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信号“一连串”,年底“吃饭行情”要来了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0

近期,国内外经济政策出现了“一连串”积极信号,比如经济方面,生产和消费透露出积极信号;政策方面,汇金入市等措施标志着政策出台窗口“未完待续”;预计政策端将由地产+财政+货币+市场“四轮驱动”进行持续发力、以增强经济发展韧性。而海外方面的好消息是长端美债利率可能已经阶段性见顶。

1、政策端持续发力

周末的时候,证监会调整优化融券相关制度,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融券端,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50%上调至80%,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出借端,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同时,沪深交易所也发出通知,进一步细化相关安排。证监会表示,将加大对各种不当套利行为的监管,扎紧扎牢制度篱笆,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对各种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严从重处罚。

限制融券鼓励融资或主要是市场低景气度下的反向安排,只有堵上量化基金可以融券做空个股的漏洞,才能防止有融券业务的白马股被恶意做空,相当于堵上了A股大盘指数被恶意做空的漏洞。

2、经济企稳,重回扩张区间

9月以来,经济企稳的迹象越来越明显,集中体现在制造业生产和消费上一方面是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终于走出长达一年的负增长;制造业PMI时隔五个月重回扩张区间,库存也在持续下降。另一方面通过“超级黄金周”的窗口,我们基本确认消费进入疫后复苏、冲高回落后的第三阶段——继续企稳反弹。

不过企稳信号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我们认为四季度经济复苏有三处“不牢固”:

地产的修复可能“来得更慢”。“831”政策落地对地产的刺激呈脉冲式。“看的比买的多,挂牌的比成交的多”是近期楼市的最大特点。二手房成交在限购松绑后同比修复,而新房仍处近5年低位,9月房企业绩继续筑底。

基建方面,如果不加力,从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同比增速会面临“逆风”。作为今年经济重要“压舱石”的基建投资在三季度时似乎进入了“乏力期”,尽管8月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所提速(领先于基建投资3个月左右),但毫无疑问也受到大规模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的影响和限制。

在出口不强、地产偏弱的情况下,工业制造业的复苏往往比较脆弱。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大幅反弹大部分原因在于下半年低基数的窗口被进一步打开,而9月制造业PMI重返荣枯线以上也有极端天气褪去后的季节性因素加持。

如何巩固不牢固的复苏基础?最优解或是地产、财政与货币三线发力。

地产需求、供给都得抓。楼市销售“金九”复苏分化、“银十”开局平淡数据导向下还需更多需求政策调控。供给端最受瞩目的城中村改造料将加速推进,一是助力年末地产投资与新开工的企稳,二是支撑后续多年地产建设和购房需求。总规模上本轮城中村改造预计不及上轮棚改,但其在超大特大城市开展的资源集中性与精准性不乏亮点。

财政端既得防风险,也得稳增长。在当前地方政府“不能”加杠杆、居民部门不愿加杠杆的情况下,可能确实需要中央政府出手“推经济一把”。1998年长期建设国债的推出具备借鉴意义,它对经济的支持前后历时11年、是帮助经济引擎切换的重要依托。同时,近期新一轮化债开启的核心逻辑不仅仅在于“防风险”,更在于“稳增长”——此次特殊再融资债券的资金用途细化到“偿还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拖欠企业账款”,这有利于重塑企业信心。

货币端降准、降息得“管够”。无论从巩固并扩大地产政策的果实,还是配合财政政策的维度看,积极宽松都应该继续保持。我们认为降准或在11月落地,以协调年末地方化债与MLF到期以及跨年流动性需求。低通胀和地产恢复迟缓的背景下降息诉求仍存,时点上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年初——汇率压力相对较小,且有信贷开门红的需求。

3、业绩端:7成公司三季报预喜

截至10月14日,已有293家上市公司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125家预增,73家略增,5家续盈,20家扭亏,合计223家公司报喜,占比76.11%。业绩报喜公司中,有173家预计净利润超亿元,82家预计净利润增幅超100%。从行业分布来看,业绩报喜公司主要分布在机械、化工、汽车零配件行业,报喜公司数量分别为27家、16家、15家。

此外,有27家预减,16家预亏,合计43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报忧。业绩报忧公司中,有5家预计净亏损超亿元,21家预计净利润降幅超50%。从行业分布来看,业绩报忧公司主要分布在化工、机械、航空航天与国防Ⅲ行业,报忧公司数量分别为7家、4家、3家。另外,有27家公司业绩预告类型为不确定。

4、海外“鸽”声四起,美债利率已阶段性见顶

长端美债利率阶段性见顶的迹象越来越明显。首先,美国经济在基准情形下依旧面临下行风险,美联储副主席杰弗逊及两大联储主席洛根、博斯蒂克陆续释放“鸽派”信号,暗示美联储11月可能无需进一步加息。其次近期美债长端利率上行导致金融条件明显收紧,已然处于限制性水平,对于是否有必要进一步紧缩,美联储内部分歧较大;第三,汽车行业罢工蔓延至电影及医疗行业,叠加近期消费者信心的下降和不及预期的新屋开工,都凸显着经济下行的隐忧。最后,考虑到巴以冲突的爆发,避险情绪升温减弱市场风险偏好,市场转向传统避险资产,也有助于美债收益率下行。

未来投资展望:

近期积极信号频发,影响A股走势的两大关键因素(国内:经济基本面及预期海外:美债利率)均释放积极信号。因此,站在当前时点,市场见底信号明确,四季度或迎转折,走出底部只是时间问题,A股迎来配置机遇窗口。

从历史规律上看,四季度上涨的概率较高。截至2022年底,2000年以来上证指数在四季度的平均收益率为+4.73%,取得正收益的概率为61%

自2021年底以来,不少板块已经回调快2年了,当下是非常考验耐心的时刻,但估值才是市场的锚,叙事、情绪、各种短期的事件冲击都不是,在当前以合理甚至低估的价格买入优质的资产,才是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智慧。

蓝筹回归阶段,机构投资者往往加仓金融地产消费,近期资金持续、大力加仓$沪深300(SH000300)$沪深300指数作为大盘蓝筹风格代表性指数,主要板块覆盖食品饮料(12%)、银行(11.4%)、非银金融(10.2%),或将明显受益于此次增持。$沪深300ETF华夏(SH510330)$ 跟踪沪深300指数的,由指数基金管理经验丰富、连续七年获评被动指数金牛公司的华夏基金管理,流动性较好。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沪深300ETF华夏风险等级R3,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属于指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全部讨论

2023-10-16 10:02

国祥相关的吃牢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