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昨天跟做二级的朋友聊投资理念,收获颇丰。
我的核心逻辑是——用一级的手段分析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与其价格对比,如价值高于价格,则买入,反之不买入,已买入的则持有。
这种逻辑属于貔貅战法,低价买入,高价不卖,股票越来越多,吃稳定股息和长期价值提升。
后来我开始修正这个逻辑——价格高于价值时卖出,换其他价格低于价值的标的,轮动投资。在核心标的(对我来说就是01398)分红前买入吃息。
这个修正的本质是增加了波段操作,如果操作得好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但核心仍然是价值投资,买卖点都是价值价格差,而且长期看,稳定持有的还是核心标的。
他反驳了我“以价值投资为核心逻辑”的投资理念。
他的观点是——价值判断主要是用来排除掉垃圾标的的,可以用于整理股票池。但一旦形成股票池后,交易决策应该基于技术的而非基本面的手段开展。这样能够回避掉自身基本面分析相比其他更深入研究者的信息差距,也能节约分析精力。
他的理念和我的理念最大的差异其实是他认为在白马股板块中市场是有效的,靠谱的投资者们已经把标的分析得很透彻了,不太存在大家一起犯低级错误造成价格显著偏离价值的空间。而投资者收益率的差距,来自于对波动性的容忍度、资金体量和自律程度。而上述因素,都是技术的而非基本面的。
我今天想了一天,觉得可能他是对的。
比如紫金矿业江西铜业,我研究了半天搞明白为什么二者PE差那么大,发现其实股价已经正确反映了这种差异(紫金矿业是资源方,江西铜业是加工方)。我费力研究一通,并没有得到任何新的足以用于交易决策的有效信息。而我买入江西铜业的理由,是基于认为美元会贬值叠加大宗商品上行周期不买期货就买有色股这个逻辑——这里面暗含的是“有色股会收益资源价格上涨而股价上涨”的相对股价逻辑而不是“江西铜业的存货价值会上升XX元,加工业务收入会上升XX元”的绝对估值逻辑。买江西铜业而不是紫金矿业的逻辑是“江西铜业PE比紫金矿业低,H股PE更低,且股息率高,安全垫足”,上述逻辑同样是相对估值逻辑。
放到我这几天特别纠结的一个问题上——为什么中国人寿的PE是中国人保的4倍?为什么中国人寿的AH差高达300%?按我朋友的逻辑,我就不应该去琢磨这个问题,而应该接受这个现实,然后重点去思考近期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导致股价的波动。
这有点像期权定价法,用期权绝对价值法计算期权价格,正确但无用,最后大家都是在用基于现货价格的相对价值法。
当然上述逻辑主要针对的是大白马。对于新兴行业和小微股,我还是认为基本面分析才是正道——虽然这些股票的大部分玩家都是技术流。
另外,我认为他的逻辑在面对极端的牛熊市行情时也是失效的,在市场表现特别极端时,应该相信价值分析而不是技术分析。比如我现在坚定的认为纳斯达克在赶顶,七姐妹要崩一波。英伟达我不敢说现在价格高于价值,但NDX崩的时候一定会连累它。孰对孰错,就看NDX后面的走势吧。一旦验证了,就知道是不是要修正自己的观点了。
我想买看空NDX的ETF来为自己的判断买单的,但国内开不出美股账户属实烦人。
一点心得,欢迎大家批评指教。

全部讨论

05-12 16:48

你的是纯粹价值,朋友的参杂了更多的方法论,需要根据二级市场不同时间段的景气度来筛查自选,多了一层预判出错的风险。对价值来说,股价波动不是风险。当然价值一定要大方向判断准确,譬如紫金和江铜,基本没有对比的必要。至于市场存在的不能理解的现象问题,理解不了就放弃,正好缩小自己的能力圈,提高投资的确定性。说的不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