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承压、上半年净利润亏损 西证国际证券或退出香港联交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又一家在港中资券商敲响退市警钟。9月18日,西南证券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西证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证国际证券”)因未能维持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营运水平等因素,或将于9月27日暂停买卖。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西证国际证券实现营业收入0.14亿元,净利润-0.05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若西证国际证券退市,对西南证券或产生多方面影响,如资本减值、品牌形象受损、业务受限以及财务状况受到影响等。但也有观点认为,由于西证国际证券的营收净利在西南证券中占比较小,影响或有限。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敲响退市警钟

9月18日,西南证券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西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证国际投资”)的控股子公司西证国际证券于近日收到香港联交所发函件。函件内容称,因西证国际证券未能维持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营运水平及拥有相当价值的资产以保证其股份继续上市,除非西证国际证券就该决定申请复核,否则西证国际证券股份将于9月27日暂停买卖。

而在9月17日,西证国际证券也发布公告称,香港联交所作出上述决定时已考虑多项因素。首先是西证国际证券经纪业务及孖展(即保证金)融资业务及企业融资业务(为西证国际证券过去五年的主营业务)的经营规模大幅缩减。截至2022年,西证国际证券经纪业务及孖展融资业务的经营已基本停止,其余业务仅以最低规模经营。

同时,由于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于2023年4月实施牌照限制,西证(香港)融资有限公司不得就任何证券申请于香港联交所上市担任保荐人,故西证国际证券已停止其首次公开发售保荐人业务。截至2022年末,西证国际证券及其附属公司债券资本市场业务产生的收入极低。

除上述主营业务经营规模大幅缩减的因素外,西证国际证券还存在股权变更等多项因素使香港联交所认为其不能继续上市。其指出,西证国际证券入账分部亏损,并已持续亏损多年,而这种情况似乎并非由新冠肺炎疫情或疲软市场情绪引起的一时低迷或下降。与此同时,西证国际证券存在潜在交易相关不确定因素,其中包括西证国际投资会否与潜在个人买方之间签订最终协议;对有关交易可能施加的先决条件能否达成;及建议的业务计划最终会否落实。

据悉,西证国际投资于2022年底与潜在买方订立谅解备忘录,潜在买方拟向西证国际投资购买其持有的西证国际证券全部股权(约占西证国际证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4.1%),西证国际投资和潜在买方尚未就该潜在交易达成正式协议,尚存在不确定性。

香港联交所还提到,西证国际证券似乎并无足够资产支持经营可行及可持续的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西证国际证券录得净负债为2670万港元。

业绩承压明显

虽然涉及多项不利因素,不过,西证国际证券仍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公告提到,根据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西证国际证券有权将该决定提交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复核,于9月27日前送交上市委员会秘书。西证国际证券正与其法律及财务顾问进行讨论,且将积极考虑提呈复核要求,将该决定转交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进行复核。但西证国际证券同时提示,公司未必会要求上市委员会复核及有关复核即使进行,其结果亦属未知数。

公开资料显示,西证国际证券成立于2013年11月,资本金15.7亿元港元。西南证券在前述公告中提到,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总资产860.11 亿元(未经审计,以人民币计价,下同),归母净资产252.87亿元,同期,西证国际证券总资产6.66亿元,净资产-0.25亿元。

业绩方面,西证国际证券西南证券中的占比也较小。2023年上半年,西南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4.72亿元,西证国际证券实现营业收入0.14亿元;西南证券实现归母净利润4.62亿元,西证国际证券实现净利润则为-0.05亿元。

在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看来,在港中资券商在香港红海市场所占份额相对较低,近年来中资券商的亮点都集中在中资债券承做的投行业务上。2022年,中资美元债出现大量违约导致中资券商在2023年上半年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格局,因此西证国际证券的业绩表现也在情理中。但西证国际证券已停止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说明其可能是主动停止了海外拓展的步伐,后续或可能主动退出海外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证券2023年半年报也披露了西证国际证券持续压降经营风险的情况。半年报内容显示,西证国际证券通过控制成本支出,进一步减少负债,精细化成本管理,同时抓住市场回暖时机变现金融资产,逐步降低自营投资规模。

后续影响现分歧

针对西证国际证券经营业绩不佳应如何提振、若西证国际证券退出香港联交所将如何影响公司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西南证券,公司回复称以公告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西南证券在发布前述公告时提到,目前,西南证券经营情况正常,财务状况稳健。西证国际证券经营规模较小,占公司整体比重较小,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若西证国际证券退出香港联交所,对西南证券可能造成多方面影响。首先,西证国际证券退市的股价下跌会导致西南证券的资本减值,引发西南证券对西证国际证券的股权投资贬值。其次,西证国际证券退市会对西南证券的品牌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或也会影响投资者对西南证券的信心,进而影响其业务发展。

“此外,若西证国际证券退市,西南证券将失去在香港联交所这个重要资本市场的交易与运作平台,会使得其再融资和资产运作难度增大,对于西南证券来说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子公司和业务板块,对其整体业务布局和未来发展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西证国际证券退市或还将对西南证券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西证国际证券退市会影响西南证券的财务指标和经营状况。总体来说,如果西证国际证券退市,对西南证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资本减值、品牌形象受损、业务受限以及财务状况受到影响等。”柏文喜说道。

龚涛则认为,由于西证国际证券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净利在西南证券中的占比较低,如果西证国际证券被“断臂”,对西南证券影响也不大。在中资美元债的高潮过后,个别在港中资券商已经萌生退意,海外券商竞争对于部分券商确实也不太合适,或许退出止损做好国内主业是目前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