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转债的转股价下修意愿真的不强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6

5月31号晚间$西藏天路(SH600326)$ 发布了《西藏天路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众多议案都大比例通过,唯独$天路转债(SH110060)$ 下修的议案未通过表决,众多小股东动用了神圣而又宝贵的权利,投了反对票。

转股价下修方案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实施。股东大会进行表决时,持有本次发行的可转债的股东应当回避。一般来讲,可转债转股价下修,控股股东持债的话其为了下修议案顺利通过要提前清仓的。但是天路转债正股西藏天路的控股股东依然持有可转债,而且是从天路转债上市以来,从未减持过一张。

2019年11月26号天路转债上市公告公布的十大持有人情况:

2021年报披露的可转债十大持有人情况:

根据相关规定,控股股东减持可转债是要披露的,截止到5月31日股东大会召开,并未见其减持公告。

西藏天路的实控人是地方国资委,很多人印象里,可转债下修会稀释原股东的股份,是国企实控人所不乐意接受的。国企即使融资,融资成本也要比民企低很多,投资者对国企转债的下修、强赎的预期也不强。

国企控股股东持有可转债的下修意愿和未持有可转债的下修意愿是不一样的,转股价格下修对于控股股东持债的国企,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因为转股价下修后可转债全部的话,其持股的比例会提高。

西藏天路为例,计算一下下修前如果剩余可转债全部转股和下修到底剩余可转债全部转股,实控人持股比例变化情况,就会发现端倪。

这次股东大会召开的时间是5月31日,根据其招幕说明书规定,修正后的转股价格应不低于本次股东大会召开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交易日均价之间的较高者。同时,修正后的转股价格不得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和股票面值。

5月31日西藏天路前20个交易日股票成交均价为5.61元,5月30日成交均价5.78元,2021年年报每股净资产4.69元,股票面值1元,取最高值5.78元为下修底价。

可以发现,如果下修到底且可转债全部转股,其实控人持股比例相较于当前转股价的可转债全部转股,持股比例是增加的。由此可见,国企控股股东持有可转债的情况下,如果符合条件,下修的动力是充足的,不存在资产贱卖、流失的问题。但是如果其自持的可转债不打算转股除外。

作为未持债的西藏天路小股东,自然是不愿意自己的股份被稀释,毕竟被稀释百分之十几,这个比例不低。另外,之所以提议下修,是因为正股价格跌到了符合下修的标准,持股体验差,参会的小股东超过1/3投上反对票也是情理之中。

天路转债曾在2020年达到了符合强赎的条件,可能是因为管理层认为当时行情持续震荡,如果正股在强赎公告后走势较弱,会重蹈吉视转债1的结局(吉视转债1在2015年发布强赎后因为正股随大盘暴跌,转股价值小于100,最后有约38%的转债被赎回,并未达到转股的目的),对投资者转股缺乏足够信心。

抛开财务上偿债压力和现金流分析,单论国企发行的可转债,如果说其不愿意下修是有失偏颇的,还要看控股股东持债情况。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近几年到期赎回国企转债,上海电气、航天信息、广汽集团留给了很多人深刻的印象。上海电气控股股东始终未持有其可转债,但电气转债有转股价下修到底的记录。航天信息和西藏天路一样,控股股东一直持有并未减持,但是航信转债也是有下修到底记录的。广汽集团控股股东虽然配售了可转债,在转债存续后期并未持有,广汽转债有符合下修条件的时候,铁公鸡,未下修。

下修是权力,不是义务。愿意不愿意,能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转债的本质是债券加看涨期权。如果对国企市值管理的力度预期不强,除非看好正股质地,在没有债性保护的情况下,还是谨慎为主,注意安全边际。可转债条款规则明确,安全边际容易把握。当然了,做任何投资都要考虑安全边际。

在安全边际里,去发掘细节博弈下修,也是不错的。截止到现在,今年提议下修的可转债有16只,提议下修后的下个交易日可转债涨幅都可以。

转股价下修后强赎促使转股难度确实是降低了。作为理性的投资者,不要较真其是否强赎,盈利才是目的。电气转债航信转债广汽转债都给了下车的机会。

缺钱的民企转债,两大“名牌”海印转债$洪涛转债(SZ128013)$ ,不愿被过分稀释的算盘打的啪啪响,错失下修良机,想走钢丝却又时运不济,看着他们努力的样子既心疼又搞笑,狼来了的故事,没人信了。刘和邵的立场和转债持有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海印走了博汇的路子,洪涛可能要步其后尘。不缺钱又高于转股价定向增发的九州转债,那是朵奇葩。

声明:本文仅为记录个人投资感悟,不构成投资建议!

全部讨论

2022-06-03 16:02

大股东到时候闭眼转股然后还钱,参考新时达