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销量“触底”,市场结构却在升级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张裕葡萄酒

葡萄酒“低谷期”,市场结构却在“被迫”升级,要在“变局”中及早布局。葡萄酒销量“触底”,市场结构却在升级

近日,有两组数据引发关注:2024年一季度全国葡萄酒产量3.2万千升,同比增长3.2%;一季度葡萄酒进口量5.97万千升,同比增长3.66%。葡萄酒数据有所好转,而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率先摆脱大环境束缚的企业和品牌,将会“引领”葡萄酒新的市场结构。

低谷期的葡萄酒,市场结构却在升级

葡萄酒的产业发展脉络很清晰:国产酒觉醒、进口酒兴起;传统渠道为王、到电商和新零售;进口酒的产品源头从法国一家独大到几乎遍及全球……但葡萄酒的消费市场结构,却并没有这么清晰。

一方面,葡萄酒一二线市场的集中度超高,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和内地的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另一方面,三四线市场在整个葡萄酒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实在太低,不足以成为消费的一个单元。因此,葡萄酒市场结构一直都比较“混沌”,企业和商家也只能围绕具体城市市场制定相应运营策略。

但是随着消费逐渐分级和探底,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首先是核心城市市场承担了葡萄酒最主要销售额,其他市场在大环境下被迫收缩。其次,多元渠道对葡萄酒的影响明显。比如电商渠道、直播带货以及日渐兴起的新零售,分担了葡萄酒销售的一部分职能,同时也让线下渠道显得更加弱化。再次,行业性“探底”也让葡萄酒的价格档次发生了改变,低价倾销的产品逐渐退出市场,中高端价格结构逐渐实现。因此,“少喝点,喝点好点”成为了普遍的消费认知,这或许是葡萄酒销量下滑带来的“唯一”好处。

对此,浙江昊荣实业董事长刘鹏说,公司去年实现了逆市增长,国产酒单元增长较快,进口酒部分保持稳定,究其原因在于公司调整了经营策略,把精力聚焦到了几个核心城市市场,做通做透,同时对于主推产品进行了更换和升级,保障了利润,实现了葡萄酒两位数的增长。

变从何来?葡萄酒行业的“触底反应”

当前中国葡萄酒市场确实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压力颇大,2024年形势依然严峻,这与消费大势是密不可分。因此,葡萄酒要静下心来,适应当前局面,从汇量增长转向关注消费市场“内涵”的提升。

产业结构调整是引发市场分级的根本原因。从源头上看,无论是国产酒还是进口酒,企业发展需要必须的利润,而前些年的激烈市场竞争,使得产品利润结构逐渐透明,甚至倒挂。这几年,企业和酒商纷纷调整产品结构,比如张裕加大白兰地的推广,王朝打造干白产品等,其实都是在迎合消费分级从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

一位代理张裕白兰地的酒商表示,虽然行业整体不太景气,但张裕白兰地还是实现了很多市场的突破,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的多元化和消费分级。一些客户觉得反正也不好卖,不如卖一些中高端价位的产品,还能保证利润。这在一些对葡萄酒有刚需的客户那里,表现最为明显。

葡萄酒的渠道和销售网络来看,也有些改变。电商在的产品结构上,有了较为明显的升级,不再只是低价抛售,品牌和品质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在领军企业和进口酒运营商亲自下场,开设旗舰店后。在线下渠道,葡萄酒的低端消费已经饱和,酒商更希望实现渠道下沉和产品迭代,从而开拓更大的市场,因此,中高端产品反而在整体销量下滑的大势下显得更加珍贵。

在“变局”中及早布局

整个行业都在期盼葡萄酒摆脱“低谷”,而来自于市场结构的变化已经悄然发生,大家必须尽早布局,才能实现突围。

首先是融合消费趋势,顺势而动。现在葡萄酒销量下滑,一部分原因是整个消费大环境,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摆正位置。葡萄酒归根结底是一个大众消费品,这也决定了它首先要融入市场,才能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对于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建立在他们接受葡萄酒的基础上,而现在,这是葡萄酒最急缺的一环。

其次要创新,把握年轻消费群体。葡萄酒有很多细分品类,从世界葡萄酒发展是上来看,在特定时期都能引领风潮,带动整个产业的扩容。现在的葡萄酒市场,年轻人逐渐成为核心消费群体,葡萄酒可以利用多品类、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在很多细分品类实现突破。

最后还是要有策略。刘鹏认为,葡萄酒要从品质提升、分销网络构建和可操作性的助销策略方面入手。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品质和口感将会成为消费选择的关键要素,而分销网络构建可以围绕核心城市市场进行。至于具有可操作性的助销策略,比如在不同季节、区域的促销政策,分别针对消费者以及渠道,持续开展不同形式内容的促销推广活动,充分运用拉和推两股力量来打造持续、稳定的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