能赚到比股票长期自然增长更多的回报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