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沙拉夫与最高法院之争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2

文/探影局档案

2019年12月17日,各国媒体记者争相报道了一则最新消息,标题多带有“史无前例”、“震撼世人”的字眼。

这则引起全球重点关注的消息就是“巴基斯坦法院宣称前总统穆沙拉夫犯有叛国罪,判处其死刑,并决定将对其悬尸三天”。

值得提到的是,巴基斯坦法院下达判决结果时,穆沙拉夫本人尚未回国,他因病势沉重在迪拜接受治疗。

得知这一审判结果后,穆沙拉夫发表了视频讲话,声称他被非法剥夺了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并一再强调这一审判源于“私人恩怨”。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穆沙拉夫在总统任上

“我一生都为巴基斯坦服务,却因叛国罪受到审判。我为巴基斯坦打仗,为我的国家服务了10年。”

2019年12月17日,穆沙拉夫公开发表视频讲话,强调巴基斯坦对他叛国罪的缺席审判“是不公平的”。

穆沙拉夫是巴基斯坦2001年至2008年间的在任总统,截至目前是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

其刚刚上任时,巴基斯坦正迎来经济连年滑坡的危机,是穆沙拉夫主导、推进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措施,才使得巴基斯坦经济从平缓增长发展到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穆沙拉夫是1943年生人,出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但4岁那年他就随家人移民到了巴基斯坦,改换国籍,成了巴基斯坦的公民。

穆沙拉夫的父亲是巴基斯坦的一名外交官,受其影响,穆沙拉夫也盼望着长大后能进入巴基斯坦政府任职。

不过穆沙拉夫实行的或许是“曲线救国”的方针。最开始,穆沙拉夫选择入读巴基斯坦陆军军校,当上一名炮兵军官。

在经历两次巴印战争、多次立功获奖之后,他在军中逐渐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1991年、1995年和1998年分别晋升少将、中将和上将之后,他的前程眼见更加光明。

事实也是如此,1999年4月,穆沙拉夫被任命为陆军参谋长,手握军队大权,同年10月,穆沙拉夫就发动政变推翻了谢里夫政府,接管了政权。

穆沙拉夫就任巴基斯坦国家总统期间,巴基斯坦正面临着四个主要的挑战,分别是沉重的外债和国内债务,高财政赤字和低创收能力,贫穷和失业上升,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出口停滞不前。

在这种情况下,穆沙拉夫将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定为重振国家经济,通过改革税收制度,改革银行和公用事业部门,推进私有化,削减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稳定宏观经济,放松经济控制,下放权力,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向目标靠拢,最终也将巴基斯坦的经济带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

但就在穆沙拉夫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的时候,在他的身侧,一只司法之虎已经向他露出了獠牙。穆沙拉夫逐渐被“司法陷阱”困住,“眼睁睁看着希望一点点破灭”。

穆沙拉夫与司法机关有“旧怨”

1999年,穆沙拉夫能够通过一场不流血的政策推翻谢里夫政府,其背后少不了包括乔杜里等司法人员的支持。

彼时,乔杜里还是一个普通的法官,但他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司法人员站到穆沙拉夫的一侧,在最高法院和穆沙拉夫之间穿针引线,也就为穆沙拉夫的顺利执政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2003年,经过乔杜里斡旋,最高法院承诺会在国民议会中支持通过宪法修正案,赋予总统解散议会和政府、任免三军领导人的权力,允许穆沙拉夫担任总统至2007年。

这对穆沙拉夫来说当然是一个十分有利的事情,也因此穆沙拉夫对居功至伟的乔杜里更加信任,2005年,乔杜里就在穆沙拉夫的支持下就任巴基斯坦最高法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席大法官,在司法系统具备了更大的影响力。

此时的穆沙拉夫和乔杜里可以说是处在了“蜜月期”,彼此有默契地达成了一定的合作。但等到穆沙拉夫企图继续手握总统和军权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就变得紧张了。

乔杜里坚决反对穆沙拉夫继续担任陆军参谋长,在参议院批准的前提下,他多次联合反对派向穆沙拉夫发难。

这也让穆沙拉夫对其十分不满,2007年3月,穆沙拉夫做了一个或许会让他后悔不已的决定,那就是宣布解除乔杜里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职务,进而促成了一场流血抗议。

穆沙拉夫最终没能让乔杜里下台。相反,他不仅没能达成自己的目的,要被迫作出让步,默许最高法院恢复乔杜里首席大法官职务,还让继续“手握大权”的乔杜里彻底地恨上了他。

穆沙拉夫之所以做出让步,是因为他想要以军职身份竞选总统势必要得到最高法院的同意,而后者正是以此为筹码,换取乔杜里恢复原职。

就在这一年的10月,新一轮总统竞选开始,一定程度和最高法院“握手言和”的穆沙拉夫成功连任,得以继续执政。

但穆沙拉夫在保住自己的总统之位后却干了一件极具争议的事情,那就是过河拆桥,以最高法院法官干预行政和立法为由,宣布实行紧急状态,进而将乔杜里第二次免职。

彼时,穆沙拉夫不仅罢免了乔杜里的职务,还一同罢免了一批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的法官,甚至派警察封锁了乔杜里的住处。

穆沙拉夫的这一系列举措在司法系统内部引发了一场大震荡。无数律师聚众发起了抗议游行,穆沙拉夫政府却采取了最糟糕的一种的应对方式——枪杀律师,激起了更为强烈的抗争。

几个月后,2008年1月,穆沙拉夫不得不黯然隐退并开始流亡海外。

穆沙拉夫屡遭指控

巴基斯坦独立60余年,数度实行军法管制,由总统独揽大局,司法并未真正独立。

但2008年穆沙拉夫政权倒台之后,司法机关却在与政府、反对党和军方的周旋中迅速崛起。穆沙拉夫也就迎来了巴基斯坦司法机关的“清算”,屡屡遭到了指控。

穆沙拉夫2008年下台之后就开始了“自我流放”,先后旅居英国和阿联酋。但2013年,流亡在外的穆沙拉夫试图回国参选,却在刚一入境就被法院剥夺了选举权,取消了选举资格,并很快被司法机关逮捕,遭到涉嫌卷入3起案件的指控,被软禁在一处乡间别墅。

哪怕后来得到保释,仅仅1天过后,他又被指控其他罪名,遭到了再次逮捕。

穆沙拉夫得罪了巴基斯坦的司法机关,后者决心对他赶尽杀绝。

自2014年开始,巴基斯坦特别法庭就指控穆沙拉夫涉嫌犯有叛国罪,并于2019年12月,在穆沙拉夫缺席的情况下宣判其犯“叛国罪”、判处其死刑。

这一判决也是巴基斯坦历史上的首次。彼时因病在迪拜住院的穆沙拉夫第一时间表达了强烈的抗议。

也正因为知晓巴基斯坦司法机关对自己的敌意,穆沙拉夫才会在判处结果出具后首次接受采访时斩钉截铁地表示“这一审判源于私人恩怨”。

穆沙拉夫看似已经被逼到了绝境,但他的下场却绝对不会这么凄凉。正如2013年遭到软禁之后他仍能平安离开巴基斯坦、旅居迪拜一样,军方势力也绝不会坐视他落得一个“死刑”的结局。

要知道,巴基斯坦军方虽然碍于种种顾忌,不会在明面上给予穆沙拉夫声援,却绝对不会对穆沙拉夫放任不管。

一方面,穆沙拉夫在军中具有一定的人脉资源,这些人不会坐视穆沙拉夫被害,至少会尽力保障穆沙拉夫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所有军方人员也不会坐等穆沙拉夫被判死刑,只因为一旦穆沙拉夫成为巴基斯坦历史上首位被判有罪入狱的军方领导人,军方也会因此蒙羞,其他军方高层也会担忧自己的未来,担心自己日后也会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

正因为如此,巴基斯坦军方虽不好在明面上出力,暗地里却一直在全力周旋。他们的努力也有很明显的成效,有关判处穆沙拉夫死刑的审判结果果然很快作废。

2020年1月,代表巴基斯坦政府出庭的检察长指出,审判穆沙拉夫的特别法庭是在未经内阁批准的情况下成立的,此举违背了宪法,也因此由这一特别法庭作出的任何审判结果都不具备法律效力。换言之,他们对穆沙拉夫的判决也是无效的。

这一说法也经过了巴基斯坦高等法院的裁定通过。穆沙拉夫的死刑判决被当庭宣判无效。

避开了一场大劫难之后,穆沙拉夫不再期待回到巴基斯坦。因为治病的需要,他继续旅居迪拜,一直到2023年2月因为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9岁。

在他病逝之后,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部发表声明,表示对他的去世“深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