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0回复:166喜欢:96

向赢家学习,终身成长

昨晚有幸,跟一位二级市场上获得几百倍收益的绝顶高手朋友单独吃饭深聊三小时,如同打开天窗,看到新世界。见过高山,才有机会登更高的山

昨晚整理心得记录到深夜,便于温故而知新,投资是长期的事业,唯有拥抱成长思维,终身学习进化,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精彩讨论

黑龙_杭州03-19 08:02

如何提高选股标准?
从广州回来,这几天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提升选股标准。
在投资市场取得长期的成功,真的很难,因为时代趋势和社会环境一直在变化。
一般来说,判断越多,错误越多。但如果不判断,则更容易犯错,躺着赚钱,其实是不存在的。
只有以非常严苛的标准来买入,尽量思考看清公司生意和成长的本质,力求买于不败之地。
对能力圈外不懂的东西,要勇于跳出舒适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望去学习。
对能力圈内明白的东西,要保持定力,屏蔽噪音,耐心等待合适的击球点。
真正的高手,一定是成长思维,求知若渴,不断突破自我,跟上时代变化的人,教条主义伪价投,只看得起自己的方法、行业和公司,画地为牢,很难进步。
光估值便宜是不够的,还要便宜的够久,或者看到催化剂;
光周期底部是不够的,还要亏损产能出清,产生供需错配;
光有预期差是不够的,还要有竞争壁垒或成本优势,构建长期经营的阿尔法。
买入催化,卖出变化;
买入稀缺,卖出剩余;
买入优秀,卖出平庸。
我喜欢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大师或高手的智慧,喜欢他们一生进取、不停进化的生命历程。
向艺术家那样去抄袭,先蒙着白描,然后理解手法,再思考底层逻辑,提炼总结,内化到自己的思维体系中。
不空想,勤行动实践,过程中再反复优化修正。
以前,偶尔会用“做真实的自己”来麻痹自己,其实那是固定思维,不想改变,妄想躺赢。
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偷懒,不断进化,成长是唯一出路。

黑龙_杭州03-10 07:49

这两天一直在思考,高手拉开长期投资差距的根本原因,尝试小结下:
1、成长思维下的持续复盘进化,构建适应时代环境与市场规律的风险可控能纠错的投研交易框架体系;
2、内心感觉驱动下的深度思考探索,建立对市场、产业,人性的超强洞察力。
3、热爱,具体化,勤奋努力,对具体公司的全方位深刻认知,在前2项基础上把握价值与买卖闭环。
4、在前三项基础上,用自己的价值交换能力,构建高手朋友圈,交流互动寻找持续的高收益机会。
以上四项,既平行存在,也层层递进,都做到顶尖非常难,需要大量的阅读修炼,持续的刻意练习,只有喜爱并乐在其中,才有可能精进。

黑龙_杭州03-08 15:58

一、投资风格:
1、最好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不轻易自我设限,也不随意贴标签,超额收益就来自于大众的傲慢与偏见之中。
2、长期赚钱的才是价值投资,能赚周期反转、价值发现、业绩拐点和估值波动的钱都很好,如果事先研究时具有立体感与穿透力,就可以事先推演可能的变化,避免中途下车或者大的过山车。

黑龙_杭州03-08 08:24

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直到读完《终身成长》和《刻意练习》,见识过真正的高人成长经历。 他们前期很普通,极具成长思维和开放心态,又特别热爱与勤奋。
天才来自刻意练习,以绝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还轮不到拼天赋。

黑龙_杭州03-09 08:13

之前一段时间,在雪球的聊天中已经陆续提到了一些投研方法论,选股、估值、交易等内容。
这里陆续再摘录一些提炼后的思路方法。
投研方法论摘录:识别出周围高水平的投资人,保持良性的互动和交流,勤奋进取,成长思维,多角度、努力去抓住时代的最强音。
最大的护城河是成长,最好的防守是进攻,A股投资,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抱成长股。
选择当前发展最快的企业,选择有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选择虽然不怎么样但具有明显性价比的企业。
做投资于价值的边际博弈者,以逻辑、数据与事实为基础,着重研究边际变化,思考影响边际供求的预期。

全部讨论

之前一段时间,在雪球的聊天中已经陆续提到了一些投研方法论,选股、估值、交易等内容。
这里陆续再摘录一些提炼后的思路方法。
投研方法论摘录:识别出周围高水平的投资人,保持良性的互动和交流,勤奋进取,成长思维,多角度、努力去抓住时代的最强音。
最大的护城河是成长,最好的防守是进攻,A股投资,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抱成长股。
选择当前发展最快的企业,选择有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选择虽然不怎么样但具有明显性价比的企业。
做投资于价值的边际博弈者,以逻辑、数据与事实为基础,着重研究边际变化,思考影响边际供求的预期。

如何提高选股标准?
从广州回来,这几天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提升选股标准。
在投资市场取得长期的成功,真的很难,因为时代趋势和社会环境一直在变化。
一般来说,判断越多,错误越多。但如果不判断,则更容易犯错,躺着赚钱,其实是不存在的。
只有以非常严苛的标准来买入,尽量思考看清公司生意和成长的本质,力求买于不败之地。
对能力圈外不懂的东西,要勇于跳出舒适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望去学习。
对能力圈内明白的东西,要保持定力,屏蔽噪音,耐心等待合适的击球点。
真正的高手,一定是成长思维,求知若渴,不断突破自我,跟上时代变化的人,教条主义伪价投,只看得起自己的方法、行业和公司,画地为牢,很难进步。
光估值便宜是不够的,还要便宜的够久,或者看到催化剂;
光周期底部是不够的,还要亏损产能出清,产生供需错配;
光有预期差是不够的,还要有竞争壁垒或成本优势,构建长期经营的阿尔法。
买入催化,卖出变化;
买入稀缺,卖出剩余;
买入优秀,卖出平庸。
我喜欢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大师或高手的智慧,喜欢他们一生进取、不停进化的生命历程。
向艺术家那样去抄袭,先蒙着白描,然后理解手法,再思考底层逻辑,提炼总结,内化到自己的思维体系中。
不空想,勤行动实践,过程中再反复优化修正。
以前,偶尔会用“做真实的自己”来麻痹自己,其实那是固定思维,不想改变,妄想躺赢。
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偷懒,不断进化,成长是唯一出路。

关于交易:
牛熊心法:牛市和熊市就像白天和黑夜,就像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但两者的操作模式是不同的。熊市要集中,将仓位集中于那些基本没有瑕疵、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阻力最小的优质品种上面。牛市可以适当分散,适当拥抱有未来和梦想的新业务,新模式。
因为熊市重质,是鸡蛋里挑骨头,而牛市重势,有时候上涨就是无厘头。
牛市和熊市的选股和买入标准都是一样的,只是卖出标准有较大的差异,把每一天都当熊市来思考、来选择,事前打造方舟,而不是事中惊慌失措。
投资就是有逻辑地揭示未来,我们做的每一笔交易都是对未来的下注。
投资决策的过程对了,结果大概率也坏不到哪去。赚逻辑兑现的大钱,而不是抄底高卖的小钱。
以上摘录内容结束,全文我再反复琢磨,根据以后的思考实践再逐步完善。

这两天一直在思考,高手拉开长期投资差距的根本原因,尝试小结下:
1、成长思维下的持续复盘进化,构建适应时代环境与市场规律的风险可控能纠错的投研交易框架体系;
2、内心感觉驱动下的深度思考探索,建立对市场、产业,人性的超强洞察力。
3、热爱,具体化,勤奋努力,对具体公司的全方位深刻认知,在前2项基础上把握价值与买卖闭环。
4、在前三项基础上,用自己的价值交换能力,构建高手朋友圈,交流互动寻找持续的高收益机会。
以上四项,既平行存在,也层层递进,都做到顶尖非常难,需要大量的阅读修炼,持续的刻意练习,只有喜爱并乐在其中,才有可能精进。

一、投资风格:
1、最好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不轻易自我设限,也不随意贴标签,超额收益就来自于大众的傲慢与偏见之中。
2、长期赚钱的才是价值投资,能赚周期反转、价值发现、业绩拐点和估值波动的钱都很好,如果事先研究时具有立体感与穿透力,就可以事先推演可能的变化,避免中途下车或者大的过山车。

关于估值:
脱离生意模式谈估值是虚妄的,任何一种估值模式都有缺陷,与其研究精确地估值,不如研究买点和卖点,更有操作性。
个股的长期估值中枢,是市场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而不应该是投资人先入为主的看法。过于看重估值,是对市场的藐视,而敬畏市场,才是投资人应有的态度。对不熟悉的个股,即不要轻言贵了,也不要盲目讲安全边际与便宜,可以看后视镜研究历史,但要永远向前看做价值判断
估值是锚,趋势是帆,估值是科学,而趋势是艺术。价格围绕价值进行波动,价值偏离太远,必然会有均值回归。
同样估值,不同的板块涨幅差异巨大,是因为阶段不同,预期不同,既有商业模式的差别,也有趋势的作用,股市的运行,很多时候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
继续向赢家学习之旅,待会出发去深圳,拜访老朋友,也是近3年在雪球收益率最高基金经理之一。

关于选股:
股票投资,越是简单、粗暴、直接,越是容易被大众接受的逻辑,会越受欢迎,也最容易形成反身性。
顺大势,逆小势,在大多数阶段,价值与趋势都是统一的,只是在关键的阶段,他们是相反的。
要有自上而下的思维,想明白下阶段宏观的大蓝图, 先有一个模糊的方向,再去寻找一些具体的机会,要不然可能会犯一些所谓精确的错误。

其实每个人心性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投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高手是环境使然。他是长投做大的吗,什么条件下能做大。现在的股市环境他还能做大吗,肯定是不行的。当年我们一把上海认购证就做大了。接着就是买房子,一辈子,做好两次就够了,难道这是人的能力吗,不是的。是环境创造了你。高手的本事,应该是99%的都输的情况下,他而不输,这才是高手。

秘诀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