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复盘。闲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好久没发贴了,最近瑞信被瑞银收购的消息让我想起以前接触到的一些事,所以想随便聊两句

20-21年我做港股的时候,那时候做的衍生品叫涡轮,在富途牛牛上可以直接买卖,其他平台也都能搜到,其玩法类似于股票期权,老粉可能知道我以前说过的

那时候我是职业交易员,做的就是这方面的量化交易

涡轮的主要发行商主要有花旗,摩通,摩利,瑞银,瑞信,高盛,汇丰,法兴等

基本都是国际金融巨头,也有几家国内巨头,如国君,中信等

因为量化交易的缘故,基本对发行商都会有所研究了解,因为他们是投资者的对手盘,开价权在他们手里

就像像炒股,有些票股性好,有些票股性差,做多了就知道哪些票赚亏钱效应如何

涡轮的发行商同样是这样

我印象最差的就数瑞信,瑞通,印象好的有摩通,法兴

当时我们公司的交易员,在瑞信上经常亏钱,因为瑞信发行商喜欢搞事,这也是为啥我要来聊瑞信这事

举个例子

一个商品正常开出来买入价是0.22,卖出价是0.24,表面看是不是只有0.02的差价,但是事实是你一买进去,瑞信的票卖出价瞬间变成了0.34,相当于你一进去就先亏了0.12个价差

正常我们量化的逻辑就是0.02的价差,买进去只要上涨0.02就可以回本,同时我们可以设止损就在0.22,最差的情况是买进去就亏0.02个点,一旦涨0.02我们只亏手续费,后续就是涨多少跟设止盈

但是瑞信恶心就恶心在乱开价,本来只要涨0.02回本,到它那就成了直接先亏0.12个点,然后要涨0.12才能回本

你要明白许多金融衍生品基本都是带杠杠的,而涡轮还是杠杠上加杠杠,撬动的资金很大,这0.12有时候就是十几二十个点的盈亏,而量化模型最核心的就是风控

像这样的开价有时候还能接受,最让交易员难以接受的是持续缩涡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买入0.22的价格,卖出价此时开0.34,此时已经缩涡,但是你认为可以等涨0.12个点回本再走

而瑞信作为发行商,经常再来个更恶心的操作,把卖出价持续缩涡,这样即使你买的票在涨,它的卖出价可以缩窝变成0.41,0.50,价差持续变大,让你没法回本还持续亏钱,顶不住的投资者出于杠杠下的风控意识就只能割肉走人,等里面的人割肉走完,瑞信就把价格开回正常

那时候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虽然其他发行商偶尔也会搞事,但搞事基本也还能接受,比如价差0.02变成0.05,但是瑞信一搞就是这么大,几个交易员顶得住

因此在港股涡轮圈里,瑞信的风评应该是最差的

表面上给你一个完美盘口,但一进去就是个火坑

迫于人家是发行商,如何开价是它的权力,如何选择发行商就是交易员的自由,许多时候只能避而远之

我那时候老板也经常说,不要碰瑞信,瑞通,偶尔给你赚一波,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坑

21年之后,港股迈入熊市,我也就基本没怎么做港股了,只是偶尔还关注下

再翻看瑞信近两年的新闻,也只能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个国际巨头对待普通投资者如此,其他业务能做的多好

展望:

复盘很长一段时间没写了,主要还是因为短线市场的变化,和奥联造假事件后,我开始怠慢了,并且外围各种不稳定因素一直干扰市场,让我有了躺平的念头

买完的股基本就躺平不动了,有些票割了,有些票就一直持有

原来那么看好的新技术,自从奥联出事之后感觉都不管用了,然后市场唯一还持续的主线便是chatGPT和它的分支

虽然动的少,但是功课还是有做,也同样每天关注市场

然后我持仓的股基本就是围绕chatGPT展开的方向,另外还有个三维通信在另一个中线账户,就不贴了

马后炮来说,市场出现了好几个中线好票,比如360,剑桥科技昆仑万维

短线也有chatGPT的青木股份,黄金避险逻辑的中润资源啥的,都走的很不错

其实很多时候市场观察的窗口在于趋势票的强度,比如奥联没倒之前,新技术还反复活跃,自从趋势破了之后,新技术的参与资金开始趋向冷淡

取而代之的是像昆仑万维中国电信,360这样的票,从市场抱团和趋势高度看,只要板块还在风口水,这些趋势龙头不倒,其市场主线地位就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从我的持仓也可以发现我的风格也在开始变化,从过去打板的超短,逐渐变成现在的趋势票,潜伏票,和一些人气票

开仓后更多的时候是在耐心等,也可以换个字,叫熬

这样的收益在前两年我是嗤之以鼻,觉得很垃圾

但是当下我学会满足了

总之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机会还是在人工智能这条线上,并且未来可以发酵应用的领域很多,也少不了要反复炒作

很多票,买了就拿住,然后像我一样,去意淫

比如$昆仑万维(SZ300418)$ 涨到50元

$云赛智联(SH600602)$ 涨到16元,$真视通(SZ002771)$ 涨到22元

这样我就又靠着躺平熬过一整子啦~

小圈的老师也耐心跟我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