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文章系转发

工业硅:合盛硅业 新安股份 东岳硅材

三氯氢硅:宏柏新材 三孚股份 晨光新材
多晶硅:通威股份协鑫科技(港股)、特变电工新特能源 港股)、大全能源
硅片:隆基绿能中环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保利协鑫、上机数控
电池片:通威股份、爱旭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东方日升阿特斯
组件: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特斯、东方日升、天合光能
光伏胶膜,核心上市企业主要有:一线胶膜企业 福斯特海优新材,二线胶膜企业 赛伍技术鹿山新材上海天洋
光伏胶膜原料主要公司:联泓新科,宁波台塑(非上市企业),斯尔邦(东方盛虹)EVA(东方盛虹,联泓新科)+PVDF(联创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阳光)EVA 粒子后周期 POE、PVB (万华化学、东方盛虹、卫星化学岳阳兴长皖维高新
光伏玻璃,核心上市企业主要有:信义光能(HK),福莱特洛阳玻璃 (中建材),旗滨集团亚玛顿南玻A
光伏支架:中信博意华股份清源股份
储能: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科华数据、国轩高科、亿华通、林洋能源、新雷能、孚能科技、科士达、骆驼股份、圣阳股份、科力远、保力新、易事特、雄韬股份、南都电源
光伏逆变器: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固德威、特变电工、科士达、锦浪科技,以及微型逆变器的禾迈股份、德业股份、昱能科技。
光伏设备:迈为股份(HJT设备龙头)高测股份(光伏切片龙头)帝尔激光(光伏激光设备龙头)海目星(光伏激光设备新秀)奥特维(组件串焊机龙头)晶盛机电(晶体生长设备龙头)京山轻机(组件设备龙头)金辰股份(组件设备龙头)
运营商:三峡能源、爱康科技、晶科能源、太阳能、天合光能、特变电工、正泰电器、中利集团、华能水电,大唐发电、华能国际、深圳能源、北方国际、湖北能源、中天科技
光伏发电:太阳能、江苏新能、三峡能源、湖南发展、聆达股份,金开新能、浙江新能、芯能科技、晶科科技等
户用安装商:正泰电器、中来股份
工商安装商:苏文电能 芯能科技 林洋能源
光伏组件辅材:六大细分赛道全解析
光伏主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以及组件四个环节。上一环节的产品售价等同于下一环节的采购成本,因此上下游盈利能力存在明显的联动。

此前阶段性供需错配导致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博弈加剧,行业盈利集中在上游环节,硅料价格高企导致组件厂商成本压力巨大,硅片、电池、组件环节的盈利能力则受到明显压制。

随着平价时代的到来以及上游硅料阶段性供需矛盾的缓解,2023 年起产业链下游的电池、组件环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同时,组件排产的上行将带动辅材环节量增,辅材环节盈利空间有望得到修复。

对于电池及组件环节,现阶段行业正处于 TOPCon、HJT、xBC 等多种新技术路线分歧的交叉口,电池组件厂商能否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技术路线的选择。

相较而言,辅材环节的产品形态以及技术路线更为稳定,未来有望随终端装机以及组件出货量的持续提升而实现确定性的增长。

01
光伏主辅材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主要分为主产业链和辅材产业链。

主产业链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及光伏电站环节,辅材产业链中根据不同生产环节分类。

主要包括:

1)硅片生产环节:热场材料、金刚线;

2)电池片生产环节:银浆;

3)组件封装环节:光伏玻璃、胶膜、背板、边框、接线盒等等;

4)电站发电环节:逆变器、支架、汇流箱、电缆等等。



资料来源:海新优材招股书、行行查

02

光伏组件辅材行业概览
辅材是光伏组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本占比约为 30%-40%,随着光伏组件排产的上行,辅材环节有望迎来量增。

除了玻璃以外,组件辅材环节并不涉及大量的人力以及能源投入,成本结构中直接材料占比基本在 85%以上,因此生产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宗原材料价格,例如胶膜环节的 EVA/POE 粒子、铝边框环节的铝、焊带环节的铜和锡、接线盒环节的塑料粒子和铜。



03

光伏组件辅材竞争格局
从组件各个辅材环节竞争格局来看,玻璃、胶膜和背板环节已经呈现“单龙头”或“双寡头”的稳态格局,头部 1-2 家厂商占据 40%-50%的市场份额。

而边框、焊带和接线盒环节目前龙头厂商的份额尚不到 15%,市场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光伏组件结构:



对于组件大厂而言,规模实力较强的头部辅材企业可满足低成本采购、供应保障、分担现金流压力等多重要求,未来小辅材龙头与组件龙头“大对大”的合作模式有望进一步加强。

整体来看,当前尚处于集中化过程的辅材环节相关龙头将有更大未来发展空间,而处在技术迭代周期过程中的辅材细分领域,更具量利齐升的可能性。

04
光伏组件辅材核心细分赛道
1. 光伏玻璃
光伏玻璃行业具有技术、认证、客户、规模四大壁垒。

经过多年的充分竞争,技术壁垒已经逐渐弱化,目前核心壁垒为认证、客户及规模壁垒。

从竞争格局上来看,光伏玻璃行业长期保持着较高的集中度,基本维持双寡头竞争格局,其中信义光能和福莱特是光伏玻璃生产规模最大的两家企业。

由于光伏长期来看仍是高景气赛道,光伏玻璃行业的新进入者数量持续上升,新进入者如海螺水泥、安徽九洲等的扩张势头猛进。二三线企业及新进入者积极扩产,预计未来可能对双龙头的市占率造成一定冲击。



2. 光伏胶膜
光伏封装胶膜需要保证太阳能组件有25年使用寿命,是光伏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辅材。

胶膜使阳光最大限度的透过胶膜达到电池片,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光伏封装胶膜按照基体材料可分为EVA胶膜、POE胶膜及EPE胶膜。

光伏封装胶膜类型:



资料来源:鹿山新材

根据PV InfoLink数据,2021年全球光伏封装胶膜市场中,透明EVA胶膜市占率约52%,白色EVA胶膜市占率23%,EVA胶膜市占率合计75%;而POE胶膜市场占比为10%,EPE胶膜占比为14%。

EVA胶膜使用光伏级EVA树脂制成的光伏胶膜,是当前市场上最主流的光伏胶膜。



POE 胶膜与EVA 胶膜相比,具有更高的水汽阻隔率、更优秀的耐候性能和更强的抗PID 性能,可提升组件长期可靠性,同时多层共挤POE胶膜生产上又具有EVA胶膜成品率高、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2021年POE 胶膜和共挤型EPE 胶膜合计市场占比提升至23.1%,随着未来双玻及N型组件市场占比的提升,其市场占比将进一步增大。

POE最早由陶氏杜邦开发,生产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仅有陶氏、三井化学、LG化学、沙比克、埃克森美孚等几家海外化工巨头具备规模化生产的能力。

国内企业从2017年以来开始陆续在POE产品开始相关研发布局,目前部分企业POE项目进展到中试阶段,部分企业处于量产前夕。

万华化学、茂名石化、斯尔邦(东方盛虹子公司)、卫星石化、惠生工程、京博石化等都提出规划POE或已处于中试阶段,量产进度上取得领先优势。其中万华化学进展最快,已完成中试,预计2024年20万吨POE装置投产。

光伏胶膜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但新进入者众多。

截至2021年底,行业内龙头福斯特市占率过半,达54%,东方日升子公司斯威克市占率达17%,海优新材市占率达15%,赛伍技术和上海天洋等厂商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同时二线厂商也在积极扩产之中,产能有望大幅提升。



3. 光伏背板
背板在光伏组件中成本占比较低,约占5.2%,但在组件长达25年的使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背板按照材质可以分为玻璃板(透明背板)、聚合物材料(多层背板)两大类。

前者多应用于双玻组件,正面接受直射光、背面接受反射光,均可发电;后者主流复合型工艺为PVDF/PET/PVDF三层涂覆结构。

从2020年全球光伏背板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赛伍技术25%,中来股份 24%,明冠新材 13%,排名靠前的厂商还包括乐凯胶片、福斯特、回天新材等。



4. 光伏铝边框
国内铝边框行业小企业数量多,整体规模较小,竞争激烈,普遍盈利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

目前产能较大的光伏铝型材边框企业主要有永臻科技、营口昌泰、中信渤海和鑫铂股份。

以行业100万吨左右的需求量测算,2021年四家第一梯队的企业市占率约55.56%。



5. 光伏焊带
随着光伏行业降本增效需求的增加,对上游焊带行业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严苛。

焊带产品需要进行相应的迭代升级,未来熔点温度不超过 175°C的低温焊带亦有望随 HJT 电池的起步而同步放量。

焊带环节技术门槛较高,头部厂商具备工艺及技术优势。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光伏焊带市场充分竞争,主要以民企为主。

焊带2021年全球总需求约11 万吨,宇邦新材销量约1.4 万吨,市场份额达到13%,除宇邦新材外,其他头部焊带厂商还包括同享科技、太阳科技、泰力松、威腾股份、太仓巨仁、斯威克科技等。



6. 接线盒
接线盒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将塑料粒子、电缆线(铜材)、二极管/模块、连接器等组装到一起。行业当前基本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从目前的竞争情况来看,接线盒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接线盒2021年全球需求约4.4 亿套,通灵股份销量约 0.50 亿套,约占比11%。除通灵股份外,其他头部接线盒厂商还包括快可电子、中环赛特、浙江人和、江苏海天、协通科技等。



光伏组件辅材环节是具备长期成长逻辑。虽然当前部分小辅材企业的规模体量普遍不大,但未来的成长空间不容小视。组件辅材头部厂商有望凭借成本控制、资金实力、产品迭代上的优势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利用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开拓新的应用市场,有望实现可持续的长期成长


作者:郭伟松_鑫鑫投资(来自韭研公社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