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难辨?如何应对新股招股期间的“市场传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在新股IPO过程中,各种路边新闻、小道消息时常出现在媒体报端、股友社群,几经转载难以溯源,真真假假难以辨认。哪怕是常年打新的老手,有时候也会被假消息忽悠瘸,导致严重误判。接下来我就盘点盘点近几个月当中,几个忽悠人的“市场传言”:

1. $中国抗体-B(03681)$。在招股过程中,曾经有这么一条消息流出:“市场消息指,尚未截止招股的中国抗体制药,于国际配售已获数倍认购,当中包括大型国际基金及长线基金”。牛逼不牛逼?招股还没结束国配已数倍,很多小散信以为真果断申购。然而公布结果的那天,只有区区1.38倍而已,所谓的大型长线基金也没个影。对于这个明显的假消息,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避之唯恐不及,中国抗体B首日暴跌21%,被戏称为中国坑B,真是坑你没商量。

2. $阿里巴巴-SW(09988)$阿里巴巴当时并不算假消息,只是各个媒体太会捕风捉影,恨不得阿里发言人嘴角动一动还没说话,就发篇新闻稿做个独家解读出来。当时各种小道消息充斥,一会儿说相比美股折价4%,一会儿说不折价,一会儿说定价188,结果最后176。

3. 景业名邦。这支地产股在招股初期没有得到多少散户的注意,孖展额一直接近于零。不过很快就放出消息“传景业名邦国际配售获数倍超额认购,并获桂生悦、杨受成个人投资”,随后才陆陆续续吸引到一些散户孖展。最后公布结果,国配仅仅是适度超购,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数倍”这个词已经被玩坏。好在地产股一般涨跌幅都不大,否则又是一例“坑B”事件。

4. $艾德韦宣集团(09919)$。在刚开始招股时,艾德韦宣的表现很平淡,孖展倍数长期在个位数。不过临近截止的前两天突然出现小道消息,称艾德国配已获数倍认购并且高瓴资本也将参与认购。于是小散们呼呼啦啦一顿申购,很短时间内把孖展倍数拱到了70多倍。最后公布结果,国配认购倍数只是2.1倍,高瓴资本也不见踪影。低于预期顿感上当受骗的散户在暗盘纷纷抛售,从此艾德就开始了漫漫下跌路。

看了这么多“市场传言”的例子,那我们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我觉得有以下两点:

1. 假消息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不要对此抱有幻想。在如今这个信息高度流通的时代,假消息的源头有太多:有些是无良发行方为了确保发行成功找写手炮制的虚假利好,有些是无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夸大或扭曲了事实,还有些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友的纯杜撰。而且假消息和真消息经常混在一起,在最后被官方证实或证伪之前完全无法分辨。

2. 一只新股的申购策略,主要还是基于公开的招股书和招股资料,基于你对这家公司的评估和判断,而不是随随便便听到的利空或利好消息——特别是招股进行中传出的“市场传言”。阿里折价4%抑或不折价,并没有那么大区别,这么优秀的一家企业,它的上涨空间难道差这4%?同样,一只新股如果本来孖展倍数差强人意,你本来也认定它是一只鸡肋股,那即便放出了利好消息也要谨慎行事。

其实我跟大家一样,也是踩过小道消息的雷的。踩一两次雷不要紧,关键要复盘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这样以后才可能避免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