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50成最锋利的矛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3

我经常在评论区和大家聊天嘛,发现大家现在真的是越来越喜欢买ETF了。

很想小感叹一下,很多粉丝刚关注我的时候,可能连ETF和ETF联接都搞不清楚,结果这会已经在场内玩ETF玩到飞起。

其实最近我一直在琢磨普通人的一个极简配置:红利VS创业板

红利是作为价值代表,在熊市或震荡市中,是坚定的盾;创业板作为成长的代表,在行情来临之时,是可以作为锋利的矛,这两者基本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创业板系列的宽指数现在并不少,最典型的就是“创业板三兄妹”---创业板指创业板50、创业板200,那么这三个要咋选择?

印象中,应该是选择创业板200,毕竟小盘嘛。但拉了数据后,还挺打脸,从19年开始,创业板200其实就开始跑输创业板指创业板50了。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4/17

就算今年2月5日市场的那波反弹,跑的最好的依旧不是创业板200,而是创业板50

比如创业板50ETF(159682),今年以来从低点反弹幅度已经不小,是市场上反弹力度最大的宽基之一。

一、创业板三兄妹:和而不同

2015-2019年,一直是创业板200占优,为什么最近几年,创业板50会异军突起呢?

先简单解释下“三兄妹”的不同。

创业板指创业板200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均以市值排名,创业板指选取的是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前100只股票,创业板200则是创业板中市值中等、流动性好的200只股票。

创业板50的编制方式更加特殊一些,它不是直接按照市值排名,而是在样本股中选取了最近半年日均成交额排名靠前的50只股票,更侧重于根据成份股的流动性进行选样。

所以本质上来说,创业板指数相当于是一个“无脑”宽基指数,创业板50和创业板200则在创业板指上,小小动了一些脑子。

从行业分布来看,三兄妹都带着浓厚的“成长风格”,行业都集中在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和非银金融这四个板块,最大的区别是集中程度不同。

创业板指创业板200,覆盖的一级行业分别为17个和24个,但创业板50却只有10个,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医药及半导体上。

从主要成分股来看,创业板指创业板50成份股权重集中度都较高,而创业板200成份股权重比较分散,成分股数量为200只。

不过创业板50的成分股相对创业板来说,是剔除了创业板中强周期的传统产业股票(如指数中农林牧渔行业的龙头企业),所以指数的科技创新属性相对来说更强一些,换句话说,创业板50其实是一支较为标准的泛科技类指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3/31

简单总结三兄妹的特征就是:

创业板200是典型的小盘风格,而创业板指创业板50都是中大盘市值风格的指数,这两者的成分股有一定的重合度,但相对来说,创业板50龙头效应更明显,行业集中度也更高,虽然姓“创”,但对于创业板50来说,它早就不属于“中小盘”范畴啦。

数据来源:wind,统计时间:截至2024/4/18

那么为什么从19年开始,创业板50就开始大幅度跑赢呢?

因为创业板50已是“新核心资产”。

二、创业板50:新核心资产

2017年后,炒小炒新的风格逐渐褪去,大盘白马股重新回到主流视野,从这时起,资金的齿轮发生了转动,一些基本面好、更具竞争力的公司得到了大资金的关注。

创业板50恰是去芜存菁,优中选优的指数,且因为对成分股有日均成交额的考察标准,使指数调仓的敏感性更强。

从过往权重股的变化来看,无论是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还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又或是互联网券商第一股东方财富,逆变器制造龙头阳光电源创业板50指数始终聚焦细分产业龙头公司,既有新兴战略行业,也有已经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成长行业。

当然,这些个股现在还有一个被更广为流传的集体代称——核心资产。

之前有一篇《A股Top1%创造股市8成价值,美股2%的公司创造9成价值》的文章我觉得写的很好,里面说的是:

“过去30年,中国TOP1%的公司,创造了股市76%的价值;最近100年,美股2%的公司创造了90%的价值,而60%的股票没有跑过债券。”

无论是全世界还是中国,在“山鸡再难变凤凰”的大前提下,A股的核心资产也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创业板50指数,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上领先十分明显,以2023年中报为例,创业50成分股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达到34%,净资产收益率为8%,同时销售毛利率达到27%,大幅领先其他宽基指数,展现了优异的成长性。

数据来源:wind

另外最近发布的新“国九条”在上市公司的分红、回购、市值管理上做了较为严格的要求,绩优龙头必然也是直接受益的。

比如2023年创业板50成分股累计分红总额超329亿元,从分红的角度来看,过去创业板50分红的比例和收益逐年提升。

同时,创业板50的估值也处于历史较低位置,根据wind显示,当下的创业板50指数PE(TTM)百分位仅位于历史4.17%处。

综上,创业板50指数从19年开始,收益遥遥领先就不觉得奇怪了。

数据来源:wind,统计时间:2019/1/1-2024/4/17

当然也要提醒一下大家,因为集中度较高,那么创业板50指数的特征就是在牛市中涨幅更高,但同时波动率也会更大。

所以创业板50是比较适合那些想要重点投资新能源、顺便布局医疗医药与信息科技,同时希望波动大一些做网格交易的投资者使用。

落实到具体标的,其实可以看看创业50ETF(159682),这只ETF是景顺长城旗下的产品,我比较喜欢的原因是他们真的卷到飞起。

第一、创业50ETF费率很低,是全市场较低的,每年的管理费和托管费仅为0.15%和0.05%。

第二、创业50ETF景顺长城是下了硬功夫的,这只ETF是他们家首只纳入ETF互联互通的深市ETF,并且具备两融资质。

此外创业50ETF自2023年1月3日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额高达2.07亿元(截至2024/4/17),流动性非常好,而且这只产品竟然拥有11家做市商,为同标的指数产品中最多的。

如果没有证券账户,目前创业板50ETF(159682)也发了相关联接基金,可以直接跳转:

$景顺长城创业板50ETF联接A(F017949)$

$景顺长城创业板50ETF联接C(F017950)$

景顺长城的权益一直不错,鲍无可、邹立虎、杨锐文等基金经理都个性鲜明,他们家ETF也是沿着产品特色化、国际化方向进行布局。

比如先前火出圈的“那只柯基”---纳指科技ETF(159509),还有2020年5月就已布局的红利低波100ETF(515100),这些特色化指数,均收获了现象级的口碑和业绩。

“时势造英雄,任何阿尔法的伟大胜利,都是建立在正确的贝塔选择之上。”

看清时代的贝塔,选择靠谱的产品、靠谱的团队,接着就是,等风来。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景顺长城 #创业板#

全部讨论

05-06 11:37

老板辛苦,这篇文章我看到的还算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