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制品企业分析(1.2)优秀!华兰生物的三季度成绩单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4喜欢:8

几场秋雨,天气变得凉爽。同时,开始进入一年一度的流感季(每年9月到次年3月)。前几天国联证券发布研报唱多华兰生物的流感疫苗,当天华兰股价上涨6.62%。市场情绪非常好。

华兰这块业务今年以来一直跟踪,个人非常看好它的爆发力。中报落空之后,还遇到不少嘲讽的键盘侠。在投资、调研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做好功课,坚守自己的逻辑就好。

现在结合中检院的数据,终于水落石出,流感疫苗业务符合我的预期:三季报公司业绩会更好看。

整体看来,流感疫苗1-9月批签发量1753.5万支,同比上升104%。近8年来最快的增速。

华兰生物是这次流感疫苗爆发的“功臣”。它的流感裂解(成人)、四价流感(成人)分别占据前三季度的19%、26%,合计占比45%,占了流感疫苗的半壁江山。

我查了产品价格,三价流感疫苗在40-60元之间,而四价疫苗的价格为108/支。毛估估一下,流感疫苗业务将带来6.25亿元收入(1753.5万支*19%*40元/支)+(1753.5万支*26%*108元/支)。比起中报的1197.09万收入,相差一个量级。

这基本剧透了华兰生物未来的疫苗业务高速增长。三季报会在10月28日披露,拭目以待。中报之后华兰的股价震荡上涨了11.22%,明显强于大盘(+3.03%%),确实有不少资金押注了这个逆向投资机会。

除了疫苗业务,另外两个主力业务也出现长线机会:人血蛋白、静丙

人血白蛋白的销售额长期位居医疗系统前列。根据天风证券测算,全国医院用药金额高达105亿元,需求巨大。

然而,由于浆站数量限制、采浆效率等等因素,相比起欧美国家,中国血制品的缺口率高达50%。巨大缺口迫使我们进口,而人血白蛋白是唯一可以进口的血源性血液制品,多年来,进口白蛋白的批签发份额一直保持在60%左右。

从最近批签发量,我隐隐约约看到“国产替代”的现象。

纵观过去7年时间,国产白蛋白企业前四名的市场份额逐步提高(天坛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从2013年还在20%,到2019H1占比27%。进口企业的份额先升后回落。

可以看出,批签发逐渐向国产龙头倾斜。长期来看,华兰生物人血白蛋白的竞争格局十分出色。

另一个是静丙业务,格局同样十分吸引人。

从全球的血制品的消费结构看,在国内排第一的人血白蛋白只能排到第二,占比17%左右。而排名第一的是免疫球蛋白(以静丙为主),占比高达51%,超过一半!而静丙消费在国内仅仅占比31%。

如果按照血浆行业的发展方向,静丙必然是国内未来增速最快的血浆制品。

不过,今年飞过一个黑天鹅。2月5日曝出上海新兴的静注入免疫球蛋白的艾滋病抗体呈阳性,直接导致2019H1批签发下滑3.8%。

但没有对华兰生物造成负面影响。中报显示,静注丙球业务的收入为4.72亿元,同比增长73.67%,贡献了2.87亿营业利润。一方面说明公司正在享受静丙产业扩张的红利,另一方面说明,华兰生物偏保守的经营风格在行业曝出黑天鹅,如静丙、如流感疫苗等,仍保持增长势头。

综合3大业务来看,短期上,华兰生物的疫苗业务最充足的爆发能力,符合预期。也是市场给出“高价”的重要逻辑。

另外两大业务,人血白蛋白受益国产替代倾斜,竞争格局越来越好;静丙业务稳中有增,碰到黑天鹅之后还能够逆行而上,更是难得。这2点都是长线关注的绝佳理由。

全部讨论

2019-11-07 14:00

保存参考。

2019-10-22 18:04

你好,请问一下,销售量和批签量有没有一个数据上比例的联系?

2019-10-11 21:08

谢谢分享

2019-10-11 19:21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